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烏龜報恩破案_古今中外奇案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今中外奇案錄 > 第6章 烏龜報恩破案

第6章 烏龜報恩破案(2 / 2)

陶興咽了口唾沫,聲音有些顫抖地說“葛兄,我在卞河口發現了一具浮屍,看其裝束,像是渡水溺死之人。屍體被衝到了沙灘上,我仔細看了看,那人的身形和衣著,竟與葛兄有些相似。”

葛洪聞言,心中一驚,但他強作鎮定,轉身對孫氏說“娘子,陶兄在卞河口發現了一具浮屍,可能是我。你速速叫仆人安童跟隨陶興前去看看,認其麵貌是不是我。”

孫氏聽到這個消息,如同被雷擊中一般,她臉色蒼白,雙手顫抖。她連忙叫來仆人安童,囑咐他跟隨陶興前往卞河口辨認屍體。

陶興和安童匆匆離去,葛洪和孫氏則在家中焦急地等待著消息。空氣中彌漫著一種難以言喻的緊張與恐懼,仿佛一場未知的災難即將降臨。

安童懷著沉重的心情,跟隨著陶興來到了河口現場。映入眼簾的是一具麵目全非的浮屍,由於長時間浸泡在水中,死者的臉部已經嚴重腐爛,幾乎無法辨認出其生前的容貌。然而,當安童的目光移到屍體的腰間時,他突然發現了一隻錦囊繡袋,那精致的繡工和熟悉的樣式,讓他不禁想起了葛洪。

安童小心翼翼地取下了錦囊繡袋,將其帶回了葛家。孫氏一見這隻繡袋,頓時淚水奪眶而出,她顫聲問道“這……這是從哪裡來的?”

安童低聲回答“夫人,這是在河口現場發現的,係在死者腰間。我看這繡袋的樣式,很像是主人的。”

孫氏接過繡袋,雙手顫抖地撫摸著上麵的針腳。她哽咽著說“這個錦囊,是洪兒的母親親手為他繡製的。他一直佩戴在身上,隻有睡覺時才會取下。如今這錦囊出現在這裡,死者……必然是洪兒無疑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葛洪的不幸身亡,令孫氏悲痛欲絕。她急令家人準備棺木,以將丈夫的遺體妥善收斂,抬回家中。棺木迎回之後,孫氏不惜重金,遍請名僧前來為葛洪超度亡靈,祈願他能在來世得到安寧。同時,她也大辦喪事,將葛洪隆重下葬,以此表達對丈夫的深深思念。

在葬禮期間,陶興忙前忙後,出錢出力,不遺餘力地幫助葛家料理後事。他更是在棺木前長跪不起,幾度哭暈過去,其悲痛之情溢於言表。人們見狀,紛紛感歎葛洪交到了如此重情重義的朋友,對他的離世也感到更加惋惜。

孫氏原本對陶興抱有偏見,但見他如此儘力,心中的疑慮和不滿也慢慢消散。她深感當初對陶興的誤解很不應該,如今看來,他確實是一個值得信賴的朋友。

一年光陰匆匆而過,陶興以協助葛洪打理店鋪為借口,悄然間霸占了葛洪的家產。表麵上,他兢兢業業地管理著葛家的產業,實則暗地裡挖空心思,將葛家的財富一點點轉移至自己的名下。

孫氏對經營之道一竅不通,隻得將龐大的家業和資產托付給陶興管理。陶興每月都會按照賬目上報銀子,表麵上一切看似井然有序,實則他在背後玩起了金錢的魔術。他巧妙地利用賬目作假,將大部分錢款悄悄轉入自己的錢莊之中,而孫氏對此卻一無所知。

隨著時間的推移,陶興的財富迅速積累,他逐漸取代了葛洪的地位,成為了當地首屈一指的富戶。他的名聲在商界傳得沸沸揚揚,人們紛紛稱頌他的商業才能和眼光。

一日,名震朝野的包拯大人途經浙西,恰逢赴杭州府公差,便在新興驛客棧歇馬暫歇。包拯端坐於大廳之內,輕啜香茗,正欲靜心品味,卻忽覺腳下有異動。他低頭一看,隻見一隻青色大龜靜靜伏於足下,雙目炯炯有神,似在急切地訴說著什麼,口中還發出急促的叫聲。

包拯心中生疑,這大廳之中,緣何會有烏龜出現?他思索片刻,決定跟隨這隻大龜,看看它究竟意欲何為。

大龜緩緩走出驛站,引領著包拯來到了一處廢井旁。這廢井距離驛站約有一裡之遙,井口雜草叢生,顯然已廢棄多時。然而,那烏龜卻毫不猶豫地爬上井沿,一躍而下,跳入了井中。

包拯凝視著這口廢井,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異樣感。他總覺得這井中似乎隱藏著什麼秘密。於是,他吩咐手下人下去打撈一番,看看井底究竟有何蹊蹺。

當地有一個專門為人打井的工人,他聽聞此事,便自告奮勇地前來幫忙。此人身手敏捷,僅靠一根繩索和一把鐵鉤,便勇敢地下了井。井中黑暗幽深,不知隱藏著何種秘密。

不消片刻,井中傳來打井人急促的敲擊聲,示意眾人用力拉繩。眾人齊心協力,將繩子緩緩拉起,最終從深邃的井底撈出了一具屍體。那屍體竟是一名男子,儘管長時間浸泡在井水中,但膚色並未改變,麵目依舊清晰可辨。

包拯一眼望去,隻見那屍體雙眼圓睜,似乎死不瞑目。他詢問周圍人是否認識此人,眾人皆搖頭表示不識。包拯心中明了,這男子必定是枉死之人。他下令對屍體進行搜身,果然在屍體的衣袋中發現了一張路引。這張路引刻在竹片之上,字跡清晰,地址明細一覽無餘。

包拯當機立斷,命令衙役李超、張昭二人按照路引上的地址去尋找線索。兩名衙役不敢有絲毫懈怠,迅速按照地址找到了葛洪的家。他們向葛洪之妻孫氏詢問家中是否有親人遭遇變故。孫氏聞言,麵色一變,緩緩道出丈夫葛洪一年前出門經商,不慎跌落河中溺死的往事。她說丈夫已經安葬一年有餘了。

兩名衙役卻覺得此事頗為蹊蹺。他們懷疑葛洪的死因可能另有隱情,於是決定將孫氏帶回縣衙,交由包拯審問。

孫氏匆匆趕到新興驛,一眼便認出了井邊停放的屍體,正是她心心念念的丈夫葛洪。她悲痛欲絕,緊緊抱著屍體放聲痛哭,淚水與井水交織在一起,訴說著無儘的哀思。

包拯站在一旁,眉頭緊鎖,沉聲問道“孫氏,既然井中之屍是葛洪,那麼之前溺斃的那具屍體又是何人?一個人豈有分身之術,更不可能死兩次。這其中必有蹊蹺。”

孫氏哽咽著回憶道“當初是陶興前來報案,他以錦囊繡袋為憑,聲稱那溺斃之人是葛洪。我見到錦囊繡袋,便信以為真,悲痛欲絕之下,也未及細想。”

包拯聞言,示意孫氏仔細搜索葛洪身上。經過一番搜尋,眾人驚訝地發現,葛洪身上竟無那錦囊繡袋的蹤影。

包拯心中已有定數,他靜靜地聽著孫氏講述陶興與葛洪一同出門做生意的經過。將這些線索一一串聯起來,包拯斷定凶手正是陶興無疑。

於是,他下令衙役將陶興拘捕到案。陶興初時還嘴硬不肯承認罪行,但當他看到葛洪的屍體時,驚得目瞪口呆,臉色蒼白。

包拯又派人在城中找到了一個負責看守死屍的人,此人被帶到大堂上與陶興對質。在鐵證如山麵前,陶興無話可說,隻得低頭承認了自己的殺人罪行。一場精心策劃的謀殺案終於水落石出,而葛洪的死因也得以昭告天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究竟河中的那具浮屍是誰的呢?隨著調查的深入,一個令人震驚的真相逐漸浮出水麵。原來,陶興在殺害葛洪之後,為了洗脫自己的嫌疑,不惜花費重金從一名看守死屍的人手中購得一具無名屍體。他精心策劃,將從葛洪身上取下的錦囊繡袋巧妙地掛在這具屍體之上,隨後將其推入河中,製造出一場看似意外的溺亡事件。

陶興接著利用這具屍體大張旗鼓地操辦葬禮,以此取得孫氏的信任。他巧妙地偽裝自己,讓孫氏誤以為這具屍體便是她的丈夫葛洪。在孫氏的悲痛之中,陶興趁機謀奪了葛洪的家產,將一切財富據為己有。

然而,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包拯憑借著敏銳的洞察力和不懈的追查,終於揭開了這起案件的真相。在確鑿的證據麵前,陶興無法再抵賴,隻得承認自己的罪行。最終,包拯依法判處陶興死刑,案卷上報複審後,陶興被當街斬首,為他的罪行付出了應有的代價。

在案件得以圓滿解決之後,包拯不禁深深歎息。他感慨道“一念之善,能及於物,故龜予以重報。”原來,葛洪生前曾一念之善,放生了那隻青色大龜。未曾想,這烏龜竟在關鍵時刻,以其獨特的方式指引包拯找到了葛洪的屍身,使得這樁冤案得以昭雪。若非如此,葛洪恐將永遠沉冤於井底,真相也將被歲月的塵埃所掩蓋,永不見天日。

此案過後,包拯心生感慨,脫口而出一句充滿智慧的話“一人不入廟,兩人不觀井,三人不抱樹,不懼物凶,而人心惡,熟人相謀。”這句話不僅揭示了人性的複雜與多變,更警示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應保持警惕,防範熟人的背叛與陷害。這句話充滿了深刻的哲理,流傳千古,至今仍在被後人不斷引用,成為警世名言。

喜歡古今中外奇案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古今中外奇案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二十四歲當國醫,這很合理吧 歡迎來到枉死城 祖地隱 赤焰黎明 雁關悍卒:平定天下從照顧嫂嫂開始 穿越至魔法世界,不好意思我魔免 地星複蘇之昆侖大帝 八零軍花覺醒後,你有白月光我改嫁 身為魔法師的我來到武道世界 弟媳變媳婦生九寶破首長十代單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