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說得輕描淡寫,但陳國華卻敏銳地捕捉到了兒子語氣裡的不同尋常。
“嗯?”陳國華一愣,手裡夾著的煙突然停在半空,煙灰都忘了彈,疑惑地看向兒子。他感覺到了什麼,但又說不清楚是什麼,“沒騙?那你拿什麼給他們工作機會?”
話音剛落,陳國華腦子裡突然轉過彎來,想到了剛才兒子承諾的內容,頓時瞪大了眼睛,眼珠子差點沒掉出來,這意思就是要將這些人安排到電子廠呀!
“陽陽,樓下可是一百多號人!”陳國華的聲音拔高了八度,帶著明顯的驚慌,“就算刨去那些純屬起哄架秧子的,真正想回來的也得七八十號!”
說著,他伸出手指在空中比劃,“以電子廠現在這規模,生產線就那些,崗位一個蘿卜一個坑,哪裡塞得下這麼多人?”
陳國華越想越著急,聲音都帶上了顫音。
“你知道嗎?”他幾步走到陳陽身邊坐在了沙發上,開始給陳陽算賬,聲音急促得像連珠炮,“就算硬塞進去,每個人每個月按最低標準200塊工資算——”
“注意啊,這可是最低標準!——這七八十號人,一個月憑空就多出一萬五六千塊的成本!”
他掰著手指頭算,越算越心疼:“一年就是將近二十萬!二十萬啊,陽陽!這可不是小數目!”
“這還不算管理費用,不算福利待遇,不算社保醫保這些亂七八糟的!”陳國華的聲音越來越高,像是要把這些數字喊出來才能減輕心裡的壓力,“廠子剛有起色,利潤薄得像張紙,哪經得起這麼折騰?”
“這絕對不行!絕對不行啊!”
看著父親這副焦急得快要跳起來的樣子,陳陽心裡反而更淡定了。他不慌不忙地擺擺手,動作很輕鬆,就像在趕走一隻蒼蠅,臉上依舊掛著那副成竹在胸的笑容,仿佛剛才父親說的那些數字都是浮雲。
“爸,您彆急呀!”他的聲音依然很平靜,甚至還帶著一絲安撫的溫柔,“您這就是典型的思維定式了。”
陳陽伸手拍了拍父親的肩膀,語氣裡帶著一種智珠在握的自信:“我的意思是,沒必要把他們全都塞進現有的生產線。”
“我們可以換種思路——讓他們自己養活自己。不但不用廠裡掏太多錢,運作好了,說不定還能給廠裡創造利潤呢!”
這話一出,陳國華愣住了。他瞪著眼睛看著兒子,仿佛看著一個從天而降的外星人。
“自己養活自己?”陳國華被陳陽說糊塗了,額頭上的皺紋都擰在了一起,眉頭擰成了一個解不開的疙瘩,“他們要是有本事自己養活自己,還能拉下臉來堵廠門鬨事?”
“陽陽,你到底打的什麼主意?快跟我說說,你彆讓我著急上火了!”
陳陽微微一笑,眼神裡閃爍著智慧的光芒:“爸,等下麵登記完了,名單出來。您把這批人,大致分成三波。”
“第一波,是有技術在身的工人;第二波,是年輕力壯,有掙錢欲望的年輕人;第三波,就是那些廠混子、地痞流氓!”
說著,他伸出手指,開始條分縷析地闡述他的計劃:“第一波,是那些以前在廠裡,真正從事過技術工種的老師傅。”
“比如像李師傅那樣的,孫師傅那樣的模具專家,還有懂電路、會維修的這些技術骨乾。這些人,手裡有真本事,是寶貝疙瘩。”
陳國華點點頭:“這波人倒是確實有用,廠裡也缺技術好的老師傅帶徒弟。但人數也不少,都安排進車間?”
“不,”陳陽搖搖頭,眼中精光一閃,“不安排進車間,或者說,不完全安排進車間。”
“爸,您想過沒有,現在老百姓家裡,電視機、收音機、電風扇甚至洗衣機,越來越多了吧?”
“是啊,怎麼了?”陳國華抽了一口煙點點頭,還是沒明白陳陽的用意。
“那,這些東西壞了怎麼辦?”陳陽笑嗬嗬看著父親問道。
“修唄!”陳國華連想都沒想,“修不了的,就換新的了。”
陳陽默默點點頭:“爸你說的對,但你想想,現在有多少人家舍得直接扔了買新的,大部分不都是修修補補又三年。”
“甚至一個手電筒、一個鬨鐘壞了,都想著找地方修一下再用。”
“可是現在問題來了,”陳陽眼睛越來越亮,“這些東西到底要到哪裡修?”
陳國華皺皺眉頭:“這個...好像確實是個問題。以前都是自己鼓搗,找街坊鄰居會修的幫忙。現在街上了有了專門修家電的鋪子了,專門做維修家電生意。”
“對!”陳陽一拍手掌,“街上偶爾有幾個修理攤,但都是小打小鬨,沒規模沒規範,技術參差不齊。”
“有的師傅水平確實不錯,但大部分都是半吊子,修好修壞全憑運氣。”
“而且,”陳陽繼續分析道,“這些散兵遊勇式的維修點,沒有配件保障,沒有技術標準,更彆說售後服務了。老百姓修東西就像賭博一樣,花了錢不一定能修好,修好了也不知道能用多久。”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陳國華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你這麼一說,還真是這麼回事。上次咱們廠老錢他們家那台收音機壞了,聽說找了三四個地方才修好,前麵幾家不是說沒配件,就是修了沒兩天又壞了。”
“這就是市場空白啊,爸!”陳陽興奮地說道,“現在家電越來越多,維修需求肯定會越來越大,但正規的、有保障的維修服務幾乎沒有!”
“咱們廠有技術優勢,有人才儲備,有品牌信譽,完全可以填補這個市場空白!”
陳陽分析道:“這說明什麼?說明家電維修,市場很大!而且會越來越大!”
說著,陳陽坐直身體,語氣變得興奮起來:“咱們就以"江城電子廠特許授權維修服務中心"的名義,在江城七個區,選擇合適的臨街位置,設立七個定點維修站!”
“這樣一來,”陳陽越說越激動,“我們就能覆蓋整個江城市區,無論哪個區的老百姓,都能找到我們的維修點。”
“而且,”他繼續闡述,“我們可以建立統一的服務標準:比如維修前先檢測報價,明碼標價不坑人;提供三個月質保,修不好退款;缺配件的話,我們有工廠作後盾,可以定製生產一些通用配件...”
“咱們廠出技術標準,統一門頭,統一工裝,統一收費價目表。就把這些技術老師傅,分派到各個維修站去當站長、當技術核心!”
陳國華聽陳陽這麼說,忽然眼前一亮:“這樣一來,既解決了人員安置問題,又能創造新的業務增長點?”
喜歡重生93:拎著麻袋去撿漏請大家收藏:()重生93:拎著麻袋去撿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