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閨秀!
從飄香樓出來,阿語又對東哥兒交代一番,酒鋪開張不用大肆做宣傳,反正走的是高端產品的路線,不打折也不促銷。
東哥兒一一應諾,現在他對酒鋪的生意充滿了信心。
“小姐,這果子酒,您得多進一些才好,已經有好幾個客人向我預定了,我怕這一百壇酒,沒幾日就賣完了。”東哥兒建議道。
阿語道“我知道,等到酒鋪開張,我會再進一批貨的。”
出了酒鋪,阿語又去了趟如意繡坊,繡坊老板娘對阮思真做的香囊很是滿意,想要預定一大批貨,可是阿語想想伯祖母很快就要入京了,就沒有答應,隻接了些小單子。
馮老太太要大家去京城的消息終於是公布了,除了俞氏,似乎人人都很興奮。
晚上俞氏拉了阿語說話。
“你伯祖母決定去京城,你怎麼想?”俞氏問。
阿語道“為了阮家,這京城是該去的,而且我也已經答應伯祖母會去京城。”
俞氏歎道“可是李嬸她們怎麼辦呢?你三伯母把這邊的田地都托給東哥兒管,咱們的地少不得也得麻煩東哥兒……”
阿語心道要麻煩東哥兒可不止這些。
“你李叔李嬸年紀又大了,說不定蔣氏很快就懷上,我總不能再讓你李叔李嬸跟咱們一道去京城。”俞氏惆悵著,畢竟李叔李嬸跟了她這麼多年,陪著她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光,現在要分開,她真是舍不得。
“夫人,有元香跟著夫人呢!”元香安慰道。
俞氏看著元香,心中又是一陣愧疚,元香跟著她的時候,也隻有阿語這般年紀,本來早就該給她許個好人家,卻一直耽誤到現在。
“娘,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李叔李嬸跟了咱們這麼多年,儘心儘力的,如今是該榮養了,隻要她們過的好,咱們也就安心了不是?”阿語勸慰道。
俞氏無奈的笑笑“我隻是有些舍不得罷了。”
“等將來咱們安定下來,還是可以把李叔李嬸接過去的,分開隻是暫時罷了。”阿語道。
“小姐……”蔣靜在外頭喊阿語。
阿語忙應聲“嫂子,你等會兒,我就來。”
俞氏道“怎不請人進來說話?”
阿語笑道“我們還有事要商議。”說著起身掀了簾子走出去。
俞氏對元香說“我總見她們兩在一起嘀嘀咕咕的,也不知說些什麼。”
元香笑了笑“小姐與蔣靜親厚著呢!”
蔣靜聽說了老太太要帶著大家進京,就開始著急,且不說小姐鋪了這麼大個場子在這裡,什麼事都得小姐拿主意,單從感情上來說,她也舍不得小姐離開,所以,安慰了情緒低落的婆婆後,她就趕緊來找小姐,看看小姐是個什麼意思。
兩人到蔣靜屋裡關起門來說話。
“京城,我是不得不去,我已經跟伯祖母說好,她們先走一步,我會再在安文呆上一陣,等果園和酒鋪的事順當了再走。”阿語先道。
蔣靜心一沉,小姐果真要離開,她沮喪著“可是……”
“你放心,我會把一切安排好的,先給你們存夠五百壇子酒,釀酒的方子,我也會寫好,你仔細收著,不可告訴任何人,總之你和東哥兒受累些,把這份產業打理起來,將來生意做大了,咱們就在京城開分店,到時候你和東哥兒,李叔李嬸一道來京城,咱們就又能在一起了。”阿語寬慰道。
“小姐把這麼大一份產業交給我和東哥兒打理,我隻怕做不好讓小姐失望了。”蔣靜心知留不住小姐,小姐交代的事,她自是會儘力去做,但她和東哥兒都是莊戶人家出身,從來沒管過這麼龐大的產業,心裡真沒底。
“所以你們得努力啊!我可是砸了血本下去的,將來能不能在京城開分店,可就全看你們兩了。”阿語笑盈盈的看著蔣靜。
馮老太太臨走前,托李嬸去鐵牛家保媒,讓鐵牛來提親,紫菱服侍了她一場,阮家遭逢大難,阮家的奴仆都各奔前程去了,隻有紫菱始終不離不棄,如今紫菱好不容易有了意中人,她這個做主子的總不能自私的再讓紫菱跟她走,安排好紫菱的終身大事,也算了卻一樁心事。
鐵牛她娘得了信,歡天喜地的拉了鐵牛,拎了兩隻雞代雁上門提親,虧得李嬸說,阮家老太太有意成全鐵牛和紫菱,免去了許多繁瑣的俗禮,一切從簡,她才敢拎了兩隻雞來。
兩人先下了定,合了生辰,紫菱和鐵牛一合計,覺得老太太她們進京,身邊都沒個伺候的,也沒個男子護送,放心不下,就決定兩人一起送老太太去京城,等老太太她們在京城安頓下來,再回阮家莊。
有鐵牛護送,阿語也放下心來,知道如今三伯母手上的銀錢不多,此去京城路途又遠,阿語私底下塞了二百零銀子給紫菱,讓她帶著以備不時之需。
思超和思越說什麼也不肯先入京,一定要等俞氏和阿語,老太太沒奈何,隻得將兩人先留下,又再三叮囑阿語,辦完了這邊的事就儘早動身。
很快到了四月初三,阿語替伯祖母她們顧了三輛馬車,一直將她們送出安文縣。
小院落又恢複了以往的清淨,卻是不習慣了。
俞氏帶著元香收拾屋子,思超和思越今兒個也沒去上學,乖乖的在家中寫大字。
阿語想著,酒鋪已經開業了,現在不知道是怎麼個情形,聽蔣靜說,前幾日就有很多人上門預定,號都發出好幾十,阿語越想越坐不住,去找娘,想去一趟安陽城。
俞氏聞言,打發了元香出去,問阿語“阿語,你到底在忙什麼呢?本來咱們可以跟你伯祖母一道入京的。”
阿語猶豫了一下,反正現在崔老太婆也走了,告訴娘也沒關係,便道“我在安陽城買了兩家鋪麵,開了家酒肆,今天正是開張吉日。”
俞氏半天沒回過神來“你哪來的銀子買鋪麵啊?”
阿語囁喏著,又把借口找到了易明頭上“是五殿下讓易明大哥帶給我的。”
俞氏總覺得哪裡不妥,可又說不上來,半響,埋怨道“你現在倒是有主意了,買鋪麵,還開酒肆,這麼大的事兒你也不跟娘打商量。”
阿語訕訕,討好的笑著“那時不是祖母她們在嘛!我怕我說了,祖母就知道了,再後來,知道了娘的心意,本想馬上告訴娘的,可我又自私的想還是等事成了再告訴娘,好讓娘看看我的本事,也好讓娘高興高興,娘,那鋪麵就在安陽城最繁華的東市大街。”
俞氏嗔了她一眼“你現在告訴娘,娘除了吃驚以外,沒彆的想法。”
“娘,聽東哥兒嫂子說,酒肆還沒開張,就有生意上門了。”阿語笑嗬嗬的說。
俞氏咬著牙,輕擰了下阿語的臉“你呀!什麼事都瞞著娘,上回東哥兒說老丈人家有事,莫不是借口?其實是幫你張羅酒肆的事去了?”
阿語笑眯了眼“娘真是聰明。”
俞氏輕啐了她一口,去掀了門簾“元香,叫李叔備車,讓李嬸今日不用做午飯了。”
元香跑了來“夫人,您要出門?”
俞氏道“不是我要出門,是咱們大家要出門。”
元香訝然“上哪?”
“去了不就知道了?對了,再帶上十五十六少爺。”
阿語撲過去抱住娘“娘,您真好。”
俞氏哼哼道“你的酒肆開張,娘能不去捧捧場?瞧你這甩手掌櫃當的。”
聽說要去安陽縣城,思超和思越高興的蹦跳起來。
一行人坐了馬車來到安陽城,到了東市大街,就看見街上排了一條長龍。
馬車根本過不去,阿語她們下了車,步行往裡走。
“買個酒還這麼麻煩,不能一壇子一壇子的買,非得一小壺一小壺的買,排一次對還最多還隻能買一壺,我這都排了第三回了……”一個小廝摸樣的在抱怨。
“你還算好的,我們府上今日有晚宴,我家主人已經誇下海口了,一定讓來客喝上這桃花釀,我們今天來了五個人排隊,我這已經排第五回了。”另一個家仆也乏牢騷。
“有什麼辦法呢?如今這家酒肆的桃花釀已經名滿安陽城了,瞧這隊排的,看的人鬨心,等輪到我,隻怕已經買完了。”排在稍後的人哭喪著臉。
“何止是名滿安陽城,我是從安平趕過來的,天沒亮就出發了,到現在隻買到兩壺酒,回去怕是不好交差……”
俞氏聽著眾人的言語,心中詫異,低聲問阿語“你這酒是從哪兒來的?怎麼這麼多人來買?”
阿語笑的神秘兮兮“從外地進的。”
“哪兒?”俞氏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