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軍令狀,
李竹二話不說,便開始整備自己的軍伍,事實上,倒不是說李竹麾下的戰卒更擅長攻城,但從某種意義上來看,黃巾之流,確實也是攻城的絕佳選擇之一,
當然了,
這並不意味著黃巾更擅長攻城,而是因為攻城戰可以最大程度的消弭掉戰甲不夠精良的劣勢!
雖然聽上去很殘忍,但道理就是這麼個道理,
不得不承認的是,在最開始逼近城牆,麵對城牆射來的箭矢時,擁有精良戰甲的士卒確實會受到更小的戰損,但隻要能將攻城器械推近城牆,開始攻城,那麼箭矢的作用便會逐漸消失,
守城的一方便會開始用落石、金汁之類的手段來應對登上雲梯的攻城士卒,
這種時候,
戰甲是否足夠精良,就顯得沒有那麼重要了,畢竟就算是一個頭戴鷹盔,身穿上等青銅戰甲的羅馬士卒,一旦被城牆上的落石砸中,估計也是難逃一死,
當然了,
這些條件,全都不是李竹敢下軍令狀的真正原因,
能讓他如此有信心的先決條件,從頭到尾都隻有一個,那就是這群安息人已經是喪家之犬,根本沒有什麼守城的決心!
這是羅馬人的地盤,不是他們安息人的地盤,說句不好聽的,他們本來的土地,在這些年中已經被曹操逐步蠶食殆儘,
他們現在所拒守的安卡拉城,不過是羅馬人給他們暫時修整的地盤而已,真說句難聽的,他們不過是為彆人看門罷了,打贏了羅馬人也就是誇他們幾句,再給一些不痛不癢的獎賞,
要是打輸了,
無非是換一個地方繼續待著就是了,
說到底也不是自己家的地盤,丟了就丟了,玩什麼命啊!
這就是如今安息士卒的守城態度,彆說死戰了,在李竹看來,要是他們真是發現將什麼滾木落石之類的東西丟的差不多了,還阻擋不住大漢攻城的決心,那他們直接棄城而逃,也未必是完全不可能的!
事實上,
情況當真和李竹所預料的沒什麼太大的差彆,甚至還有很多更加利好的消息傳來,
首先,
便是羅馬人在一開始根本就未能及時察覺到李竹的意圖,安卡拉城,並不是什麼重要的城池,不管是從富饒程度還是地理位置,都不是羅馬人現在防禦的重點,
當然了,
他們也不可能真將什麼重要的城池就這麼交給安息人就是了,
總而言之,
從戰略意義上來看,就算李竹能夠攻下這個安卡拉城,對整個戰局的影響也不大,如果這樣一個不痛不癢的城池能夠換取李竹相當程度的戰損,羅馬人自然是樂見其成,不會糾結於一城一地的得失,
這一點,李竹本人自然也是知曉,隻不過他攻城的目的,從最開始就不是為了地盤,而是人心,
羅馬人也是有聰明人的,
很快,
羅馬第九軍團指揮官,便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並立刻上報,將李竹攻下安卡拉城後,他們將會麵臨無法自處的困境當中,
說到底,
還是十一抽殺律的適用範圍的問題,隻要羅馬人沒辦法將這麼嚴苛的刑罰用在安息人身上,那麼他們就勢必會陷入裡外不是人的困境當中,
而在研究清楚了這個問題之後,羅馬人當機立斷,派出了一整個羅馬軍團前往支援安卡拉城,務必要將李竹攔截在城池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