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憂的舉薦,很快便得到了眾人的一致認同,並在劉備發出天子詔令後,直接讓陸遜去荊州統領陸家以及三萬荊州水軍,直奔安息戰場而去,
他們的目標很簡單,
就是在曹操攻占大馬士革前,提前籌備好相應的原料,讓曹操在第一時間內,就能於海上取得優勢!
換句話說,
這其實就是曹公在給大漢立的軍令狀!
他們現在距離羅馬的海域,隔著幾乎是整個安息,曹操這麼急著讓大漢給予其海戰支持,也就是在變相的告訴所有人,
安息帝國,
絕對撐不了多長時間!
而事實上,也正如他所說,在陸遜抵達安息帝國的第一個月,曹操便開始再度向安息羅馬的聯軍發起了猛攻,當然,這一次,對方死守的態度十分堅決,這種態度,確實讓戰場的節奏慢下來不止一點,但依然沒辦法完全阻擋曹操的腳步!
你不願意出來和我正麵交戰,隻想一座城一座城的堅守,那我就一座城一座城的來攻,雖然進度慢了下來,戰損也大大增加,但依舊處於一個可以接受的曹公不是演義中北伐的諸葛亮,安息帝國的守將也不是演義中龜縮的司馬懿,
最重要的,
是曹操西入貴霜,根本不用經曆出蜀道那種艱險,對方也沒有什麼山川可當作屏障的,尤其是處於安息中央的城池,其周遭地區的平原,用一望無際來形容都不為過,
因此,
曹操還是繼續用圍困的技巧,先不疾不徐的將城池周遭的村落一一拿下,徹底形成包圍圈後,就開始去啃中間那座大城,戰損再高,曹操也每皺過一下眉頭,更沒有放慢過一點節奏,
打仗,
就是打心理,
誰能在巨大的傷亡麵前咬緊牙關,誰就更有可能堅持到最後一刻,這樣的結局自然是顯而易見,一年之內,安息又接連丟失三座大城,甚至還在一次反擊之時闖入李竹布置好的陷阱,大火燒了一天一夜,時候清點戰損,光是燒死的人,就有兩萬之數!
隨著戰報一同傳來的,還有李竹“小閻王”的威名!
當然了,
最後的結果自然是安息再度差遣使團過來,希望能和大漢罷手言和,隻不過這次劉備可是沒給人家一點好臉,
他的原話是這麼說的,
“仗是你們要打的,我承認,你們的宣戰正合我的心意,但人活一世,總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你們要打就打,要和就和,傳出去,彆國將會把我大漢天威放在何處?”,
“回去吧,要停戰的時候,我會讓曹公當麵通知你們帝王的!”,
顯然,
這番言論,著實把安息使團給氣壞了,
什麼叫彆國把你大漢天威放在何處?
搞搞清楚,
再打下去,這天下就沒有幾個彆國了,你總不能把西域那群整天就知道裝孫子的諸侯國也算上吧?
開玩笑,
那都不用劉備去弘揚什麼大漢國威,周瑜去往那一站,一群人就巴不得自己脖子再短些,好能當個稱職的縮頭烏龜!
最過分的是,劉備竟然說,等到他想停戰的時候,會讓曹操去通知安息王,
那叫通知嗎?
那叫活捉!
真到那種境地,和你停不停戰還有什麼關係,就算你想打,安息也沒人和你打了啊!
但不管怎麼說,
這一次出使,也讓安息徹底明白了大漢一戰到底的覺悟,這場戰事,從現在開始,就再也沒什麼轉圜的餘地了,
隻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