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象顯示得是天災,卻無法顯示人心,一旦有人為禍,比天災破壞力更大。”
“這話爺不愛聽,什麼都推到天象去,那就順天象一動不動就好了,天象能把安陽姑姑還回來?”
李湛日常懟國師,“作出一個決定,自然有利有弊,蘇首輔等朝臣的責任不就是解決弊端的?糧食不知有多少,蘇首輔不會派人去查?戶部沒有多少存銀,怎麼反而成了阻止父皇的理由。
戶部官員都是乾什麼吃的?每年那麼多稅賦都用了不成?長寧之戰後,父皇勤儉得做兒子看著都心疼,沒用國庫一文錢,修養十多年,國庫還沒錢?!
你們也好意思說出口!未來不可測,可過去十年,爺能查到的天災有幾次,每年賑濟出去的銀子多寡。
彆不是,父皇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你們把國庫的銀子都用吧。”
戶部尚書連忙說道“不敢挪用國庫的銀子,隻是每年六部也需要銀子周轉,官員的俸祿等等,銀子不經用……”
“兩千多年的大漢朝,你們稱頌的文景之治,他們當時稅賦多少?不到二十年就能支持漢武帝北擊匈奴。如今國朝子民是當時兩三倍,稅賦也比當時高得多。
北蠻還不是匈奴,你們說庫銀不足?說銀子不經用?”
戶部尚書張了張嘴,深深低下腦袋。
漢武時期,將星雲集,文臣薈萃,出了不少善於賺錢的臣子,這才有了漢武帝擊潰匈奴的壯舉。
如今朝廷,還真沒有過於出色的文臣武將,卻多了總是拖隆承帝後腿的武王。
“哼。”
魏王冷哼一聲,“知曉你們沒用籌措不出銀子,爺沒指望你們隻會花錢,不會賺錢的庸碌之輩,方才爺既然答應為父皇籌備北伐的銀子,就不會失言。
不過國庫必須得拿出北伐所用的銀子三成,其餘七成,爺來籌集,三成銀子若是都拿不出的話,爺親自帶著錦衣衛挨個敲你們家大門,到時候,人頭滾滾,彆說爺不給你們機會!”
戶部尚書顧不得蘇首輔,連忙磕頭道“若是三成銀子,國庫湊一湊還是能拿出來的,臣恭喜陛下,魏王殿下善於籌錢,是陛下之幸,朝廷之福。”
隆承帝點頭道“……這兔崽子心思活泛,封王後越發跳脫,旁人說能籌措七成銀子,朕是不信的,不過魏王的話,若是籌措不到,朕砍了你的腦袋。”
“兒臣還是沒娶媳婦,沒給父皇添皇孫呢,兒臣剛剛尋到心上人,還是活著好。”
李湛看了溫暖一眼,笑得可溫柔了。
溫暖正同看客們閒扯,被李湛看得有點慌,李湛又神經了。
“兒臣懇請您準許兒臣便宜行事,兒臣保證不抄朝臣的家籌措銀子,不做禍害百姓的事。”
“準了。”
隆承帝答應得很痛快,他們父子兩人有過默契,對李湛信任,放權給他,而隆承帝要做得就是不懷疑兒子。
“陛下,各地督府官員送來請封太子的折子,您看如何處置?”
“……”
隆承帝按了按太陽穴,“哦,還有冊封太子的事,當初是朕詢問你們,哪位皇子適合為太子的。”
沒錢看小說?送你現金or點幣,限時1天領取!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免費領!
三疊半人高的折子放到隆承帝麵前,這還是隆承帝看過一批後的結果。
隆承帝道“皇長子妃已伏罪,不過她的罪責當公布天下,以警其餘宗室皇子再行用人血煉丹之事,皇長子雖是不知情,但他沒能管好妻子,也有失察之過。”
皇長子保持著磕頭狀態,“懇請父皇準許兒臣戴罪立功,為百姓,為朝廷做點事,否則兒臣心中難安。”
隆承帝眸光複雜,“你可怕死?”
“兒臣願意……願意為父皇赴湯蹈火,兒臣想不如同魏王一起為籌措銀子,兒臣給為打打下手,跑跑腿。”
皇長子最怕隆承帝罰自己閉門讀書,失去皇子觀政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