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很快傳到了朝堂。
第二日早朝,明承恩坐在龍椅上,臉色慘白,
戶部的一個主事站出來,指著海嶽:
“陛下!都是靖國公強行推行清丈田畝,才逼反了寧遠縣!
如今京畿大亂,若不暫緩新政,
恐怕會有更多地方叛亂!
臣懇請陛下,罷免林青,暫緩清丈!”
其他反對新政的大臣也紛紛附和:
“陛下!禦史大人說得對!林青此舉,是在禍亂朝綱!”
明承恩看著下麵吵吵嚷嚷的大臣,
又看了看站在一旁神色平靜的海嶽,心裡又慌又怒。
他想罷免林青,可林青手裡有靖安軍,京中防務都在他手裡,
他想暫緩新政,可海嶽昨日還跟他說,
國庫已經快空了,再不收稅,賑災糧都沒了。
就在這時,武彥哲站出來:
“陛下!寧遠縣叛亂,是張文瑞、成文等人煽動百姓,並非百姓自願!
靖國公親征,正是為了平定叛亂,保護百姓!
若此時暫緩新政,隻會讓更多豪強覺得朝廷軟弱可欺,
到時候叛亂更多,朝廷更難收拾!”
海嶽也跟著說道:
“陛下,武大人所言極是,
新政是大乾生路,不能因一次叛亂就放棄。
臣請陛下信任靖國公,等他平定叛亂,繼續推行新政。”
明承恩看著武彥哲和海嶽,又看了看那些反對的大臣,最終隻能歎了口氣:
“罷了,就依海愛卿和武愛卿所言,讓林青去平叛,
京中的事務,就拜托諸位愛卿了。”
早朝散後,城外的校場上,兩千靖安軍已經列好了陣。
林青穿著玄鐵硬甲,腰間佩著長刀,騎著黑馬,站在隊伍最前麵。
他看著下麵的軍卒,聲音洪亮:
“弟兄們!
寧遠縣的叛賊殺了咱們弟兄,堵了官道,還想反抗新政!
咱們這趟去不是為了殺人,是為了平定叛亂,讓新政能推行下去!
記住,不擾百姓,不殺降兵,隻誅首惡!”
“遵令!”
軍卒們齊聲應和,聲音震得地麵都在顫。
林青一揮馬鞭:
“出發!”
兩千靖安軍,分成兩隊,
一隊走官道,一隊走永定河,渡口被堵了,他們就從上遊渡河。
騎兵在前,步兵在後,馬蹄踏過石板路,發出轟隆隆的聲響,像悶雷滾過。
百姓們站在路邊,看著這支隊伍。
張老漢也在其中,他看著林青的背影,心裡又慌又盼:
“靖國公啊,你可一定要平了叛亂,可彆讓京畿也亂了啊。”
隊伍走了兩個時辰,到了永定河上遊。
這裡水流較緩,軍卒們搭起浮橋,很快就過了河。
剛過河,就遇到了幾個從寧遠縣逃出來的百姓。
一個老農跪在地上,哭著說:
“將軍!張員外逼著咱們反,不反就殺咱們的家人!求將軍救救咱們!”
一名百戶下馬,扶起老農:
“老人家,彆怕,我們這就去平叛。”
他讓人把老農送到後方,然後繼續前進。
黃昏時分,隊伍到了寧遠縣外的官道,
官道被叛賊用石頭、樹木堵了,十幾個叛賊拿著刀,守在後麵。
喬剛提著長槍,衝上去:
“速速讓開!不然休怪本將不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