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朱載坖的詔書,兵部、工部、太仆寺等相關衙門,擬定了現在急缺的各種伎術官吏的名單,朱載坖也一一予以批準,由各有司衙門選取,直接向朱載坖上奏即可。
朱載坖看了一下,朝廷現在急需的就是工程營建、水利還有獸醫等,尤其是獸醫,不僅是太仆寺需要,軍中也急需獸醫,朱載坖將這些急缺的人才的招募迅速下發,要求各衙門從速辦理。
而太醫院使徐偉、副使李時珍也向朱載坖上疏,認為現在太醫院的醫學生也足夠多了,部分醫學生醫術已經足夠充任太醫,但是受限於太醫院的編製,現在仍然是醫學生,他們請求朱載坖解決此事。
朱載坖在和吏部、兵部商量之後,決定給太醫院增加太醫的員額,同時將經過考核合格的醫官,派遣往薊鎮、京營、親軍諸位中擔任醫官,負責軍中的醫療事宜。
還在順天府、應天府擴建惠民藥局,解決百姓和官員們的看病問題,本來惠民藥局是從太祖、成祖以來的一向惠民之政,洪武元年,太祖就頒布詔令:置惠民藥局,府設提領,州設官醫,凡軍民之貧病者給予醫藥。
永樂元年,剛剛靖難的成祖也下詔:命禮部申明惠民藥局今必有實惠,勿徒有文具而已。
但是實際上,大部分時候,所謂的惠民藥局,都是徒有其名罷了,既不惠民,也沒有藥,更沒有醫生,朱載坖決定改變這種狀態,以朝廷資助的形式,開辦惠民藥局,百姓雖然藥給一部分錢,但是大部分由內承運庫負擔,也算是朱載坖收買人心的一種方式。
同時針對士卒們的疾病問題,則是由內承運庫全額出資,朱載坖特地下旨也軍中的醫官,朱載坖在上諭中明確說道:各軍士卒有疾,將佐醫官須及時診視,若有遷延貽誤,以致朕之勇士折損,朕必置之重典,所需藥材,申明本院領取即可。
朱載坖正在處理政務的時候,提督文思院嚴世蕃求見,朱載坖於是召見了嚴世蕃,嚴世蕃是來向朱載坖彙報現在文思院的進展的。
在朱載堉的指導之下,文思院已經重新製定了標準的度量衡,正在加緊製作,給朝廷各衙門的使用,同時嚴世蕃還將遵化鐵廠、天津鑄炮廠、造船廠、寶源局的度量衡已經更換完畢,以後大明製造的軍器,將會統一標準。
這對於朱載坖來說,是極為高興的事情,朱載坖一直希望的就是大明的軍器生產實現標準化,這樣才能夠推動大明火器的發展。
嚴世蕃隨後還向朱載坖彙報了文思院在北直隸勘探各種礦產的情況,文思院在遷西發現了儲糧豐富的鐵礦,嚴世蕃認為可以在遷西興建鐵廠,比之遵化,遷西的條件更好,遵化畢竟緊鄰邊牆,不太安全,但是遷西就在薊鎮總兵駐守的三屯營附近,相對比較安全,同時距離產煤的開平中屯衛更近,便於焦炭的運輸。
朱載坖同意了嚴世蕃的計劃,決定投資在遷西擴建大型鐵廠,同時修築道路,便於運輸焦炭,嚴世蕃有些擔心,因為修築道路要動用大量的人力,這可不是小事,但是朱載坖卻說人的事情他來想辦法,其實朱載坖能有什麼辦法,主要是指望直隸、山東、河南剿除匪患之後,俘獲的大量土匪,用他們來修築道路,還是順天府的流氓這些,到時候都是可靠的勞動力來源。
嚴世蕃還向朱載坖彙報了一個事情,就是經過文思院工匠們的努力,終於製造出了一台人力鑽床,可以用於生產更加精密的銃管,這對於朱載坖來說絕對是好消息,因為製造火銃,最大的難點就是銃管的製造,有了鑽床之後,大規模生產標準的銃管就成為了現實。
朱載坖立即下令嚴世蕃大量製造鑽床,用於生產銃管,因為使用鑽床,就可以取代大量經驗豐富的老師傅,擴大火銃的生產規模,同時提高標準化的程度。
但是對於燧發槍的技術,現在文思院還是沒能突破,主要是由於鋼材的原因,朱載坖也深知其中的麻煩,燧發槍需要彈簧鋼,而大明對於怎麼批量製造彈簧鋼,現在還沒有摸到賣。
不過現在的遵化鐵廠已經能夠生產出蘇鋼了,這些蘇鋼主要是用作製作各種刃具、鑽頭等,這些東西都需要大量的熟練工匠,朱載坖命令嚴世蕃,一是要招募熟練的工匠,給吏員待遇,隻要能夠有重大的技術突破都可以授予官職,另一方麵就是培養的熟練工匠。對於願意教授徒弟的,增加工食銀,調動這些工匠帶徒弟的積極性。
嚴世蕃還要向朱載坖報告一個好消息,就是天津造船廠仿造西洋大帆船製造的兩千料大戰船,已經下水了,這艘兩千料大帆船,可以裝備十二斤炮二十門,大佛郎機三十門,是現在大明裝備火炮最多的戰船。
朱載坖向嚴世蕃詢問造價,船隻造價並不貴,八千兩白銀,但是船上所裝備的大量火炮才是值錢,一艘船整備下來,耗銀一共是二萬四千兩,雖然朱載坖早就有所預見,但是麵對這麼大的投資,朱載坖還是感到有些心痛,兩千料的大船,需要三百五十名船員才能操縱,現在的問題是船造好了,但是水兵不夠。
朱載坖隨即下令,從浙直、兩廣抽調精銳水兵和軍官,赴天津接受這條巨艦,同時提出改進意見,準備製造第二艘,嚴世蕃想請朱載坖給這艘巨艦命名,朱載坖思索再三,提筆寫道致遠二字,朱載坖對嚴世蕃說道:“朕看就叫致遠艦吧!”
除了向朱載坖報喜,嚴世蕃還要向朱載坖訴苦,首先當然是銀子不夠了,說實話,朱載坖給了嚴世蕃十萬兩,嚴世蕃幫朱載坖搞這麼多事情,確實是不錯了,但是現在朱載坖又是要造船,又是要擴建、新建工場,還有大量生產各種機床、工具、軍器,銀子肯定是不足的。
所以朱載坖再次給嚴世蕃撥款十萬兩,用於文思院和各工場、造艦用。
喜歡隆慶中興請大家收藏:()隆慶中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