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未等他開口,一旁的周青臣已搶先反駁。
“大庶長,既已有了宗周的曆史教訓,如今再行分封,我等自然會汲取前車之鑒,避免諸侯坐大,警惕此事,嚴加預防諸侯反叛,如此便絕不會有問題。”
秦池冷笑一聲,言辭犀利地反駁道:“你說避免、預防?”
“那我問你,如何預防啊?”
“你知不知道,正因為預防無用,才有我大秦奮六世餘烈一統天下之路。”
“你們這些空談誤國的儒生,真覺得你們比周天子,比曆代秦王還要厲害嗎?”
“你們能想到如何規避分封弊端的方法嗎?”
秦池的話語如刀割般尖銳。
直指儒生們的軟肋。
眾儒生咬牙切齒,卻一時語塞。
不知如何反駁。
朝堂之上,陷入了一片死寂。
秦池冷哼一聲,繼續揭露分封的弊端。
“而且,你們所謂的宗周八百年,在大戎之禍後,周王朝還有統治天下的能力嗎?”
他的詢問,一字一句都重重敲擊在人心之上,令人無法回避。
此刻的朝堂,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博士漆雕畢聞言,憤然出列反駁。
“大庶長不如多看看書吧。”
“大戎之禍時,正因有諸侯的護持,才有周平王遷都之舉,從而延續了宗周的國祚。”
“否則,若無分封製,大戎之禍誰能抵擋?”
“周王室又如何能存續至今?”
此言一出。
頓時激起了眾多儒生的共鳴。
他們仿佛找到了一個有力的論點,紛紛附和漆雕畢,對秦池進行反駁。
“大庶長豈能如此輕率地否定分封之製!”
“漆雕博士所言極是,正是諸侯的拱衛,才使得周室能夠在犬戎之禍中存續下來。”
“大庶長,你怎可忽視曆史的事實?”
“若非分封,周天子豈能穩坐朝堂,號令四方?”
“大庶長,你還是太年輕了,對曆史的理解尚顯淺薄。”
然而,秦池卻絲毫不亂,他轉頭冷靜地回應:“該多看書的是你吧。”
“據我所知,犬戎之禍不就是因為諸侯反叛勾結才發生的嗎?”
“當年,周幽王因為褒姒而疏遠了王後,申侯為了報複,就勾結了犬戎襲擊鎬京。”
“這難道不是分封製下的諸侯反叛所導致的災難嗎?”
秦池的話語猶如一記重錘。
狠狠砸在儒生們的心頭。
他們被問得啞口無言,臉色漲紅。
顯然是被秦池的言辭所觸動。
原本喧囂的朝堂頓時陷入了沉寂之中,隻剩下秦池的聲音在空氣中回蕩。
見到儒生們無法反駁,秦池繼續開口。
他的聲音在朝堂上回蕩,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你們所謂的分封製,或許在前幾代,諸侯因為與君王的關係親近,尚能維持忠誠。”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後代之間的關係逐漸疏遠,甚至可能會互相視為仇寇。”
秦池的目光在朝堂上掃過,最後落在淳於越和周青臣的身上,他的語氣變得更為堅定。
“你們難道忘了,當年我大秦惠文王平定巴蜀之後,曾三次分封蜀侯。”
“然而,結果如何呢?”
“就有了蜀侯的三次反叛!這難道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此言一出,全場震驚!
儒生們麵麵相覷。
他們無法否認秦池所說的曆史事實。
蜀侯的反叛。
正是分封製下諸侯權力過大所引發的惡果。
而且,這還不是在宗周時期,而是秦惠文王時期!
距離如此之近!
曆曆在目!
淳於越的臉色變得難看起來,他瞪目而視秦池,卻無言以對。
周青臣也陷入了沉思。
朝堂上的氣氛變得凝重起來。
秦池的話語如同一記重錘,砸在了每個人的心頭。(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