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千裡寄相思,月光也灑在了陳三爺的床頭。
炸了維持會大樓,陳三爺心裡舒服多了,沒人知道是他和鄭小俊策劃的,但軍統知道,早晚有一天,這件事會重見天日。
老百姓再也不會罵他是漢奸。
自從他被困在天津衛,成了偽商會會長,進而街頭風言風語,說他和花子有一腿,他的名聲就急劇下降。
這玩意人過留名、雁過留聲啊,如果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那就永世不得超生了。
三爺從小就愛惜名節,骨頭硬,他可不想戴上漢奸的帽子。
什麼都能翻案,漢奸翻不了案。
汪精衛的前半生也算是光明磊落,甚至對革命有功,曾經刺殺攝政王載灃,就是為了推翻清政府,也曾寫過“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豪放詩句,可這廝於1940年3月30日成立汪偽政府,成了名副其實的大漢奸,遺臭萬年。
陳三爺和鄭小俊密謀了半個月,才製造了這次爆炸活動,直接執行者是北平的一個學生,代號——葫蘆。
那甜甜的味道,是丙烯。
陳三爺哪來的丙烯?
還記得他早年執掌遠東貿易公司時,進口了兩囤石油吧,丙烯就是用來提純石油的,一戰後大為應用。
這玩意沒人知道是什麼東西,一直儲存在碼頭2號倉庫裡。
後來石油被海誌波在海上發迫擊炮給炸了,但丙烯留下來了。
陳三爺為了保存這些丙烯,就讓魏師傅把油罐塗了漆,上麵注明:豆油。
四年過去了,沒人去搗騰這些“豆油”,因為都認為過期了,油罐都生鏽了。
陳三爺為什麼保留這些丙烯,因為他知道這是易燃易爆物。
他雖然不是化學家,但他在歐洲巡演時,看到過歐洲的畫家用丙烯燃料作畫,他當時謙虛好學,發明了“會燃燒的油畫”這個魔術,並且風靡一時。
從那時起,他就知道這玩意有妙用。
沒想到1940年端午,用上了。
代號“葫蘆”的青年刺客,兩年前潛入消防隊,一直以津門滅火員的身份存在,他依照陳三爺的安排,聯係了魏師傅,用消防水車,引流了所有丙烯,而後開著車來到偽政府南側的街道。
白天時正好是南風,他打開了消防栓,任丙烯隨風擴散。
所以偽政府大樓的工作人員才會聞到甜甜的味道。
當所有丙烯釋放完畢,“葫蘆”用香煙點燃雷管,扔入維持會的院子,轟地一聲,引燃所有丙烯,瞬間發生了爆燃。
其實是爆炸了兩次,雷管爆炸一次,丙烯爆炸一次,但這兩次爆炸間隔得太近了,瞬間的事,外界聽起來,就是一次大爆炸。
所有東西都被炸爛了,日本軍方查來查去,隻知道是丙烯爆炸,但丙烯從何而來,無從知曉。
消防車也炸飛了,隻能推測是這輛消防車運來的,但駕駛人員叫“王小虎”,經查,所有身份信息都是假的,按照填報的地址找過去,根本沒有這個人。
香月清司氣瘋了,開始醞釀一次津門大掃蕩。
也就是曆史上記載的“八月掃蕩”。
掃唄,陳三爺作為情報中樞,早已把線上線下人員全部疏散了。
心裡這個痛快啊。
完成了眼前的事,不禁又想起了遠方的人。
心茹如何了?
藍月如何了?
心茹還好,走到哪裡都有人保,命好。
藍月就不行了,一個人在歐洲,現在歐洲戰火紛飛,她一個女子能平安嗎?
也沒有蘇菲的消息,蘇菲還活著嗎?
三爺又焦慮了。
生來就是焦慮的命,沒過過一天安穩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