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正統八年,秋意漸濃的十月,浙江布政使司衙門的一紙急報如同秋夜的冷風,掠過紫禁城的宮牆,直達明英宗與內閣的案頭。那上麵,記載著一樁離奇至極的案件,猶如一個待解的謎團,讓整個朝廷都為之震動。
案件發生在浙江杭州,牽涉到一位衛指揮家的公子高登。傳聞中,他為了爭奪父親職務的繼承權,竟然殘忍地將親兄長殺害。然而,這樁命案卻並非如此簡單。高登被押上刑場,麵臨淩遲的酷刑,卻在大喊冤枉,聲震四野。
依照《大明律》的規定,犯人在臨刑前若喊冤,必須暫停行刑,重新審理。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案件變得撲朔迷離。浙江布政使司衙門深感案件複雜,難以決斷,於是上奏朝廷,請求大理寺派人前來審理。
一時間,朝廷內外議論紛紛,皇帝也為之動容。這樁看似簡單的兄弟相殘案,卻隱藏著怎樣的真相?高登的冤情究竟是真是假?大理寺的官員們能否揭開這層層迷霧,還原事情的真相?
隨著大理寺的介入,一場震動皇帝的大案就此爆發。一場關於權力、親情、正義與陰謀的較量,在古老的杭州城悄然展開。
大理寺派出了名震朝野的大理少卿李秉,來重審這樁撲朔迷離的案件。高登再次麵對李秉的審問,他堅定地聲稱哥哥並非自己所殺,然而經過李秉的嚴密審理,高登的辯解顯得蒼白無力,更像是狡辯之詞。
於是,高登再次被押赴刑場,麵臨著即將降臨的殘酷刑罰。然而,就在行刑之際,他再次高聲喊冤,聲稱哥哥是被人所殺,並且有一個神秘人物願意為他頂罪。這一幕反複上演,令在場的眾人皆感震驚。
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高登居然在供詞中汙蔑自己的母親與人通奸,聲稱哥哥原本是想殺死那個奸夫,結果卻反被奸夫所殺。這番離奇的供詞讓主審官員李秉瞠目結舌,難以置信。而更加詭異的是,高登的母親對此竟然沒有反駁,仿佛默認了這一切。
隨著審理的深入,這樁案件變得越來越複雜,仿佛一個巨大的謎團,讓人捉摸不透。李秉深知自己無法獨自解開這個謎團,隻好再次奏請明英宗帝親自裁決。
朱祁鎮,這位英明神武的皇帝,將會如何處理這個棘手的案件?他能否揭開這重重迷霧,還原事情的真相?而高登的供詞中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這一切都將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在明朝,武職的傳承多遵循軍戶世襲的古老製度,軍官們的官職往往都是父祖恩蔭所得。在杭州衛所,有一位三品武官高恒,他便是這世襲製度的受益者。儘管高恒本身並無過人之處,但他憑借著祖上的庇佑,穩坐指揮使的寶座。
這位指揮使並非賢明之人。他憑借手中的權力,敲詐過往客商,貪贓枉法,家中財富迅速累積,成為一方巨富。男人有錢,自然容易陷入聲色犬馬之中,高恒也不例外,他娶了三妻四妾,膝下子嗣眾多。
高恒共有五個兒子,其中老大高能、老二高登乃正妻所出,血統純正。而高連、高木、高會則是小妾所生,地位稍遜。按照《大明律》的規定,高恒死後,這世襲的指揮使之位,自然應當傳給嫡長子高能。這是大明律法的鐵律,無可更改。
世事難料。若高能因故無法襲職,那麼這世襲的指揮使之位,便會輪到高登。這意味著,正妻所生的兒子,才是這世襲之位的合法繼承人。
在高家這看似平靜的府邸之中,卻隱藏著不為人知的暗流湧動。高登對於父親的職位一直心懷覬覦,他是否會因為貪婪和野心,而走上一條不歸路?高家的未來,又會因這世襲之位的爭奪,而掀起怎樣的波瀾?
次子高登一直懷揣著子承父業的夢想。然而,嫡長子高能的存在如同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讓高登的野心始終無法實現。每當想到哥哥將繼承父親的指揮使職位,高登心中便湧起一股難以名狀的嫉妒之火。
當時的高恒,年已五十有餘,按照大明律的規定,他即將“退休”,將職位交由兒子繼承。於是,高恒決定親自前往北京辦理相關手續,為兒子的接班之路鋪平道路。然而,這一消息對於高登來說,卻如同晴天霹靂,他心中的嫉妒之火愈發旺盛。
高登深知,要想承襲指揮之職,哥哥高能必須遭遇“意外”——無論是死亡還是因傷無法繼任。然而,如何才能確保這一“意外”的發生呢?高登陷入了沉思。
終於,他想出了一個狠毒的計策——借“虎”殺人。杭州附近有一座險峻的大山,名叫虎頭嶺。這裡常有猛虎出沒,傷人無數。杭州衙門為了鼓勵民眾捕虎,發布了告示凡能打虎者,每隻賞銀二十兩。
高登看到了機會。他暗中鼓動哥哥高能和弟弟們一同前往虎頭嶺打虎。在高登的巧妙誘導下,高能信以為真,認為這是一個展現勇氣和實力的好機會,也或許能借此機會得到父親的賞識。於是,他們一行人帶著獵具,踏上了前往虎頭嶺的征途。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其他四兄弟,對於即將到來的危險一無所知,他們個個滿懷鬥誌,勇往直前。五兄弟抵達虎頭嶺後,原本預期中的猛虎卻未曾現身,他們深入了十餘裡,終於決定兵分兩路搜尋。
三個年幼的弟弟組成一隊,而高能和高登這對兄弟則單獨行動。他們來到了一處斷崖穀,這裡山勢陡峭,崖壁如刀削斧砍。高登眼中閃過一絲狡黠,他心中暗自盤算,機會終於來了。
趁著哥哥高能不注意的刹那,高登猛地抽出藏在身後的利刃,狠狠地刺入了高能的後腰。高能發出一聲悶哼,還來不及反應,便被高登一腳踹下了斷崖。高登迅速收起凶器,高聲呼喊“不好了,大哥掉下山澗了!”
弟弟們聞聲趕來,隻見高能的身影已經消失在漆黑的崖底。他們手忙腳亂地拿出繩子,試圖將高能的屍體拽上來。經過一番努力,終於將高能那已經冰冷的身體拉上了崖頂。隻見高能麵色慘白,已然身亡。
兄弟幾人心中悲痛欲絕,卻又不敢聲張。他們默默地將高能的屍體帶回家中,等待著父親的歸來。高恒本已安排好兒子的承襲之事,隻待兒子接班,他便可以安心享受晚年。然而,他萬萬沒有想到,大兒子高能竟然會遭遇如此不幸。
夜幕降臨,杭州城的燈火闌珊。高恒站在空曠的庭院中,心中一片茫然。他深知,人死不能複生,他隻能重新去兵部報備,打算讓次子高登接替長子高能的位置。然而,就在即將完成手續交接的關鍵時刻,一場風暴悄然而至。
一封匿名信件如同鬼魅般出現在杭州府衙的案頭,信中揭露了高登謀殺親兄的驚天秘密。原來,在那個風雨交加的日子,獵戶馬五和馬六兄弟也踏上了虎頭嶺的捕虎之旅。他們攀上一棵參天大樹,目光如炬地搜尋著老虎的蹤跡。卻不料,在這密林深處,他們目睹了一場兄弟相殘的慘劇——高登冷酷地將哥哥高能殺死,並狠心地推下山崖。
兄弟二人心中震撼,他們將所見所聞告訴了裡長。在《大明律》的嚴酷規定下,知道彆人殺人而不首告者,將受到杖一百的懲罰;而首告者則可以解脫罪責。裡長為了自保,不敢有絲毫隱瞞,帶著馬氏兄弟匆匆趕往杭州府衙告發。
杭州知府衙門得知此事後,震驚不已。人命關天,他們不敢有絲毫懈怠。於是,一場針對高家老二高登的追捕行動迅速展開。高登被逮捕入獄,他的命運如同懸在刀尖上的舞者,隨時可能跌入萬丈深淵。
夜色籠罩下的杭州城,陰雲密布,一場懸疑重重的家族悲劇正在上演。馬氏兄弟的指控,讓高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要想揭開真相,就必須檢驗高能的屍身。儘管已經下葬,但開棺驗屍勢在必行。
高能的屍體已經高度腐爛,散發出令人作嘔的氣味。然而,仵作們依然認真地檢驗著每一處傷痕。刀傷、跌傷,一一呈現在眾人眼前。經過仔細勘察,仵作們斷定這是一起謀殺案,高能的死因無疑是他殺。
知府根據傷痕,斷定高登是凶手。他冷冷地宣布“高登謀殺罪名成立,判淩遲處死。”高登聞言,麵色慘白,他抵賴不認,但馬氏兄弟的證詞和三弟高連的指證,卻如同鐵證如山,讓他無法辯駁。
按照《大明律》的規定,弟妹故殺兄姊者,淩遲處死。杭州知府立即上報大理寺,等待皇帝的核準。對於高恒的正妻陸氏來說,這無疑是晴天霹靂。她剛剛失去了親生長子,如今次子又要被處決,她心如刀絞,多次向丈夫哭訴,求他保住高登的性命。
高恒也是心疼兒子,他向布政使衙門求情,希望奏請皇帝免高登一死。然而,布政使衙門雖然得了於指揮的好處,但此事關係朝廷的法紀,證據確鑿的殺兄大案,如何能輕易翻案?除非找到可以證明高登沒有殺大哥的證據。
陸氏深知其中的利害關係,她開始尋找突破口。經過了解,她得知殺兄的關鍵證人竟然是高登的弟弟高連。高連是父親高恒小妾王氏所生,陸氏立即察覺到了其中的貓膩。她懷疑高連想害死自己的兩個兒子,好讓自己的兒子繼承指揮之位,將來自己也能成為誥命夫人。
在昏暗的牢房內,陸氏悄然現身,她冒著巨大的風險,隻為與兒子高登商議如何洗脫罪名。母子倆在狹窄的空間裡低聲密談,夜色中,他們的身影在搖曳的燭光下顯得格外沉重。經過長時間的商議和彼此串通,高登終於找到了翻案的機會。
臨刑前,高登突然高聲喊冤,引起了杭州衙門的注意。知府無奈,隻能再次開堂審訊。堂上,高登一口咬定並非自己殺了哥哥,而是弟弟高連所為。他聲稱當時哥哥身受重傷,自己隻是上前攙扶,卻不料哥哥站立不穩跌下山崖。
知府眉頭緊鎖,質問高登何以證明是高連刺傷高能。高登深吸一口氣,鎮定地說“隻要找到凶器,自然就能明白是何人謀殺。”然而,當高家所有的刀具都被拿出來比對時,卻沒有一把與高能身上的傷口相符。知府不禁搖頭,高登的說法似乎站不住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