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妃嫣與許湘在案牘庫內翻閱典籍半日,積塵的《山川誌》上唯見兩月前記載:
‘庚子年七月初三,於家村現惡妖食人,十三青壯斃命。’
許湘素手掠過後續卷宗,卷宗記載著:
‘杏楊穀方圓三十裡村落接連遭襲,縣令八百裡加急報呈暗閣,然始終未得回音。’
唐妃嫣指尖拂過泛黃紙頁:
‘十日後載"縣令自掏俸銀三千兩,延請散修胡威除妖"’。
她忽地蹙眉,道:
“這胡威除妖後閉關療傷期間,卷宗所載孩童失蹤案竟有九起——皆在家中憑空消失,門窗完好無撬痕。”
許湘展開最後一卷文書,道:
“三日後縣令破門尋人,胡威早已杳無蹤跡。”
她輕叩案幾,接著道:
“同日杏楊穀現童屍,縣令率眾前往勘察時,賈府管家急報胡威擄走賈萬千往城外奔逃!
何師爺追至穀中時,但見十丈妖柳倒懸九具童屍,童屍上貼有黃符。
縣令、賈萬千等二十三人橫臥柳樹三丈外。
胡威屍身就僵在柳樹根下。”
唐妃嫣道:
“最蹊蹺的是,那縣令等人醒來後,竟全然不記得那日發生的事情,隻記得曾前往杏楊穀,之後便失去了記憶。
隔日暗閣來人,待隨縣令等人重赴杏楊穀,起出童屍後,便縱火燒了柳樹。
未料在焦灰之中,竟翻檢出鬆月城白家的族徽。
其後暗閣修士驗看胡威屍身,又從他貼身之處搜出鬆月城楊家的信物。
因這白楊兩家的族徽接連現世,暗閣即刻遣人往鬆月城探查…………
咦…………”
唐妃嫣語氣驚奇,接著道:
“怎麼到這就沒有後續了?”
聞言,許湘上前從唐妃嫣手中接過卷宗,飛速掃視後沉吟道:
“看來線索就斷在此處,難怪方才劉青山與徐六堅稱兩月前的惡妖、修士與賈家相關。”
唐妃嫣指尖無意識摩挲著泛黃紙頁,忽地抬頭道:
“不對。”
許湘循聲望去,見少女眉心緊蹙:
“何處不對?”
“我們方才是從杏楊穀過來。”
唐妃嫣快步走向窗欞,透過積灰的菱格指向遠處山影,道:
“穀中唯有一條入口,縱使大火焚過妖柳,總該留有炭痕…………”
她猛然轉身,紗衣在塵霧中揚起緋色弧度:
“可穀中隻見妖族祭壇殘骸,卻無半點焚燒痕跡!
豈不蹊蹺?
那白楊兩家既為修仙世家,若真要對付凡人,何須這般迂回?
除非......
除非賈萬千身側有修士相護,逼得白楊兩家隻敢暗中作祟!
可賈萬千既為病弱之軀,若有修士相護,何至纏綿病榻?
尋常鄉民又豈敢汙蔑修士庇護之人?
兩月前周蚺師徒入穀與妖柳作祟時辰相合,未免太過巧合。
雲闌有傷在身,榆陽斷不會讓雲闌涉險入穀,定會先覓村落安頓。
若當真安頓在附近村落,怎會坐視百姓慘死?
除非雲闌又被邪術控製。
那也不對,雲闌身邊不止有榆陽,還有雲闌的師父崔三娘以及崔三娘的好友。
她們修為都在雲闌之上,怎麼可能看不住一個雲闌?
再說若是真是雲闌發狂傷人,那長亭縣的人也沒必要隱瞞此事。
除非…………”
唐妃嫣忽地傾身貼近許湘耳畔,歸墟靈氣凝作細線傳音入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