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享這小祥瑞到底有多少威能,其實李憂等人也是完全不知,說句實在的,這孩子可沒有他父親那種看起來倒黴的本事,不管從何種角度來觀察,都是一個尋常人而已,
但李憂總覺的,冥冥之中自由安排,既然是太史慈的兒子,恐怕自有其玄妙之處,當然了,這種猜想並沒有任何根據,純粹是李憂等人對太史享單純的一種期許,
隻不過,
這種決策也不算是對太史享的不負責任,輪本事,這小家夥雖說和張苞、關興二人相比差了些許武藝,但這主要還是因為年紀太小,氣力沒能跟上,但你要說人家太史享在戰場上會拖後腿,那就太小瞧這位小祥瑞了,
事實上,
這個小家夥,天資不說是千古奇才,但也絕對算得上千中無一,按照趙雲的說法,如果這小子穩紮穩打,日後的本事不說和他比肩,超越太史慈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當時聽到這話,
李憂差點懷疑自己耳朵出問題了,
原因無他,
隻因為據他的了解,按照原有的曆史軌跡,太史享在東吳曆官尚書、吳郡太守,直至越騎校尉!
校尉啊!
軍中最不缺的玩意!
你要是現在和太史慈說他兒子有校尉之姿,就算說這話的人是李憂,太史慈也未必不會和你翻臉,因為同太史慈說這話,就像去找糜竺,說他兒子未來肯定能坐擁百貫家財!
對於天下數一數二的富商糜竺來說,是絕對不能接受自家兒子隻能有百貫家財的,
這種話,
和指著人家鼻子罵街根本沒什麼分彆,
同理,
對於一生戰功無數的太史慈來說,也是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自家兒子一輩子隻能當一個尋常校尉,就算有個雜號,那終究也是校尉!
所以李憂才會在一瞬間,懷疑趙雲的判斷,因為莫說太史享這孩子有著超越其父親的資質,就算他隻有他爹一半的本事,都不可能止步於校尉,尤其是在東吳那種將領武力值明顯偏低的地界上,
但很快,
李憂便明白了這其中具體的原因,
現在的太史享,那可是由太史慈一手帶大的,彆說他的槍技,就連短戟的用法也得了個十成十的傳承,但在原來的曆史軌跡中,太史享其父早亡,而他則是被孫權養在府中的,
說句實在的,
孫權能夠養出什麼好孩子出來呢?
你說權謀吧,孫權到確實也會一些,但他教太史享有什麼用?
你說武藝吧?
咱就彆難為仲謀了,讓他教,都不如隨便找個將領學些拳腳來的實在,
而這,
也是李憂鄙視孫權的又一大原因,
如果太史享真像趙雲所說那般天資,隻要孫權給他請個好老師,未來的成就就算不高,但獨當一麵肯定還是沒問題的,隻能說,這個人才,倒是真被孫權徹底給浪費了!
但放在現在的大漢,
自然就沒有這種擔憂了,太史享不但得了自己父親的悉心教導,還有趙雲、張飛等一眾好手看著,沒事就傳授一些心得,足夠這小子受用無窮了,
因此,
這次他請戰安息,李憂等人當真是無比放心,並從軍中給他撥了兩千精騎,隨他一同奔赴安息戰場,
而就在太史享抵達安息的第二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