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科長,我們的手續都在這裡了。我們這批貨一共二百四十個標準櫃,今天我們打算先運走八十八個,剩下的咱們改天再說,您看可以嗎?”
跟著還回頭一比劃,繼續介紹道,“這些人都是我們公司對口單位的。他們今天來隻是等著提貨的,手續方麵他們不管,一切都由我和您對接。您有事問我就行。”
沒想到對方居然還是組團來的,汪海一聽就愣住了。
“原來一麵都是一起的呀,隻是……今天你們就要一下提走八十八個標準櫃?這也太多了!敢情那些排隊的車都是你們的呀。我說,既然要提這麼多的貨,你們怎麼就不能提前打個電話,跟我們預約一下呢?”
齊彥軍趕緊道歉,“對不住啊。實話跟您說,我們原本今天也就是想拉走五十標準櫃的。可有些事情的確是意料之外的情況。原本約好的對口單位,有兩家冶金廠因為原料不足都要停工了,聽說我們的貨到了,這不急著弄回去嘛。好幾百號工人就等著這批原來呢。所以人家就提前過來了。還得請您多擔待,下回我們一定注意。”
跟著,還讓人拿過來一個手提袋,裡麵是四條玉溪香煙,足夠整個辦公室的人分的了。
如此,汪海才算做罷。
不過再一翻材料的具體內容,他又吃驚了,甚至忍不住叫出聲來。
“什麼?你們這公司是民營資質?我還沒見過民營企業有搞進口貿易嘛?你確定你這些材料都是屬實的嘛?真的沒有弄虛作假嘛?”
說起來這還真不是他故意難為,或是大驚小怪。
主要還是這個年代特殊。
哪怕改革開放這麼久了,可國家的進出口業務仍然幾乎完全掌握在外貿部門的手裡。
目前隻有很少的企業才能從外貿部門的手指縫隙裡撿點漏兒。
但無一例外要麼是合資企業,要麼是有強大背景的國資三產,他還真沒見過一個民營企業資質就能搞進出口貿易的,還帶來這麼多車,帶來了這麼多所謂的對口單位的同誌。
事實都透著反常,他又豈能不擔心遇到了騙子?
隻是話說回來了,萬事無絕對,真金終究不怕火煉。
特批的手續齊彥軍可是帶著複印件的,一看居然是管著外貿局,“第一部委”的紅章,汪海就有點傻眼了。
而且完稅證明,海關安檢、清關手續什麼的都齊全,完全合法合規,汪海也真挑不出什麼毛病來。
再加上那些對口單位的同誌們也都帶著工作證呢,各自拿出證件來,居然不少都是有頭有臉的單位,汪海就更無話可說了。
實際上到了這個地步,他就是想不放行也不成了。
因為處處都透著這個齊彥軍身上蹊蹺,來曆不一般。
汪海頗有些自知之明,他不認死理,不跟自己不理解的事兒較真。
反正隻要對方手續是真的就行,他按照規章製度辦事就好,就沒什麼責任。
於是再三確認過手續真實有效,開具提櫃單,注明集裝箱位置、箱號等詳細信息,就讓人開閘放行了。
而且為了方便對方提櫃取貨,還額外多給齊彥軍他們多找了幾個調度員和現場管理,去安排現場工作。
不過即便如此,他的好奇心終究難以熄滅,在會計給齊彥軍算需繳納相關碼頭費用,如堆存費、裝卸費等的時候,他忍不住還是出言問了幾句。
“齊經理,你們這公司到底是做什麼業務的啊?居然一進口就是二百多個集裝箱,比好多國有企業貨都多呢?”
卻沒想到齊彥軍說,“我也不太清楚。反正就是來自日本的一些舊貨吧。什麼都有,日用百貨,服裝家電,家具樂器,鐵錠銅錠什麼的。反正這些我們報稅單子上都有。其他的東西,以後搞不搞我也不清楚。”
“啊,這麼雜啊?”
汪海真的想不通,這都成雜貨鋪了,反正真沒見過這樣搞進口貿易的公司。
“那你們這些對口單位都是和你們合作什麼啊?我看不光冶金廠、還有科研所,機械廠,電器廠和農業大學呢。難道他們來到這裡,就是為了從你們手裡搞幾個箱子的舊貨?再說了,你們進這些東西,也需要不少外彙額度吧?你們把貨大老遠的運回來,給海關交稅就不說了,光我們碼頭的費用就得收你們小二十萬。我就奇怪了,你們公司賣舊貨給這些對口單位,那能賺到錢嗎?何況日本貨就那麼好?就連舊的玩意都讓人搶著要?”
他都沒好意思說是對方是收破爛的。
卻沒想到他這話一說,齊彥軍反而樂了,拿出煙來招呼他一起抽,同時給他揭秘。
“您覺得好奇吧,其實我一開始來辦這件事也摸不著頭腦,不過等我真正弄清楚我們老板的想法,我就不好奇,還有點小小的佩服了。”
“怎麼回事?那你說說唄。”汪海接過煙來,跟著用齊彥軍的打火機點著了。
“是這樣的,我們老板啊,他本身是在日本經商的,日本就有賺錢的買賣。所以他弄回這些東西壓根不占外彙額度。關鍵是他弄回來的不少東西,他本身也沒想著賺錢。像那些冶金廠需要的金屬錠,都是不摻雜任何雜物的純錠。比國內的破爛可強多了。價格也比國內調劑價格低。我們運回來的成本能持平就不錯,要的就是支援國家建設,為平穩原材料市場儘點力。”
“還有你看農業大學要拉走的五個集裝箱,那裡麵不是彆的,是日本的農業機械,我們老板也是低價收來的,送回來的都是還能用的。而且一分錢不要,白送給農業大學和機械廠,目的就是希望他們能有用,根據日本人的機械學習他們的思路,設計或者仿製出適合咱們自己用的農業機械來。”
“還有那些知名的家電廠,可是我們老板要我們搜集資料挨個打電話聯絡通知的。海爾,美菱,廈華,樂華,揚子,古橋,春蘭,金星,長虹,小天鵝,白菊……每家也是一個集裝箱的家電。同樣也是白送,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國內的家電行業儘快造出媲美日本的家用電器來……”
“什麼?等等等等,你說白送?你彆開玩笑了!”
汪海真的聽傻了,他就不相信天底下會有這樣的事兒。
“要是一件兩件好說,家電,農機,這都按照集裝箱送,這得送出多少錢去啊。“
然而齊彥軍卻仍舊堅持,“嗨,要不然說我們老板的本事和人品讓人佩服呢。我也不瞞您,我呀和我們老板原本都是皮爾卡頓公司的,我們現在算是單乾了。可你彆看他在日本忙著賺錢,而且賺了不少錢,但對咱們自己人,那真的沒的說。反正這事我懵不了人,是不是真的您去問問那些人不就明白了嘛?他們是不會幫我說瞎話的……”
這話確實到位,汪海立刻沒話說了。
但心裡的震驚卻沒少了半點。
他雖然還一時無法置信,但對這樣的人,這樣的事,他是樂於見到的。
而且確實得承認,看今天來的那些人都是歡天喜地的,看著情緒倒是不假。
不得不說,人家要是這麼乾了,那真的有氣魄。
辦出這樣的事兒的人,到底是個什麼樣子的?
皮爾卡頓公司?
外企出來的人就這麼有本事嘛?
要是能見個麵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