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毒這手段,自古有之,隻不過通常都是點對點的使用,譬如演義之中關羽中的那次刮骨療毒,就是針對他的一次箭雨,用完即收,中了是運氣好,沒中也沒什麼損失!
畢竟這淬毒的工藝,在古代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能保證箭頭上的毒素始終在有效的範圍內,可不是什麼簡單的活計,維護保養所需要的成本實在太大,
而且退一萬步,如果真有人在戰場上用這種大規模的毒箭,必然也要為人詬病,昔日白起殺神,功勳卓著,不也讓人說其殺孽太重,不稱仁德?
在大漢混,混的就是個名聲,否則的話,像什麼在水源中下毒這種損招就都出來了,這種辦法,雖說確實能造成有效的殺傷,但也必然會引來敵軍的效仿,你做的初一,我做得十五,時間一長,不但會讓大漢的人口大幅度銳減,還會讓戰場上的形勢更加惡劣萬分,
一句:“兵者,詭道也”,雖說讓戰場開始瞬息萬變,但說到底,還是不離兵法二字,可如果無所不用其極,那最後比的,就是誰更惡毒了!
到最後,即便有人打了勝仗,恐怕也是伏屍百萬,瘟疫橫行,一個十室九空的天下,確實也有些太過了,
當然,
郭奕本人肯定是不會絲毫愧疚的,
道理他都懂,
但這些毒箭,本質上就是用箭頭沾上一些毒性草藥的汁水,又毒不死人?
既然毒不死人,又怎麼能算用毒呢?
至於那些士卒中箭之後渾身麻痹,使不上力,被漢卒一刀殺了,那也是時也命也,說到底,也隻能算他們點背,和郭奕肯定是沒什麼關係的......呃......起碼他自己是這麼認為的!
說回現在,
隻聽郭奕一聲令下,數以千計的箭矢登時便朝著貴霜大軍射去,
那郭奕本就沒有在這兒和貴霜軍耗著的心思,更不想讓這群貴霜軍追上腳步,所以連一點都未曾留手,直接一輪接著一輪,也不計較什麼箭陣規整,直接將手中現有的所有箭矢一股腦全都射了出去,
鋪天蓋地的箭雨,頓時便自到了貴霜人的眼前,這個速度,莫說他們一夜未眠,便是精神抖擻,血肉之軀,難道還能頂得住這漫天箭雨?
果不其然,
隻聽這山林之中哀嚎聲驟然響起,隨後愈演愈烈,整個前鋒部隊,頓時倒下數百人,
“舉盾,舉盾!”,
卡索格連聲大喝,
“把盾舉過頭頂,漢軍沒有多少箭矢,給我頂住!”,
其實,卡索格這話還真沒給郭奕說屈了,長途跋涉躲入山中,哪裡能存下箭矢,郭奕射出的這些,已經是劉禪大軍全部的存貨了,畢竟之前劉禪說將箭矢全部交給郭奕,可不是說說而已,
這些箭矢,撐死了也就隻能射半柱香的功夫,這還得是省著用的前提下,像郭奕這種隻管悶頭亂射,過上五六輪,箭矢也就見底了,
可這箭雨停了,貴霜軍的慌亂卻更甚一步,那些喪命箭下的貴霜軍卒自是一命嗚呼,真正讓大軍混亂的,乃是那些雖有受傷,但僥幸在箭雨下逃得一命的家夥,
這些人,不是發現自己傷口發紫,似有潰爛之相,就是手腳麻痹,欲起走路而不能,隻能一味的哀嚎呼喊,說這箭矢有毒,
這一下,整個大軍都開始亂了起來,不少士卒即便沒有中箭,也開始檢查自己在剛才的混亂中有沒有被擦傷,一時之間,全軍上下皆是各顧各的,怎一個亂字了得?
而就在這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