顫抖吧昏君!
“武王答應出兵,蘇首輔,你呢?”
隆承帝笑得下巴上肥肉亂顫,猶如彌勒佛一般,整個人都洋溢著喜悅興奮,大勝啊,從未有過得的暢快!
原來做皇帝能這麼爽得嗎?
以前隆承帝想要推行自己的主張總是波折重重,阻力不小,好不容易頒布聖旨,也會被修改一些本意。
隆承帝說服朝臣們都需要花不少的力氣,同朝臣鬥爭,然後妥協,他一人麵對六部官員,每次都是精疲力竭,還達不到他原本的目的。
因此隆承帝一直說做皇帝苦,做皇帝累,並不是虛偽。
今日隆承帝第一次感覺做皇帝還是很爽的。
他懷疑這麼多年自己一直做了個假皇帝!
蘇首輔苦笑道“臣等必為陛下前驅,為陛下征北蠻,為陛下迎回安陽長公主。”
他還能反對?
武王都認輸了。
隆承帝,武王,蘇首輔三人才是整個朝堂的核心,蘇首輔為輔宰多年,人脈遍布朝野,可他有個清醒的認知。
在三方中,蘇首輔實力最弱,畢竟他是臣!
武王算是半臣,聯合武王,或是聯合隆承帝,打壓另外一方,蘇首輔才能坐得穩,一旦隆承帝同武王都讚同的事,蘇首輔哪怕不情願,他也無力反對。
畢竟,武王同隆承帝都不會讓他把手伸向武勳行列,武勳都很少同文臣聯姻,說是文臣瞧不起武勳,其實一旦有文臣之女嫁入武勳之家,嫁給世子為夫人,很快文臣定會倒黴。
而哪家迎娶文臣小姐的武勳也會被整個圈子拋棄。
隆承帝明著重視蘇首輔,讓文臣壓著武勳一頭,本質上是壓一壓武王,分裂武勳同文官。
這些蘇首輔不是不明白,可他不敢動,根深蒂固的文武分庭抗禮,也不是蘇首輔一人就可扭轉的。
即便是對蘇首輔禮遇有加的武王,也不敢完全聯合蘇首輔,一來不信蘇首輔,二來武王也怕蘇首輔尾大不掉。
文臣武將再次跪倒,齊齊高喝“願為陛下先驅,為陛下征討北蠻,迎回長公主。”
往日,需要隆承帝挨個說服的六部官員如今乖巧無比,隆承帝突然站,聽著他們的呼喊,連說了三個好字。
其餘的豪言壯語似堵在了隆承帝喉嚨中,他眼角有幾分濕潤,目光落在李湛身上。
李湛難得嚴肅認真,同溫暖並肩跪在一起。
他察覺到隆承帝目光,抬眼向隆承帝擠了擠眼,父皇,做皇帝爽吧。
隆承帝哭笑不得,也許以前他就是顧慮太多,不夠任性,才做了十幾年的苦逼皇帝,按照李湛這隨心所欲的行事,後世史書上少不得對李湛的貶低。
為帝王者,除了生前享受榮華富貴之外,不還求一個身後名?
皇帝都在儘力美化自己,亡國之君還時常把亡國的責任推到紅顏禍水身上,或是朝上出了佞臣小人,總之亡國的皇帝有錯,也隻是錯信了禍水小人。
隆承帝擔心起李湛的身後名。
李湛可以不在乎,他把重任交給李湛,萬一李湛在史書上評價不高,他這個做老父親的心疼啊。
蘇首輔叩首道“老臣還需提醒陛下幾句,戶部存銀不多,不足以支持陛下北伐,而各地的儲糧倉庫,具體是個什麼狀況,老臣也還沒完全掌握儲糧數目。
北伐再快,也許兩三年的功夫,其中耗費的糧餉以億記,陛下,若以傾國之力去北伐,臣恐民心不穩,何況臣不知開春後,在兩年之內是否還有大的天災。”
國師道“我觀天象,未來兩年,國朝風調雨順,不敢說沒有任何天災,不會有大規模的天災,不過,天災抵不過人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