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明承恩端坐在龍椅上,臉色陰沉得如同陰沉天色。
昨日朝堂之上的爭吵仍曆曆在目,他的心中充滿了煩躁。
今日,他本以為能稍微平靜一些,卻沒想到又有一場風波。
“陛下,臣有本奏!”
武彥哲大步走出隊列,躬身行禮,聲音洪亮地說道。
明承恩抬起頭來,看著武彥哲,心中湧起一股不祥預感。
他皺了皺眉頭,說道:
“武愛卿,有何事要奏?”
武彥哲挺直了身子,目光堅定地看著明承恩,說道:
“陛下,臣要彈劾戶部尚書及其一眾黨羽!
爾等結黨營私,貪汙受賄,
在國庫空虛、百姓困苦之際,仍大肆斂財,中飽私囊,
實乃奸臣誤國,罪不可恕!”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一片嘩然。
大臣們紛紛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戶部尚書一黨臉色瞬間變得凝重,
而支持林青的大臣們則麵露喜色,
心中暗自讚歎靖國公的反擊果然迅速而有力。
明承恩聽了,眉頭皺得更緊了,
“武愛卿,你可有證據?”
武彥哲說道:
“陛下,臣自然有證據。”
說罷,他從袖中取出奏章,遞給身旁的小太監,
小太監接過奏章,快步走上丹陛,將奏章呈給明承恩。
明承恩接過奏章,仔細翻閱起來。
隨著深入,他的臉色變得越來越難看,眼中透露出一絲憤怒。
他猛地合上奏章,重重地拍在龍椅扶手上,大聲喝道:
“好一群奸臣!竟敢如此膽大妄為!”
趙德海上前一步:
“陛下,臣冤枉啊!奏章上所列之事,皆是子虛烏有,是有人故意陷害臣啊!”
工部左侍郎也連忙站出來,微微眯起眼睛,臉上露出一絲陰險笑容,說道:
“陛下,武大人所言未必屬實,
如今國難當頭,朝廷局勢複雜,
說不定是有人為了爭權奪利,故意偽造證據,想要陷害趙大人。
還望陛下明察秋毫,莫要被奸人蒙蔽。”
邊祖祥冷笑一聲,說道:
“趙大人,如今證據確鑿,何須再調查?
若等調查清楚,隻怕這群奸臣早已銷毀證據,到時候又該如何?”
牧靈和也上前一步,說道:
“陛下,如今國難當頭,朝廷正需要整頓綱紀,嚴懲奸臣,以振士氣。
若對這群奸臣姑息養奸,
隻會讓朝廷威嚴掃地,百姓對朝廷失去信心啊!”
朝堂之上,大臣們再次分成了兩派,爭論不休。
一方主張嚴懲奸臣,以正朝廷綱紀,另一方則主張先調查清楚,再做決斷。
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氣氛變得愈發緊張。
明承恩坐在龍椅上,心中十分矛盾。
他一方麵知道一些人結黨營私是事實,若不嚴懲,確實難以服眾,
但另一方麵,他又對林青在朝堂之上的勢力心存忌憚,
戶部尚書彈劾林青以武犯禁一事,
他雖未表態,但內心其實是樂見其成的。
他希望借此機會,能讓林青有所收斂,同時也平衡一下朝堂上的勢力。
想到這裡,明承恩心中漸漸有了決斷。
他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
“諸位愛卿,今日之事,證據雖有,但此事牽扯甚廣,不可草率決斷。
如今朝廷內憂外患,當以穩定為重。
戶部尚書等人之事,先交由大理寺調查,待調查清楚,再做定奪。
至於靖國公被彈劾一事,也需進一步查明真相,
今日朝議就到此處,退朝!”
大臣們聽了明承恩的話,紛紛露出驚訝。
那些支持嚴懲奸臣的大臣們心中充滿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