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包公解夢_古今中外奇案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39章 包公解夢(2 / 2)

兩人爭執不休,各執一詞。包公喝止道“休要再吵!你二人各有不是之處。”

此時,張大智又呈上一份訴狀,辯解道“訴為誣師事天賦人才,各有不同;聖人施教,因材施教。遠方朋友來訪,亦是為了國家之利益。我雖自命不凡,但教化三千弟子,唯有天知我心。懇請包公明察秋毫,還我清白。”

包公審閱完訴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心生一計,打算親自考驗一下這位所謂的“先生”。他隨即出了一道題目,讓張大智當場作答。然而,這位自稱擅長教化的先生,竟然連一個字也寫不出來。

包公不禁嗤笑道“果然名不虛傳,楊梁你怠慢先生的原因,我算是明白了。先生你誤人子弟,其罪等同於謀財害命。不過,楊梁你既然請了這位先生,即便他學問不精,也應當以禮相待,畢竟這是為師的體麵。現在,我判罰先生你為牛,替主人家耕田,以償還你欠下的債務;而主人楊梁,罰你為豬,今生你舍不得禮遇先生,來生就讓你割肉與人吃。”

隨後,包公揮毫潑墨,寫下了判決

“經本官審理查明為師者應有師道,你這黑漆燈籠般的學問,如何能照亮學生的前程?為弟子者應有弟道,但你那朽木般的資質,又如何能雕琢成才?為主人者更應有主道,你那一毛不拔的吝嗇,又如何能成就一番事業?先生你無教法,誤人子弟,罰你為牛實至名歸;主人你無理取鬨,敗壞了天下師道,罰你為豬亦是理所當然。從今往後,望你這位先生,不要再吃自家草料了;也望你這位主人,來生不要再受屠宰之苦。”

寫完判決,包公一聲令下,兩人各挨了一頓杖責,然後按照判決執行。這場荒誕的師徒紛爭,終於在包公的公正判決下落下了帷幕。

在西吳之地,有個叫施行慶的人,竟然對兒媳宋氏心懷不軌,意圖私通。某日,他的兒子得知了此事,悲憤之下選擇了自縊而亡。施行慶本以為兒子死了,就能肆無忌憚地與宋氏苟合,誰知宋氏因丈夫之死悲痛欲絕,反而更加堅定地拒絕了他。

施行慶見宋氏不從,便轉而盯上了兒子生前寵愛的小妾,名叫灰池。這灰池生得美豔動人,施行慶與她日夜歡愉,兩人的風流韻事傳遍了整個郡縣。施行慶還有兩個年幼的孫子,他竟不惜重金,為孫子聘下了一個年方十六的大孫媳。這孫媳尚未滿十歲,便被接進了門,施行慶便肆意地占有了她。

宋氏因這醜事傳遍四方,不堪羞辱,最終憤然離世。不久之後,施行慶也遭到了惡鬼的索命。然而,他死後竟還反咬一口,狀告宋氏不孝。

狀紙上寫道“我告發宋氏不孝之事。婦人應以侍奉公婆為首要之德,以順從孝道為行事之本。然而宋氏驕橫悍戾,凶惡無比。我欲與她親近,她竟不從,反而加諸惡名於我,致我屈死。我的至親宋存可以作證。請問孝道何在?應嚴加追究!”

包公看完狀紙,勃然大怒,喝道“兒媳不孝,該當何罪?”他隨即命令鬼卒拘來宋氏的鬼魂進行審問。鬼卒很快將宋氏帶到堂前,宋氏也憤然申訴道

“我告發施行慶的新台之事。他狀告我不孝,我無話可說。但他與那灰池之事,人儘皆知,他又如何能自稱孝義?與其讓他如此玷汙孝道,我寧願背負不孝之名。請包公明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包公仔細閱讀完訴狀後,憤怒地拍案而起“竟有這樣的事情!人豈能如同禽獸,做出這等惡行。施行慶,你怎能如此無恥,還反過來狀告兒媳不孝?”施行慶雖然被質問,卻依然厚顏無恥地百般抵賴。

包公冷笑一聲“我早已聽聞你的‘灰號’,如今還想抵賴?”他轉向宋氏,示意她詳細說出家中的醜聞。宋氏含淚將一切娓娓道來,聲音中充滿了無儘的屈辱和痛苦。

包公眉頭緊鎖,追問道“宋存又是何人?”宋氏咬牙切齒地回答“他就是那無恥的灰友。”包公立刻下令拘捕宋存。

不久,宋存被帶到堂前。包公一見他便麵露厭惡之色“宋存,我一看到你就覺得惡心。你為何還要助紂為虐,為他作證?實在可惡至極!”他毫不留情地命令鬼卒割去宋存的舌頭,以示懲罰。

接著,包公又轉向施行慶,眼中閃過一絲狠厲“你這等禽獸不如的東西,還敢在此狡辯。來人啊,將他的陽物割去,再把火丸放入他們二人口中,讓他們嘗嘗肌肉腐爛的滋味。”隨著包公一聲令下,鬼卒們立刻執行了懲罰。施行慶和宋存痛苦地哀嚎著,卻無人同情。

包公深吸一口氣,開始寫下判決書“經查明,施行慶不顧禮義廉恥,做出新台之恥、扒灰之羞的惡行。他不僅不知悔改,還反咬一口狀告兒媳不孝。此等行徑簡直禽獸不如。更有宋存無恥作證,助紂為虐。本官特此判決施行慶、宋存二人來世轉為烏龜,以示懲罰。而宋氏因守節致死,來生將做一位卜龜先生,日夜用火炙烤二人的肚皮以報此仇。”

判決書寫完後,包公揮手讓眾人退下。這場荒誕離奇的官司終於落下了帷幕。而包公的公正判決也讓人們再次看到了正義的力量。

在潮州潮水縣孝廉坊鐵邱村,有個名叫袁文正的秀士,自幼飽讀詩書。他的妻子張氏,美麗而賢淑,兩人育有一個三歲的兒子。某日,袁秀才聽聞東京即將開設南省考試,便與妻子商議,打算前往應試。

張氏擔憂道“家中貧寒,兒子又小,你若是去了,留下我們母子二人該如何是好?”袁秀才歎了口氣,說“我苦讀十年,隻盼一舉成名。既然你在家無依無靠,不如隨我一同前往。”於是,兩人收拾行囊,踏上了前往東京的旅程。

經過數日的奔波,他們終於抵達了繁華的東京城。他們在一家名叫王婆的客棧投宿,次日清晨,袁秀才與妻子一同進城遊玩。突然,一聲喝道傳來,夫妻二人急忙躲到一旁。隻見一位騎著高頭大馬的貴侯緩緩駛來,那貴侯不是彆人,正是曹國舅,當朝的二皇親。

國舅一眼便看見了美貌非凡的張氏,心中頓時起了邪念。他命令手下請袁秀才到府中敘話。袁秀才一聽是國舅相邀,哪敢不從,便帶著妻子跟隨國舅進了曹府。

國舅親自出門迎接,熱情款待袁秀才。在詢問了袁秀才的來曆後,得知他是前來應試的秀士,國舅心中更是歡喜。他暗中命令侍女將張氏引入後堂款待,同時命人擺下豐盛的宴席,勸袁秀才飲酒。

袁秀才被灌得酩酊大醉,國舅便命人將他扶到偏僻處,用麻繩將他活活絞死。可憐那三歲的孩童,也遭到了無辜的殺害。就這樣,滿腹經綸的袁秀才還未來得及施展才華,便做了一場南柯一夢。

當張氏從後堂出來,想要找丈夫一同回客棧時,國舅卻告訴她袁秀才已經醉酒睡去。張氏心中不安,不願離開曹府,想要等丈夫醒來。然而,直到黃昏時分,國舅卻派侍女來告訴她一個驚人的消息——她的丈夫已經死了。

國舅還企圖勸張氏做他的夫人,但張氏堅決不從。國舅見她如此堅決,便下令將她囚禁在深房內,並命侍女繼續勸說她。張氏在牢房內號啕大哭,誓死要為丈夫報仇雪恨。

而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也讓整個東京城籠罩在一片懸疑之中。袁秀才的死因成謎,張氏的命運也未卜,而曹國舅的邪惡行徑更是讓人不寒而栗。一場尋找真相、揭示罪惡的懸疑之旅,就此展開。

包公巡視邊關,犒賞三軍之後,便返回朝廷複命。辦完公務,他準備回府休息。當他騎馬經過一座石橋時,突然馬前卷起一陣狂風,那風勢猛烈,久久不散。包公心中一動,暗忖“此風必有蹊蹺,定有冤屈之事。”

於是,他命令手下王興和李吉兩人跟隨這陣狂風,看看它最終會落向何處。王興和李吉領命後,便緊隨狂風而去。那風勢凶猛,一路卷動,最後竟然落入了曹國舅的高大府邸之中。

兩人抬頭望去,隻見四周高牆環繞,中間的大門上赫然寫著幾個大字“有人看者,割去眼睛;用手指者,砍去一掌。”兩人見狀,心中一驚,急忙退回,向包公稟報此事。

包公聽聞後,怒氣衝衝地說“這曹國舅的府邸,又不是皇宮禁地,怎敢如此囂張跋扈!”他決定親自前往查看。到了那裡,果然見到一座氣勢恢宏的府院,但包公並不知道這是誰家的貴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於是,他命令軍牌去詢問一位路過的老人。老人告訴包公“這是皇親曹國舅的府邸。”包公聽後,更加憤怒“即便是皇親國戚,也不能如此張揚跋扈!他隻是一個國舅,怎麼能建起如此豪華的府院?”

老人歎了口氣,低聲說“大人若不問,小老兒也不敢說。這曹國舅權勢滔天,比當今皇上還要厲害。他手中有鐵枷,犯在他手裡的人都沒好下場。他還喜歡強占美貌婦人,不從者便遭毒打,不知害死了多少無辜之人。最近府裡因為害人太多,白天都出現了怪事,國舅住不下去,已經舉家搬走了。”

包公聽完老人的敘述後,滿意地點點頭,賞賜了老人並讓他離去。回到府衙,他立刻召來王興和李吉,命令他們勾取馬前旋風中的冤鬼來作證。兩人領命而出,卻有些束手無策。直到夜幕降臨,他們來到曹府門前,高聲呼喊道“有冤鬼速到包大人府衙伸冤!”

話音剛落,忽然一陣陰風吹過,一個披頭散發、滿身是血的冤魂出現在他們麵前,手中還抱著一個三歲的孩子。冤魂跟隨著王興和李吉,一路飄到了包公的府衙。

在包公麵前,冤魂開始了淒厲的訴說。他將自己如何被曹府陷害致死,屍體被拋棄在後花園井中的事情,從頭到尾詳細地敘述了一遍。包公聽後,眉頭緊鎖,又問道“既然你的妻子還在,為何不叫她來告狀?”冤魂答道“我妻子被他帶去了鄭州,已經三個月了,我如何能見得到包大人您呢?”

包公沉思片刻,說道“你先去吧,這個案子我定會為你主持公道。”冤魂聞言,化作一陣風,消散在了空氣中。

次日一早,包公升堂,召集所有公差,吩咐道“昨夜冤魂透露,曹府後花園的井裡藏有千兩黃金。若有人願意下去取來,黃金可分他一半。”王興和李吉聽後,立刻表示願意前往。

兩人被吊下井中,摸索著前行。突然,他們觸碰到了一具冰冷的屍體,嚇得魂飛魄散。兩人慌忙爬回地麵,向包公稟報了井下的情況。包公眉頭一挑,說道“我不信,你們再把屍體撈上來看。”

於是,王興和李吉再次被吊下井中,費儘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將屍體撈了上來。屍體被抬入開封府衙,包公親自上前查看。

包公下令將屍體暫時安放在東廊下,隨後他詢問手下曹國舅現在搬去了哪裡。一名士兵答道“他現在住在獅兒巷內。”包公隨即命令張千和李萬備上羊酒,前去曹府祝賀喬遷之喜。

包公抵達曹府時,大國舅正在朝中未歸,隻有他的母親郡太夫人在家。見到包公帶著禮物前來,郡太夫人卻勃然大怒,責怪包公不該前來賀喜。包公被這位夫人的無禮所辱,正欲轉身離去,恰好大國舅回府。他見到包公,下馬寒暄了許久,得知包公被母親羞辱後,忙賠不是道“休怪,休怪。”

兩人分彆後,大國舅回到府中,心中卻煩惱不已。他向郡太夫人道出了自己的擔憂“剛才包大人告訴我,他前來賀喜卻被母親羞辱。如今二弟做了那麼多傷天害理的事,萬一被包公查出,恐怕性命難保。”郡太夫人卻不以為意,笑道“我的女兒現在是正宮皇後,怕他何來?”

大國舅搖頭道“當今皇上若有錯,包公尚且不懼,何況是皇後?我們得儘快想辦法消除隱患。”於是,他建議郡太夫人給二國舅寫信,讓他想辦法除掉秀才的妻子。郡太夫人依言而行,寫了一封信派人送到鄭州。

二國舅收到信後,也是無奈之舉。他設法將張娘子灌醉,然後手持利刃準備進入房間行凶。然而,當他看到張娘子那美貌的容顏時,卻下不了手,隻得悻悻然退出房間。此時,他恰好遇到了院子裡的張公,便向他透露了自己的打算。張公聽後,建議道“國舅若在此處殺她,冤魂不散,恐怕還會作怪。我後花園有口古井,深不見底,不如將她推入井中,豈不乾淨?”

二國舅一聽,大喜過望,當即賞給張公十兩花銀,讓他幫忙將張氏捆綁起來,抬到後花園去。

張公心懷仁慈,決心要救張娘子一命。待她醒來後,張氏哭訴了自己的遭遇,張公深感同情,便悄悄開後門,給了她十兩花銀作為路費,囑咐她直接去東京找包大人告狀。

張氏含淚拜謝後,便出了門。但她隻是一個閨中婦人,如何能獨自到達遙遠的東京呢?就在她感到無助時,一股悲哀怨氣感動了太白金星。太白金星化作一個慈祥的老翁,引領她一路前往東京,然後化作一陣清風消失無蹤。

張氏驚疑不定地抬起頭,發現自己正站在舊日王婆的店門前。她走進去投宿,王婆一眼就認出了她,聽完她的遭遇後,也不禁淚流滿麵。王婆告訴張氏“今日五更時分,包大人要去行香,你等他回來時,可以攔住馬頭告狀。”

於是,張氏請人寫了狀子,一切準備就緒後,便走出街頭。正巧,一位官員騎馬經過,張氏急忙衝上前去攔馬叫屈。然而,這位官員並非包大人,而是大國舅。大國舅看到狀子後大驚失色,立即以衝馬頭的罪名將張氏打昏,搜走了她身上的十兩花銀,並將她的屍體丟棄在偏僻的巷子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王婆聽到消息後急忙趕來查看,發現張氏還有一口氣在,便連忙將她抱回店中救醒。過了兩三天,張氏打探到包大人即將經過店門口的消息,便再次跪在路邊攔馬叫屈。包公接過狀子後,立即命令公差領張氏入府去廊下認屍,果然認出了自己的丈夫。

接著,包公又傳喚了店主人王婆前來詢問,經過一番審訊,案情終於水落石出。包公讓張氏進入後堂休息,同時讓王婆回店等候消息。然而,包公心中卻另有打算——他打算先捉拿大國舅,再慢慢處理這個案子。於是,他故意裝病不起,暗中布置捉拿大國舅的計劃。

皇上聽聞包公病倒的消息後,召集群臣商議是否親自前往探望。這時,曹國舅站出來啟奏道“陛下,請允許微臣先行前往探望,待微臣回來後再請陛下前往,這樣更為穩妥。”皇上點頭應允。

次日,這個消息傳到了包公的府邸。包公吩咐手下做好一切準備,迎接國舅的到來。不久,國舅乘坐的轎子停在了包府門前,他下轎後,包公親自出府迎接,將他引入後堂坐下。兩人敘談良久,包公便命人抬上美酒,與國舅共飲。

酒至半酣,包公起身說道“國舅,前日我接到一份訴狀,有人狀告她的丈夫和兒子被人打死,妻子也被人謀害。後來,這位妻子逃到東京,又被仇家打死,幸得王婆相救。現在她再次向我告狀,我已經準了她的訴狀。我正想請國舅商議此事,不知那官人姓甚名誰?”

國舅聽完包公的話,頓時臉色大變,毛發悚然。這時,張氏從屏風後走出,指著國舅哭訴道“打死妾身的正是此人!”國舅怒喝道“你無故賴人,該當何罪?”

包公大怒,下令軍牌將國舅拿下,除去他的衣冠,用長枷將他鎖入牢中。為了防止消息走漏,包公下令關閉府門,將國舅帶來的隨從也全部拿下。

包公思考著捉拿二國舅的計策,於是寫下一封假家書,並搜出大國舅身上的圖書,用朱印蓋上,然後派人星夜兼程趕往鄭州。信中稱郡太夫人病重,催促二國舅速速返回。

二國舅看到家書並認出兄長的圖書後,急忙啟程返回東京。然而,在抵達府邸之前,他遇到了包公,被請入府中敘話。酒過三巡後,二國舅起身道“家兄來信說郡太病重,我需立刻回去探望,改日再與包大人敘話。”

就在這時,張氏突然從廳後走出,跪下哭訴前情。二國舅一見張氏,頓時麵色如土。包公見狀,立刻下令將二國舅捉拿歸案,同樣用長枷將他鎖入牢中。

消息迅速傳到了郡太夫人的耳中,她聽聞兒子犯下重罪,大驚失色,急忙趕到曹皇後的宮中,將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她。曹皇後心中焦急,立刻奏報給仁宗皇帝,希望他能出麵乾預,然而仁宗皇帝卻並未答應她的請求。

皇後心中慌亂,竟私自出宮,親自來到開封府,想要與二國舅商量對策。包公見狀,冷冷地說道“國舅已經犯下大罪,娘娘您又私自出宮,明日我必將此事奏報給聖上。”皇後無言以對,隻得悻悻然回到宮中。

次日,郡太夫人再次上奏仁宗,仁宗無奈,隻得派遣眾大臣前往開封府勸和。然而,包公早已預料到他們的到來,他下令軍牌出示告示各位大臣各自有衙門處理政務,今日若有敢擅入開封府者,便與國舅同罪論處。眾大臣聞訊,誰敢輕易入府?

仁宗得知包公決不容情,心中也是無奈。然而,郡太夫人在金殿上哀聲奏請,仁宗隻得親自駕臨開封府。包公上前接駕,卻將玉帶連咬三口,奏道“今日並非祭天地、勸農之日,聖上胡亂出朝,恐主天下將有三年大旱之禍。”仁宗道“朕此次前來,實為二皇親之事所困,望愛卿看在朕的份上,饒了他吧?”

包公卻道“既陛下要救二皇親,一道赦文足矣,何勞禦駕親臨?如今二國舅罪惡貫盈,若不依臣啟奏判理,情願納還官誥歸農。”仁宗無奈,隻得回駕。包公隨即下令,從牢中押出二國舅,赴法場處決。

郡太夫人得知二國舅即將被處決的消息後,再次入宮,哀求皇上頒發赦書以救其一命。皇上雖然心有不忍,但終究還是答應了郡太夫人的請求,隨即頌下了赦文,並派遣使臣前往法場宣讀。

包公跪在法場之上,聽著使臣宣讀赦文。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赦文隻赦免了東京的罪人以及二皇親,而並未赦免天下所有的罪人。包公心中不滿,忍不住說道“都是皇上的百姓犯罪,為何偏偏隻赦免東京的罪人?這豈不是有失公正?”

於是,包公下令先將二國舅斬首示眾,而大國舅則被押回牢中,等待午時開刀。郡太夫人得知二國舅已被處決,急忙入宮哭訴,請求皇上再次頒發赦書以救大國舅一命。

此時,王丞相也站出來奏道“陛下,為了保全大國舅的性命,必須通行頒赦天下,方可平息民怨。”皇上無奈,隻得再次草擬詔書,頒行天下,不論犯罪輕重,一律赦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包公得知赦免的消息後,當場為大國舅解開長枷,放他回府。大國舅回到府中,見到郡太夫人,兩人相擁而泣。大國舅深感愧疚,對郡太夫人說道“孩兒不孝,讓母親受驚了。如今雖然僥幸逃脫一死,但心中仍覺不安。孩兒願意辭去官職,入山修行,以贖前罪。”郡太夫人雖然不舍,但也知道這是大國舅心中的決定,隻得含淚相送。

後來,曹國舅在山中得遇真人點化,修煉成仙,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而包公則繼續秉公辦案,將袁文正的屍首葬於南山之陽,並從庫中撥出三十兩銀子賜給張氏,讓她返回本鄉。此時,所有遇赦之家無不稱頌包公的仁德。包公此舉,既殺了作惡多端的二國舅,使得袁文正之冤得以伸張;又赦免了大國舅,使得天下罪囚得以釋放。他真是一位能以迅雷之勢降下甘霖的明君啊!

包拯結束了賑災工作,踏上前往京城的路途,途中選擇在桑林鎮停留歇息。他特地下令“我將暫駐東嶽廟三天,如有任何冤情不平之事,當地百姓可前來申訴。”消息不脛而走,一位居住在破敗窯洞的老嫗聞訊趕來告狀。隻見她雙眼模糊,衣衫破舊不堪,包拯關切地問道“老人家,您是誰,又有什麼冤屈想要訴說呢?”

老嫗憤慨異常,邊罵邊說“若提起我的名字,隻怕就得按律處死!”包拯麵帶微笑,詢問其中緣由。老嫗堅持道“我這樁案子,除非遇到真包公才能判得清,恐怕您並不是真的包大人。”包拯從容回應“那你如何辨彆真假包公呢?”老嫗篤定地說“我雖然雙目失明,但隻要摸到包大人頸後的一塊肉瘤,就知道是不是真包公,那樣我的冤屈才有可能得以昭雪。”

包拯坦然接受,讓老嫗上前摸索。她緊緊抱住包拯的頭部仔細探查,果真發現那塊獨特的肉塊印記,確認了包拯的身份。老嫗不禁打了包公兩個耳光,身邊的公差們嚇得臉色驟變,然而包公並未動怒,平靜地再次詢問“既然確定我是真包公,那就請您說出所受的冤情吧。”

老嫗壓低聲音“這事隻能我們兩人知曉,得先支開左右公差才行。”包公立即示意隨從退下,待四下無人,老嫗終於放聲痛哭起來“我本是亳州亳水縣人士,父親名叫李宗華,曾任節度使,家中獨苗便是我這一介女兒身。由於自幼體弱多病,我在十三歲時就被送入太清宮修行,尊稱為金冠道姑。”

在皇宮深邃的陰影中,一個被遺忘的秘密悄然埋藏。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真宗皇帝漫步於宮廷之間,他的目光偶然落在了我身上,被我的美麗所吸引,於是我便成了他的偏妃。時光荏苒,到了太平二年的三月初三,我誕下了一位小儲君,那是我生命中最燦爛的時刻。

命運的捉弄卻悄然而至。南宮的劉妃,在同一日產下了一名女嬰。六宮大使郭槐,這個心懷叵測的男人,卻暗中施展詭計,將我的兒子與劉妃的女兒進行了交換。當我發現這個驚天陰謀時,憤怒與絕望幾乎讓我窒息,我無意中扼殺了自己親生女兒的性命,也因此被囚禁在冷宮之中,與世隔絕。

張院子,這個知曉一切冤屈的忠良,曾在六月初三的日子,趁著太子遊賞內苑的機會,試圖為我揭露真相。然而,他的行動卻被郭槐察覺,這個奸詐的男人將消息泄露給了劉後。為了掩蓋罪行,劉後殘忍地用絹綢絞殺了張院子,甚至滅了他的全家,一共十八條無辜的生命。

歲月如梭,真宗皇帝駕崩之後,我的兒子終於登上了皇位。他頒布赦令,釋放了冷宮中的罪人,我這才得以重見天日。然而,當我踏出那座陰森的冷宮時,卻發現自己已經無家可歸,隻得流落到桑林鎮,靠乞討為生。

在這裡,我遇到了包公,這位公正無私的青天大老爺。我向他哭訴了自己的遭遇,懇求他為我伸張正義,讓我能夠與失散多年的兒子相認。包公聽了我的訴說,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凜然的光芒。他問我“娘娘生下太子時,可曾留下什麼記號作為憑證?”

我思索片刻,回答道“當我生下太子時,他的兩手緊緊握拳,無法伸直。一位宮人輕輕掰開他的手指,隻見左手掌心寫著‘山河’二字,右手掌心寫著‘社稷’二字。”

包公聞言,頓時神色凝重。他站起身來,扶我坐上椅子,然後恭敬地跪在我麵前,說道“娘娘,請您恕罪。”說完,他命令手下取來錦衣,為我換上。我知道,我的冤屈終於有望得到昭雪了。在包公的帶領下,我踏上了返回東京的路途,心中充滿了期待與忐忑。

包公在朝見仁宗皇帝時,滿腹功績,他鄭重奏道“臣蒙詔而歸,途中偶遇一道士,他連續哭了三日三夜,聲音哀切。臣好奇詢問緣由,道士悲傷地說‘山河社稷倒了。’臣覺得奇怪,追問其故,道士歎息道‘當今無真天子,故此山河社稷倒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最新小说: 重生之回到地球 異世為盜 武俠世界,女友好像是真女主誒! 重生僵屍世界:開局就祭萬魂幡? 逆天魔尊:重生歸來,鎮壓萬界 大明紅樓,詩山詞海,紅袖添香 開局拯救蔡琰何太後,三國大曹賊 獵人不玩獵槍,改當起雇傭兵了! 年代:重生1958 開局強吻校花,覺醒混沌級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