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聽到帳外傳進的奸細聲,帳內霎時一靜,趙銘和兩旁的一眾文武大臣都是下意識地看了眼帳門。
而後,他們又紛紛看向了立於武將首位的太史鏡。
趙銘沒有遲疑,朝太史鏡擺了擺手:
“太史將軍,軍務要緊,先去看看什麼事吧!”
“是!”
太史鏡也不敢怠慢,立即朝趙銘告罪了一聲,然後大步走出了大帳。
片刻後。
就在帳內的趙銘又準備跟錢宇赫等人商談事情時,太史鏡竟是去而複返,又快步走進了大帳。
“啟奏陛下,剛才三司使藺世道大人派人過來聯絡,他與一部分大臣從陳橋鎮率領三萬軍隊抵達了中都城附近,想要與我軍一起攻打中都,並且願意獨自負責中都北門的進攻,想得到陛下準許!”
一進大帳,太史鏡便立馬開口,把剛得到的消息跟趙銘稟報。
而他的這話一出,大帳內頓時一靜,所有人都是詫異。
不過隨即,站在左側的劉周就霎時臉色一沉,冷笑:
“好個藺老狗,果然奸詐,之前朝廷建立、陛下登基時,他視若無睹,既不上表祝賀,也不奉詔帶兵歸順,如今眼看我們就要拿下中都了,他卻急趕著來搶功勞,真是好算計!”
“不錯!藺世道之前一直拖著不歸順朝廷,現在這個時候了卻虛情假意的趕來納投名狀,我們差他那三萬軍隊麼?晚了!”
這時,曾伯謙和尹皓等人也紛紛應和,個個出聲喝罵。
霎時,這大帳的氣氛又一變,變成了對藺世道的批判。
不過在這批判中,趙銘和錢宇赫卻是一時沒有出聲。
錢宇赫垂眼看著地麵,眉頭微微皺著,不知道在思索著什麼。
趙銘則坐在龍案後,目光掃視著帳內正吵吵嚷嚷大聲批判藺世道的一眾大臣。
這帳內的大臣有很多,有十數人,除了原本慶王一係的骨乾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非潛邸之臣,他們都是之前逃出中都之後,投奔趙銘的,其中不乏以前跟趙銘做過對的大臣。
趙銘如今是皇帝,管理的是一國了,自己麾下的朝廷不可能再隻是慶王一係的官員,得海納百川,於是趙銘大度地都接納了那些投奔的官員,對那些跟他作對不深的大臣也不計前嫌。
所以此刻的大帳內,除了以前慶王一係的官員外,也還有其他非派係的大臣。
隻不過趙銘現在放眼看去,就見正大聲批判藺世道的幾乎都是以前慶王一係的人。
至於其他大臣,在氣勢洶洶的劉周等人的聲勢下,要麼沉默不做聲、要麼陪笑地附和著。
這偌大的大帳內,竟是無一人提出彆的意見和看法,對藺世道的協助攻城直接呈現一邊倒的否決。
看到這一幕,趙銘像是生了什麼觸動,眼底的瞳孔不由得縮了縮。
然後,趙銘神色不變的收回目光,也沒再去管帳內的批判,隻是遲疑地看向了太史鏡:
“太史將軍,藺世道既然想要一起攻城,那可說了他們什麼時候歸順朝廷麼?”
“對!那條老狗可說了什麼時候歸順?彆到了這個時候了,還磨磨蹭蹭吧?”
緊隨趙銘的聲音,劉周此刻也是立馬氣勢洶洶地看向了太史鏡,曾伯謙和尹皓幾人也都差不多。
聽到這聲,趙銘不由得瞥了劉周幾人一眼,不過卻沒說什麼,隻是把目光又移向了太史鏡。
太史鏡當即朝趙銘抱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