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馬超如同一顆流星般疾馳而至戰場,西涼軍的士氣如同被點燃的火藥桶一般,再度熊熊燃燒起來。
儘管諸葛亮已經將自己的軍事才能發揮到了極致,每一步都算計得精準無比,但兵力不足的劣勢卻如同一個無法愈合的傷口,隨著時間的流逝而不斷擴大。
在這艱難的時刻,諸葛亮不得不放下自己的驕傲,向秦子玉發出求援的信號。
秦子玉接到消息後,立刻從商鞅的南門抽調了一部分兵力,如同一支離弦之箭般疾馳而去。然而,麵對馬超那悍不畏死、不計代價的猛烈攻擊,這支援軍僅僅堅持了三天,便如同一堵被狂風暴雨摧殘的土牆一般,轟然倒塌。
諸葛亮彆無他法,隻能再次向秦子玉求援。
秦子玉在接到第二次求援後,心中猶如被千斤重擔壓著一般,糾結不已。經過長時間的思考,他最終決定從北城抽調兵力。
與此同時,魯肅雖然隱約察覺到了韓遂可能正在暗中策劃一場陰謀,但由於缺乏確鑿的證據,他也隻能無可奈何地看著秦子玉用一種協商的口吻寫下調兵的命令。
麵對這道命令,魯肅彆無選擇,隻能硬著頭皮執行。
北門的兵力開始調動,而城外的韓遂,就如同一隻嗅覺敏銳的獵豹,立刻察覺到了這一細微的變化。
他深知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於是毫不猶豫地決定孤注一擲,讓閻行等五人率領全部兵力,如同一群餓狼一般,向城門發起了瘋狂的進攻。
魯肅雖然竭儘全力想要抵擋住這股如潮水般洶湧的攻勢,但由於雙方兵力差距實在過於巨大,他的努力很快就如同螳臂當車一般,被無情地擊潰。
城門在敵人猛烈的攻擊下搖搖欲墜,魯肅的防線也在瞬間土崩瓦解,他和他的軍隊很快就陷入了全麵被動的局麵。
閻行身先士卒,如飛鳥一般輕盈地躍上城頭,手中長槍揮舞,瞬間將城頭上的敵軍殺得人仰馬翻。楊秋則在城下指揮著衝車,一次又一次地撞擊城門,終於在城門上撞出了一個巨大的缺口。
成宜見狀,立刻率領著精銳部隊衝入城中,與魯肅的堵截部隊在城門洞中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血戰。喊殺聲、兵器碰撞聲交織在一起,讓人毛骨悚然。
與此同時,在西城外,馬超聽到了韓道突破北門的消息後,臉色瞬間變得陰沉至極。他緊緊握著手中的長槍,眼中閃過一絲決絕。
“主公,萬萬不可撤軍啊!”一旁的賈詡急忙勸阻道,“北涼軍雖然已經殺進了城中,但我們還有機會在西門這邊打開局麵。隻要我們再加把勁,一定能夠攻破城門,進入金城!”
馬超卻冷冷地看了賈詡一眼,毫不留情地說道:“這個我當然知道!問題是,北涼軍已經殺進了金城,我們就算拚儘全力攻進去,又能如何?西涼軍的所有的付出,最終隻會成為韓遂的嫁衣!我寧願金城依舊被秦子玉控製,也絕對不想看到韓遂得到最大的好處!”
賈詡眼見如此大好的局勢,竟然要因為一場意氣之爭而毀於一旦,心中實在不忍,於是他再次出言相勸。
然而,馬超卻對賈詡的勸告置若罔聞,執意要退兵。他的態度異常堅決,似乎完全沒有考慮到這樣做可能帶來的後果。
賈詡見狀,不禁怒發衝冠,他怒喝道:“豎子不足與謀!”這句話如同一道驚雷,在眾人耳邊炸響。
說完,賈詡毫不猶豫地拂袖而去,留下馬超一人在原地,麵色陰晴不定。
馬超的臉上閃過一絲猶豫,但很快就被他強行壓了下去,他深吸一口氣,然後親自敲響了金鑼,下達了退兵的命令。
隨著金鑼聲響起,西涼軍開始交替掩護後撤,如潮水般紛紛脫離了戰場。
諸葛亮得到西涼軍退兵的消息後,立刻派遣使者快馬加鞭向秦子玉通報。
秦子玉得知情況後,當機立斷,毫不猶豫地命令商鞅抽調一部分兵力,並親自率領這支隊伍前往北門支援。
當秦子玉趕到北門時,隻見閻行早已與楊秋合兵一處,正氣勢洶洶地圍攻魯肅的親兵。
商鞅見狀,迅速進入戰鬥狀態,他有條不紊地指揮著大軍進駐各個關鍵節點,層層阻擊敵人,不給敵人任何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