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大唐之李元霸!
而接下來從正月十五到二月初一這段時間裡。
長安城的商鋪,迎來了曆史以來生意最火爆的時刻。
各國使臣莫名奇妙的在大唐找到了他們的自尊所在。
以前作為外族人他們在大唐長安城裡受儘了白眼。
他們對此沒有任何不適。誰讓大唐強大呢?
大唐人,哪怕是路邊上的乞丐,也在骨子裡透著一股外族人所沒有的驕傲。
珠光寶氣的外族人給他們一吊錢,他們不屑一顧。
進城賣菜的老農,給他們一塊咬不動的饅頭,他們鞠躬感謝。
這就是國家的強大給他們帶來的從骨子裡透露出來的驕傲。
可是貞觀十三年,這個正月。
各國使臣在長安城,這個最看不起外族人的地方。
卻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貴賓才能擁有的待遇。
其實這也隻是長安城裡麵店鋪掌櫃和夥計給他們的錯覺。
他們去了彆的地方一樣會遭白眼。大唐百姓還是看不起他們。
可長安城的店鋪掌櫃,夥計。卻把他們當貴賓哄著。
套用後世話來說“來給我送錢的都是上帝。”
話還要從大唐皇家綜合學院的生意改製開始說起。
當初大唐皇家綜合學院還沒有成立的時候,單純李察帶著一百多名學生,就靠著新奇的事物,賺出了後來整個學院的用度。
讓大唐各世家眼紅的不行,有的甚至不要命的想起了歪點了。
也幸虧自家後輩提醒,才沒有釀成流血事件。
可隨著大唐皇家綜合學院的成立以來,各種在大唐以前沒有出現的東西,或者改良的東西,越來越多。
不管是哪個學生,精心研發出來利國利民的東西,總會想著將自己的心血用之於民。想讓更多的人受利。這是人之常情。
然而學生們忙於學習,研究。也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管這些事情。
不管是人物,物力還是原材料的問題,導致學院裡自己的產出連長安城的需求都不夠。
學生們想把自己的研究推廣到整個大唐。
可這卻與李察當初定的規矩相悖。
李察說過,學院裡產出的東西,隻允許各家店鋪代賣,給他們一成紅利。
可這每月結賬出來的一成紅利對各大家族來說也是一筆巨款。他們眼看著剩下的九成被運進大唐皇家綜合學院能不眼紅嗎?
很多學生身後的家族,多次讓自己在學院學習或者教書的族人給李察帶話。
表示出他們迫切希望自己可以生產這些東西,將這些東西賣遍全大唐。
刨去生產成本,他們仍然願意隻要一成紅利。這種要求,簡直比後世的代工廠還要低。
可仍然被李察拒絕了。
不少世家背地裡沒少罵學院的領導都是傻子,有錢不知道賺,隻知道死守著長安城那一畝三分地。
李察雖然看起來不管事,可他的心裡卻有著一個嚴格改變大唐的計劃。
並不是李察真的不知道這些東西賣到全大唐能產生多大的利潤。
他隻是在等,等把這些從世家掏出來的錢,合理的分配的百姓手中,等老百姓都不愁吃喝有錢了,再把這些東西放出來。
就在去年,貞觀十二年,李察魂歸大唐三年多的時候。
也就是李察帶兵出征之前,李察覺得時機已經差不多了。便將學院的生意改製了。
其實李察在生產青鹽和宴賓酒的時候,就已經做好規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