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朝陽初升,金色的晨光穿透薄霧灑在辦公室窗欞上,在地板上投下斑駁的光影。光柱中塵埃緩緩浮動,與室內繚繞的煙草香氣和清冽的茶香交織成一種奇異的嗅覺圖景。這氣味並不濃烈,卻帶著幾分沉靜與悠遠,仿佛能撫平人心的焦躁。
樓下登記處外,人山人海排著隊,是清晨最後的喧囂殘留。幾個工作人員正不緊不慢地收拾著桌椅,細微的碰撞聲和交談聲透過緊閉的窗戶傳來,更襯托出此刻辦公室的靜謐。
與幾個小時前廠門口那人頭攢動、劍拔弩張的氣氛相比,眼下的寧靜竟顯得格外來之不易。那時人群推搡,叫喊聲、議論聲此起彼伏,連空氣都仿佛凝固成塊,而現在,一切歸於平靜,就連呼吸都變得輕緩。
辦公室內,陳陽和陳國華父子二人斜倚在那張老舊卻寬大的皮質沙發上。沙發因年久而略顯塌陷,皮質發硬,卻莫名透著股親切感。陳陽的腳隨意搭在茶幾邊緣,幾縷發絲垂在額前,遮住了他略顯倦容的麵容。
茶幾上,兩隻白瓷茶杯裡,淡琥珀色的茶湯冒著嫋嫋熱氣,在晨光中升騰成模糊的霧影。旁邊,一盒紅塔山香煙半開,露出幾根整齊擺放的香煙,煙嘴泛著淡淡的油光。
陳國華指尖夾著一根剛點燃的紅塔山,猩紅的煙頭在晨光中格外醒目。他深深吸了一口,胸膛微微起伏,隨後緩緩吐出幾個灰白色的煙圈。
煙圈在空中慢慢擴散,最終消失在金色的晨光中,而他眉宇間的疲憊雖未完全消散,卻明顯褪去了之前的緊繃,像是終於找到了一絲喘息的機會。
“爸,”陳陽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卻沒有喝,目光若有所思地看向父親,“今天這事,您不覺得有點蹊蹺?那些工人聚集的時機也太巧了,偏偏選在咱們剛簽下那筆大訂單的第二天。而且您沒注意到嗎?帶頭鬨事的幾個人,我在廠裡這麼多年,竟然都沒見過。”
陳陽放下茶杯,手指在桌麵上輕敲著,“還有,他們提的那些要求,聽起來像是有人專門指導過的。什麼"合理化薪酬結構調整"、"員工福利標準化管理",這些詞兒哪是普通工人能想出來的?絕對有人故意在後麵煽風點火。”
他頓了頓,眉頭皺得更深,“爸,您是不是最近得罪什麼人了?或者說,咱們的成功擋了誰的路?”
陳國華聞言,先是愣了一下,然後苦笑一聲,慢慢彈了彈煙灰。那張曆經風霜的臉上,眼神裡透著一股看透世事的無奈和些許自嘲。他深深地看了兒子一眼,仿佛在思考該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得罪人?”陳國華的聲音裡帶著一絲諷刺,“陽陽,你把這事想簡單了。在這個商場如戰場的年代,不是你得罪誰,而是你的存在本身就是對某些人的威脅。”
他搖搖頭,聲音帶著煙酒浸潤後的沙啞,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咱們廠的電動剃須刀,現在賣得有多火,你不是不知道。”
“短短半年時間,搖身一變成了江城電子行業的新星。這種速度,這種成功,你以為所有人都會為咱們鼓掌嗎?”
陳國華站起身,走到窗邊,望著樓下漸漸歸於平靜的廠區,“市裡那幾家老牌電子廠,原本以為可以穩坐釣魚台,誰想到半路殺出個程咬金。還有那些供應商、經銷商,原來的利益格局被咱們打破了,他們能高興?”
他轉過身,目光銳利地看著陳陽,“更彆提那些眼看著訂單被咱們搶走的同行們。他們表麵上客客氣氣,暗地裡恨不得咱們明天就消失。”
“這年頭,眼紅病是絕症,沒得治。”陳國華重新坐回沙發,深深吸了一口煙,“江城地麵上,等著看咱電子廠笑話,巴不得我陳國華明天就垮台的人,多了去了!”
“有錢的想踩死咱們獨占市場,沒錢的想看熱鬨找平衡,同行恨咱們搶了飯碗。我上哪兒猜是誰去?”
他彈了彈煙灰,苦笑道:“說不定今天這事,就是好幾方勢力一拍即合的結果。他們不需要商量,不需要密謀,隻要有人起個頭,其他人自然就會推波助瀾。”
陳國華深吸一口煙,眼神變得更加深沉,繼續道:“槍打出頭鳥,樹大招風啊!咱們現在就是那隻最顯眼的鳥,還在最高最高的那棵樹上。想要在江城這片天空下繼續飛翔,就得時刻準備著應對來自四麵八方的風暴。”
陳陽的心沉了沉,他默默地聽著,每一個字都像是重錘般敲打在他的心頭,父親看似無奈的話語,卻如同一把鋒利的手術刀,精準地剖開了商場的殘酷真相。
父親的話,像是黑暗中閃爍的微光,印證了他心中隱隱的猜測,果然,這不僅僅是簡單的管理疏漏,更像是深不見底的泥潭,利益糾葛如同無形的絲線,將父親牢牢捆縛,而那隱藏在暗處的黑手,正伺機而動,準備給予致命一擊。
商場如戰場,這句話的分量,在這一刻顯得格外沉重,明槍易躲,暗箭難防,那些隱藏在笑臉背後的算計,那些為了利益不擇手段的伎倆,才是最可怕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父親的困境,不僅僅是管理上的問題,更是利益格局變動後,必然會產生的反噬,是那些被觸動利益者的瘋狂報複,想到這,他的思緒不禁回到了電子廠的第一批訂單。
那時,多虧了宋敏從中周旋,拿下了出口資質,這第一步走得至關重要,否則,縱然產品再好,也隻能困守國內市場,難以施展拳腳。
自己還記得那批產品一生產出來,就直接通過宋敏的渠道出口海外,為電子廠打開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戶。宋敏當時辦理手續的嚴謹程度,簡直令人歎為觀止,專利權、知識產權,各種繁瑣的手續和資質,她都事無巨細,一一辦得妥妥帖帖,沒有留下任何隱患,一下子就將江城電子廠的格局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讓其在國際市場上也有了一席之地。
也正是因為有了第一次的成功,才有了後來的第二批產品。當時,陳陽突發奇想,讓父親力排眾議,去央視投入巨資在電視上打廣告,這個決定在當時看來,無疑是一場豪賭。
但他相信,隻要電子廠的產品質量過硬,加上有效的宣傳,一定能夠打開市場。而事實證明,陳陽的判斷是正確的,因為有了宋敏之前幫忙辦理的出口資質,再加上後期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江城電子廠的電動剃須刀,一下子火遍了大江南北,甚至遠銷海外。
好家夥,訂單像雪片一樣從四麵八方飛來,去年這個時候,業務谘詢的電話幾乎要把辦公室的座機打爆了。
陳國華的語氣裡帶著一絲回憶的興奮,那種興奮就像是回想起第一次嘗到成功甜頭時的激動,眼神都亮了幾分。但很快,這份興奮又像潮水般退去,沉澱下來,化為更深的感慨,聲音也變得低沉而滄桑:“這廠子,起來得太快了。”
“快得連我自己有時候都覺得不真實,更彆說那些看著我們一路飛黃騰達的人了。快得讓很多人睡不著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