朝堂上的爭吵仍在繼續,
大臣被林青問得一時語塞,漲紅了臉,卻說不出話來。
明承恩看著下方爭論不休的眾人,隻覺一陣心煩意亂,
他猛地一拍龍椅扶手,大聲喝道:
“都住口!”
朝堂之上瞬間安靜下來,眾人紛紛看向明承恩。
明承恩站起身來,眼神掃過眾人,說道:
“今日之事,暫且擱置,
靖國公,你且先回去,待朕調查清楚,再做定奪。”
林青微微躬身,說道:
“陛下,臣一心為朝廷和百姓,絕無半點私心,還望陛下明察。”
說罷,他轉身大步走出朝堂。
趙德海等一眾彈劾林青的大臣,見陛下如此態度,心中雖不滿,
卻也不再多言,紛紛躬身行禮後退出朝堂。
散朝後,朝堂之外,大臣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
議論著今日朝堂之上的爭吵。
那些原本就與趙德海等人交好的大臣,
圍在他身旁,滿臉憤懣。
“趙大人,今日陛下的態度,看來是不想管啊。”一位大臣皺著眉頭說道。
趙德海微微眯起眼睛,冷笑一聲:
“理所應當,第一次彈劾,若是有所反應才是怪事。”
“靖國公境界高強,在朝中又有不少支持者,此事恐怕沒那麼容易。”
趙德海冷哼一聲:
“二品又如何?朝堂上,僅靠武力可不行。
我們隻要抓住他以武犯禁這一點,不斷做文章,
時間一長,陛下和百姓都會對他有意見,
到時候,他自然無法在京城立足。”
而在另一邊,海嶽、陳文軒等支持林青的大臣也聚在了一起。
海嶽眉頭緊鎖,歎了口氣說道:
“今日朝堂之上,雖暫時平息了風波,但局勢已然微妙,
就算是我們,也覺得靖國公以武力強壓京城,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啊。”
陳文軒微微點頭,說道:
“海大人所言極是,靖國公雖是為了朝廷和百姓,
但行事過於強硬,難免會引起一些人的不滿。
如今最好的結果,或許真如大宗正那般,不參與朝廷政事,
如此一來,也能讓那些人無話可說。”
“靖國公性格剛強,一心為國,不會答應的。”一位大臣擔憂道。
海嶽沉思片刻,說道:
“或許有更好的辦法,不管怎樣,我們都要找機會與靖國公好好談談,
若再這樣下去,隻怕會引發更大的動蕩,
朝廷若是不穩,何以安民間。”
此時,林青正大步朝著宮門外走去,
他眼神平靜,在心中想著對武道境界的精進,
“靖國公!”一個聲音從身後傳來。
林青停下腳步,轉身看去,
隻見海嶽帶著陳文軒等幾位大臣匆匆趕來。
林青微微拱手,說道:
“海大人,陳尚書,何事?”
海嶽走上前來,看著林青,語重心長地說道:
“靖國公,今日朝堂之上,局勢你也看到了,
朝堂之上,議論紛紛啊,
而且...今日我看朝廷上許多大人都對其漠視,想來是打算坐山觀虎鬥了。”
林青眉頭微微一皺,“無妨,本公不在乎。”
陳文軒走上前來,說道:
“靖國公,你的心意我們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