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究竟是怎麼來的?”這個問題,在短暫的震撼過後,浮現在每一個具備基本物理學識的人腦海中。沒有引擎的轟鳴,沒有躍遷通道的閃光,沒有加速過程,甚至沒有一絲一毫的慣性效應。它的出現,本身就是對已知物理法則最徹底的嘲諷。
對於擂台上的陳楚而言,這個問題的答案雖然驚世駭俗,卻並不陌生。他知道,這是一種被稱作“靜態空間跳躍”的黑科技。而此刻,他正以一個知情者的視角,清晰地“看”到了這個技術在宏觀層麵的表現。
在遊輪出現的那一刻,宇宙背景並非被粗暴地“推開”或“撕裂”。它更像是一張平鋪的、無限大的畫紙,被一隻無形的神之巨手,從中心點輕輕“捏”住。然後,這隻手將這個“捏”住的點,向著觀察者的方向,從二維平麵中“拉”出了一個立體的、新的維度。這個過程,就是空間的折疊。而末日遊輪,就是從這個被硬生生拉出的空間“褶皺”的頂點,悄無聲息地浮現出來的。它始終是靜止的,因為它並非在空間中移動,而是空間本身在為它“讓路”,或者說,空間本身在以它為坐標進行重構。整個過程,沒有能量的劇烈爆發,沒有火焰與衝擊波,隻有一種冷酷到極致的、如同數學公式般精準的、完全違背人類直覺的物理過程。
末日遊輪突然毫無征兆的消失了,它並非飛走,也不是隱形,而是隨著它所棲身的那個空間褶皺,被一同“抹平”,重新回歸到了高維度的虛無之中。
巨大的星際遊輪就像是被吸回了一張二維的畫裡,然後連同那張畫一起,被瞬間抽走。
星空,在萬分之一秒內,恢複了原樣,仿佛之前那遮天蔽日的龐然大物,真的隻是一場集體性的幻夢。
正是這種“靜態空間跳躍”的獨特表現形式,完美地解釋了為什麼在場絕大多數人,在短暫的驚駭過後,會迅速傾向於“幻覺”或“全息投影”的結論。因為它的出現和消失,實在是“太乾淨了”。
人類以及五大星域所有智慧生物的感知係統,是建立在經典物理世界之上的,他們習慣了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習慣了能量守恒,習慣了聲音、光、衝擊波作為事件發生的前兆與後果。
一艘星艦的出現,必然伴隨著引擎的轟鳴、空間門的能量輻射、或是亞光速航行帶來的多普勒效應。而末日遊輪的降臨,打破了這一切。沒有聲音,因為真空不傳聲,而空間本身的折疊也並不產生聲波。沒有衝擊波,因為它沒有排開任何物質,隻是改變了空間本身的形態。沒有慣性,因為它從始至終,相對於觀察者,都是“靜止”的。
這種“乾淨”,對於不了解其背後原理的人來說,是致命的感官欺騙,他們的大腦在接收到“一個十公裡長的物體突然出現又消失”的視覺信號後,會立刻在記憶庫中搜索匹配的經驗。
然而,數據庫是空的。
沒有任何已知的物理引擎或推進方式,能夠解釋眼前這堪稱“魔法”的一幕。當認知無法處理接收到的信息時,大腦為了維持自身的邏輯自洽,會啟動防禦機製,選擇最“合理”的解釋。而“幻覺”、“投影”、“某種精神攻擊”,顯然比“物理法則被當場改寫”要容易接受得多。
因此,對於台下的眾人來說,那三秒鐘的經曆,就像一場無比逼真,卻又毫無邏輯的噩夢。夢醒之後,他們寧願相信自己隻是精神恍惚,也不願承認,自己剛剛窺見了神之領域的冰山一角。
末日遊輪的消失,比它的出現更加詭異。如果說它的出現是空間的“凸起”,那麼它的消失,就是現實的“抽離”。那片被它占據的、絕對黑暗的宇宙空間,並非是向後退去,或是化為光點消散。它就像是一塊被ps軟件中的“修複畫筆”工具塗抹的瑕疵,被周圍正常的星空背景,瞬間、無縫地覆蓋了。
這個過程,帶來了一種極其強烈的視覺剝離感。
前一毫秒,眼中還是那堵遮天蔽日的鋼鐵高牆,後一毫秒,眼中就重新映入了那片熟悉的、閃爍著億萬星辰的深邃宇宙。酒吧內的光線,也從壓抑的昏暗,瞬間恢複到了之前的通透明亮。許多人的眼睛因為無法適應這種劇烈的光線變化,出現了短暫的刺痛和失神,眼前浮現出大片的白色光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種感覺,就好像你正在全神貫注地觀看一部無比真實的vr電影,卻在最震撼的時刻,被人猛地摘掉了頭盔。那種從虛擬瞬間切換回現實的割裂感,讓所有人的大腦都出現了片刻的宕機。他們茫然地看著窗外那片“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星空,再看看周圍同樣茫然的眾人,一種強烈的不真實感油然而生。剛才發生的一切,真的存在過嗎?還是說,那隻是大腦在極度震撼之下,產生的一次集體性短路?
遊輪消失後,酒吧內的喧嘩並未如期而至。那些關於“全息投影”的議論,也隻是在小範圍內竊竊私語。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比之前任何時刻都更深、更詭異的寂靜。這是一種劫後餘生般的、充滿了不確定性的寂靜。
空氣中,彌漫著一種無形的、沉重的壓力。每個人都感覺到了,但每個人都說不出來。那艘巨艦雖然已經離去,但它留下的龐大陰影,卻烙印在了每一個人的視網膜和心靈深處。
之前,他們震撼於陳楚的力量,但那終究是可以理解的、屬於“人”範疇的力量。而剛才那三秒,他們所窺見的,是屬於“神”或者“魔”領域的力量。這種力量,無法理解,無法對抗,甚至無法確定其是否存在。這種未知,比任何已知的威脅,都更加令人不寒而栗。於是,整個酒吧,這個彙聚了五大星域頂尖人物的權力中心,此刻就像一個被老師的威嚴所震懾的課堂,落針可聞,隻有一片令人窒息的沉默。
在這片深淵般的寂靜中,隻有陳楚,是清醒的。
在全場所有生物中,陳楚是唯一一個沒有將眼前的景象歸為幻覺的人。當末日遊輪那龐大的艦體遮蔽星空的瞬間,他的瞳孔猛然收縮,但那並非源於對龐大或未知的恐懼,而是一種夾雜著震驚、意外與某種深層聯係的——熟悉感。
陳楚對末日遊輪的熟悉,是烙印在靈魂深處的。在他過往的數次接觸中,那艘船是“完美”的代名詞。它的船體並非由無數裝甲拚接而成,而是渾然一體,仿佛由一顆完整的超密度中子星物質,經由神明之手一次性打印塑造。外殼絕對光滑,連一個原子層麵的瑕疵都不存在,光線流淌其上,如同掠過一滴靜止的黑色水銀。
它代表著一種絕對的技術美學,一種不容侵犯、不容褻瀆的宇宙奇觀。它更像是一個冰冷的幾何概念,而非一艘有實際用途的船。在陳楚的認知裡,沒有什麼東西能在那完美的表麵上留下一絲一毫的痕跡。
然而,剛才那驚鴻一瞥,徹底撕碎了他記憶中的完美烙印。
那短短三秒,在他的腦海中被無限放慢,每一個細節都纖毫畢現,構成了一份觸目驚心的“戰損報告”。
船體中段,一道長達數百米的巨大創口呈現出詭異的琉璃化質感。那裡的金屬裝甲顯然是在瞬間承受了難以想象的高溫,被直接氣化後又在極低溫的宇宙環境中熔融凝固。創口邊緣,閃爍著彩虹般的光澤,那是金屬元素在極端物理條件下重新結晶形成的悲鳴。什麼樣的能量光束,能在一艘星艦上留下如此壯觀的“藝術品”?
船首右側,一個深不見底的巨大凹陷,如同被一顆小型天體正麵撞擊。撞擊點的金屬向內塌陷,而邊緣則形成了崎嶇、鋒利、如同山脈般向外翻卷的斷裂層。這純粹的物理暴力,仿佛要將這艘神之造物從結構上徹底壓垮。
利爪撕裂的溝壑。這是最讓陳楚心膽俱寒的痕跡。數道平行延伸、幾乎貫穿了半個船身的巨大抓痕,每一道都寬達百米,深可見骨。那絕非任何已知的科技武器所能造成,它充滿了原始、野蠻、不講道理的暴虐感。仿佛有一頭體型足以擁抱星辰的巨獸,用它的利爪,在這艘船的身上狠狠地劃過,宣告著一種來自生物鏈頂端的、最純粹的惡意。
腐蝕與侵染的斑塊。在一些傷痕的周圍,大片大片的裝甲呈現出一種病態的、類似苔蘚或菌毯的暗色。它們似乎在“生長”,在緩慢地“消化”著船體的金屬結構。這不像是武器造成的損傷,更像是一種生物或納米層麵的感染與寄生。
這些傷痕,不再是簡單的損傷記錄。
陳楚的思維不受控製地開始構建那副地獄般的圖景:在深邃的宇宙虛空中,末日遊輪正同一支艦隊,或是一頭星海巨獸,或是一種不可名狀的宇宙瘟疫進行著殊死搏鬥。能將如此神物摧殘至此,它的敵人,究竟是何等恐怖的存在?
陳楚內心最大的震撼來源於記憶與現實的劇烈衝突。
曾經完美無瑕的“末日遊輪”如今傷痕累累,這些傷痕的類型暗示了它所經曆的戰鬥是多維度、超乎想象的。
陳楚的視線緩緩從空無一物的夜空收回,落回到腳下這片浸滿鮮血的擂台。他剛剛在這裡,為了生存,進行了一場原始而殘酷的搏殺。勝利的代價是渾身的傷痛,和對手冰冷的屍體。
可就在幾分鐘前,他目睹了另一種層級的“傷痕”。與那艘橫亙星河、與未知恐怖搏鬥的巨艦相比,他這場決定生死的戰鬥,連同所有的恩怨情仇,瞬間變得渺小、荒誕,甚至有些可笑。個人的存亡,在星辰大海的殘酷戰爭法則麵前,不過是塵埃的起落。
小和尚到底乾了什麼?
小和尚為什麼要駕駛著末日遊輪出現在這裡?
肯定是發生了什麼,要不然,小和尚不可能無緣無故的駕駛著末日遊輪出現在危機四伏的碟陸星域……
喜歡星河征途請大家收藏:()星河征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