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終於知道,夏皇不是不想出來主持大祭,而是身患重病,無法為之了,已然到了垂危的地步。
而一國之君重病垂危,那是何等大事?簡直驚天動地。
大夏朝野聞此消息,一片軒然大波,頓時就讓朝廷、中都和整個大夏陷入了波詭雲譎的局勢中,整個朝廷開始變得混亂和詭異。
不過好在,夏皇雖然糜爛了半生,但腦子還算好使,就在關鍵時刻,他又下了一道聖旨,令太子趙瑜監國!
這道聖旨一下,原本混亂的朝廷終於又逐漸安定了下來。
夏皇重病垂危,大家怕的是什麼?怕的是國本不穩、怕的是群龍無首、怕的是局勢動亂!
如今夏皇讓太子監國,那事情就不一樣了,等於是給朝廷添加了一位‘龍首’!
這樣一來,就算夏皇身患重病在宮中調養,朝廷也還有一位監國主持大局。
說句大逆不道的話,有了監國之後,夏皇不管死不死,問題都不太大了。
因為就算夏皇哪天突然病逝了,太子趙瑜也能夠以監國的身份,平穩地接過皇位,這是大家都必須認可的繼承,哪怕是太子的政敵,也無法反對,這就不會讓朝廷出現太大的動亂。
並且,夏皇還活著的時候就任命了太子監國,也能讓太子儘快適應朝廷、讓朝廷的大臣熟悉太子,起到一個平穩過渡的關鍵作用,更能避免夏皇駕崩之後出現的各種問題。
這,不得不說當今夏皇還是有些胸襟並心懷大夏的。
畢竟不是哪位皇帝都能在自己還沒死之前,就弄個二皇帝出來頂替自己,這沒點胸襟的皇帝還真做不到,也說明當今夏皇還是真心在為大夏考慮!
而這道聖旨下發之後,朝廷局勢恢複穩定,各派係大臣也重新回到了以前,乾嘛乾嘛。
唯有慶王趙銘,整個人很是憤怒,甚至有些瘋狂,因為那個位置原本是他的,可結果半路殺出了個趙瑜,直接搶了本該屬於他的位置,這怎能不讓他怒?
不過夏皇也好像考慮到了他的感受,不知道出於補償還是什麼原因,在下旨令太子監國之後,他又下了一道聖旨,恢複了慶王的親王爵位,並任命康王為宗正寺宗正,負責皇家的各項事務。
康王是慶王的生父,夏皇早年因為沒有子嗣的原因,從康王的子嗣中過繼了慶王為繼子,準備充當皇位繼承人。
可後來夏皇誕下了嫡子趙瑜,那就多了一個選擇。
如今夏皇最終選擇了趙瑜,那自然就放棄了慶王,對慶王恢複爵位並任命其生父康王為宗正寺宗正,也算是補償康王一脈了。
這麼一看,夏皇還算有點人情味!
不過不管怎麼樣。
朝廷的如此變動,還是極大的影響了朝局。
至少作為監國,太子趙瑜卻不能像他老子那樣,不管不顧地躲在宮中放蕩,並且一浪就是十數年,他得老老實實的工作,必須得每天上朝。
而朝廷的大臣們也早就習慣了禦台上十數年來都是空的了,如今上麵多了一個人,卻是不能再像以前那樣了。
不過那些大臣們適應很快,很快就接受了太子監國的事實,並且太子剛一監國,立馬就有人開始放大招了!
喜歡大夏守國人請大家收藏:()大夏守國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