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聞言,皆是一愣。
他們相互對視一眼,紛紛搖頭表示不知。
秦池解釋道“‘懸羊擊鼓,餓馬提鈴’,乃是一種古老的兵法詭計,具體做法是將羊懸掛在鼓旁,羊因不適而掙紮,其蹄便會不斷敲擊鼓麵,發出響聲!”
“同時,將鈴鐺係於餓馬之頸,馬因饑餓而奔走,鈴鐺便隨之丁當作響。”
“這兩者之聲,可模擬出大軍操練的聲音,以迷惑敵人!”
他頓了一頓,繼續說道“我們可在城中留下少量士兵,利用此法製造出聲勢,讓越軍誤以為我軍仍在城中堅守,而我主力大軍則可趁機出城,對越軍發動奇襲!”
聽完秦池的解釋,眾將恍然大悟!!
陳藻和屠川更是對秦池的智謀佩服得五體投地。
陳平與蕭何也相視一笑,心中的疑惑頓時煙消雲散。
屠川一拍大腿,讚道“將軍此計甚妙!如此一來,越軍定然被我軍所迷惑,我們便可趁機給予他們致命一擊!”
陳藻也點頭附和“是啊,將軍真是神機妙算!有此妙計在手,何愁越軍不破?”
秦池卻隻是微微一笑,他深知戰場上的勝負往往取決於一瞬間的判斷和決策。
此刻的他雖然胸有成竹,但也不敢有絲毫大意。
……
事後,陳藻心懷疑慮,特來尋陳平討教。
他眉頭緊鎖,顯然對此計策仍心存不解,開口便問“陳平先生,藻愚鈍,有一事不明,將軍所言‘懸羊擊鼓,餓馬提鈴’之計,藻翻遍兵書也未曾得見,不知此計出自何處?”
“再者,此等方法,真能奏效嗎?”
陳平聞言,微微一笑,神色自若地回答道“陳軍侯,兵法之道,千變萬化,非一成不變。”
“兵書所載,不過是前人智慧之結晶,但戰場之上,形勢瞬息萬變,豈能拘泥於兵書?”
“至於此計是否可行,在下跟你說一典故,你便明白了……“
陳藻聞言,當即側耳傾聽。
陳平笑“話說春秋之時,齊襄公沉湎酒色,置朝政於不顧,終致宮廷內亂,其弟公孫無知弑君自立,公子糾與公子小白各自亡命天涯,分彆投奔魯國與莒國,翌年,公孫無知遭遇不測,齊國君位懸空。”
“公子小白得鮑叔牙之助,欲歸臨淄承繼大統,而魯莊公亦在管仲輔佐下,意圖扶公子糾上位,兩軍相遇於淄河之濱,小白被圍於岑山之上,公子糾見山勢險峻,林木茂密,以為小白已成甕中之鱉,插翅難飛!”
“然而,天不絕人之路,小白在絕境中得知山東南有秘徑可通臨淄,頓時喜出望外,他下令捉來山羊,巧施妙計,將山羊後腿拴住,高懸於樹梢,羊蹄下置戰鼓,同時又命士卒挖出戰壕,將戰馬置入其中,如此布置之後,小白率眾悄然下山,經青州返回臨淄。”
“此時,懸羊山上的山羊因饑餓而亂蹬前蹄,擂得戰鼓震天響!戰馬亦在戰壕中嘶鳴奔跑,馬鈴聲此起彼伏,公子糾在山下聞此聲,以為小白已插翅難逃,心中暗自得意,不料,齊桓公小白率兵從背後突襲,魯軍大敗!”
“魯莊公無奈,隻得殺掉公子糾以向齊國謝罪,自此,懸羊擊鼓,餓馬嘶草之典故傳頌至今,而小白勵精圖治,終使齊國成為春秋五霸之首,岑山也因此更名為懸羊山,相傳至今!”
經陳平一番提點,陳藻如醍醐灌頂,恍然大悟。
他撫掌讚歎道“將軍真乃用兵如神也!連此等典故都了如指掌,陳藻自愧不如,日後定當加倍學習。”
陳平微微一笑,拱手道“軍侯,兵法、謀略,浩如煙海,平也隻是略知一二,願與軍侯共同進步,為我大秦儘忠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