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到了戚繼光的奏疏之後,朱載坖也仔細查閱了戚繼光的奏疏,還有殷正茂等督撫對於安南的奏疏等,朱載坖對於征討安南也有了一些看法,朱載坖很清楚,大明這次麵對的其實是兩個對手,盤踞安南北部的後黎朝和鄭鬆,以及盤踞在安南中南部的阮氏,雖然名義上他們都是後黎朝所屬,但是實則已經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政權,所以朝廷在處理安南的時候要區彆對待。
現在自然是要將後黎朝作為朝廷的主要打擊對象,要主要打擊鄭氏,這也是朱載坖調動倭人在升龍府附近搞事情,其目的就是幫官軍乾一些臟活,朱載坖很清楚,朝廷這次的主要目的就是消滅安南的政權,將安南重新予以郡縣,這是朝廷的目的,但是更加關鍵的是朝廷的決策。
上次大明之所以在安南功敗垂成,主要原因就是目的不清,朝廷在最開始征討安南的時候還並沒有將安南予以郡縣的想法,官軍的準備相對不足,朝廷原本的想法討平黎朝,扶陳氏複位,這點在成祖皇帝最開始的上諭的時候是說的很明確的,成祖認為:“安南國土,陳氏之先享命於我太祖皇帝,世世相傳,修其職貢,爾為陪臣,屢行篡逆,奪而有之,罪惡滔天,不亡何待!若占奪碌州等處之地,蓋罪之小者。”
朝廷發兵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懲戒胡氏,以保證大明的宗藩秩序,這點是朝廷用兵的主要目的,而在朝廷的這個目的之下,朝廷最開始並沒有做好直接郡縣安南的準備,各方麵的準備都是極不充分的,等到官軍將安南偽朝加以剿除之後,陳氏已經絕嗣的情況下,朝廷才決定將安南予以郡縣,這個時候無疑使得大明出兵的理由被質疑,畢竟朝廷出兵的時候是為陳氏報仇,結果卻將安南吞並了,這是有些說不過去的。
胡氏弑君自立,叛逆昭然,而且安南本就是中華故地,這點本來可以作為大明征討安南並且將其郡縣的原因,但是大明君臣並沒有提前加以利用,再加上了朝廷內部對於安南反抗勢力剿撫失策,使得大明最終功敗垂成。
在大明剛剛剿滅胡氏的時候,本來需要的是安定地方使得百姓休養生息,建立起大明在安南的統治秩序來,但是由於朝廷沒有準備,導致地方行政機構沒能及時建立起來,官軍各部又沒有有效的約束軍紀,殺戮太重,導致安南的反抗加劇,而等到黎利等叛軍頭目做大了之後,朝廷反而又想招撫他,實在是失策。
仁宗皇帝對於黎利的判斷失誤,確實是朝廷的一個重大失策,仁宗皇帝認為黎利是因為大明官員、內侍等在安南的橫征暴斂所激起的民變,如果朝廷能夠改變政策,對於黎利實施招撫,將現在安南叛軍中最大的一股勢力予以招撫的,朝廷在安南的統治就是能夠安定下來,而且仁宗皇帝不太信任前線的將領,而是派出了自己身邊的內侍山壽前往安南,想要了解黎利的想法,並且加以招撫,但是仁宗皇帝顯然是不了解黎利的,如果他了解黎利的話,就應清楚,所謂的招撫是根本不可行的。
仁宗皇帝寄希望於能夠招撫黎利,使得交趾安定下來,但是此賊已經做大,根本不可能招撫了,仁宗皇帝的想法是好的,他監國多年,對於成祖實施的政策中不利的一麵有著切身的體會,對於安南,仁宗主要想通過政策的調整,安撫安南百姓,消弭他們對於大明的反抗情緒,從而穩定此地區的局麵。
仁宗皇帝即位不到十天,就下達詔書:“交趾采辦金珠香貨之類,悉皆停止。交趾一應買辦采取物料,詔書內開載未儘者,亦皆停止。所差去內外監督官員,限十日內即起程赴京,並不許托故稽留,虐害軍民。”希望通過這種懷柔措施,降低安南的反抗,對黎利等反抗的頭目加以懷柔。
但是現在的黎利,已經不滿足於當個大明的官員了,前線官軍將領也對此是極為了解的,都督陳智就認為,黎利所謂的接受招撫,隻不過是幌子罷了,他實則是在積蓄力量,準備和朝廷對抗,應該迅速調遣大軍,將其予以征討。前線將領的看法是極為正確的,黎利這樣的人,是無法招撫,隻能夠剿滅的。
而在這個時候壞事的是個死太監,仁宗派往安南的中官山壽回京述職,他認為自己和黎利關係深厚,能夠使得黎利接受朝廷的招撫,並自願立下軍令狀,如果沒有能夠招撫黎利歸降,山壽願意以身當罪。山壽為什麼幫黎利說話,因為他接受了黎利的賄賂,同時還在仁宗麵前詆毀豐城侯李彬,致使李彬被調回。
正是聽信了這個死太監的話,仁宗決定不征討黎利,而是改為招撫,仁宗皇帝認為,大明在安南征討多年,效果並不好,所以應該改變策略,由征討改為招撫,同時他對於前線的將領也不夠信任,他認為前線的將領們為了立功,往往失於招撫,所以派遣山壽招撫黎利。
山壽攜帶仁宗的上諭前往招撫黎利,和前線的將領矛盾極大,而黎利則是和大明玩起了兩麵派,一麵和大明虛與委蛇,一麵攻城略地,擴大自己的地盤,積蓄力量,在朝廷招撫他的時候,他雖然詐稱從命,但是借機在安南南部擴張自己的勢力,而官軍則是被他所迷惑,沒能夠及時發覺他的陰謀,以至於黎利趁機做大,多次擊敗官軍,在安南南部占據了大量的地盤,安南南方戰場呈現對大明極為不利的形勢。
而此時大明則是因為內部的皇位更迭無暇顧及安南,仁宗於洪熙元年五月駕崩,宣宗從南京趕回即位,隨後宣德元年又爆發了漢王之亂,黎利趁機做大,等到大明處理好內部事務再來處理安南問題時,宣宗發現,局勢已經是不可挽回了。
喜歡隆慶中興請大家收藏:()隆慶中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