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大唐之李元霸!
每天一大早,熙熙攘攘的長安城內,總能看到穿著奇裝異服的外族人到處晃蕩。
不管是東六坊,還是西六坊,隻要你想出來買點東西,或者去酒樓喝上一頓,那麼你身邊總能碰到幾個外族人。
倒不是這些外族人特彆想出來逛街,遭長安城百姓的白眼。
以前他們每次來朝貢,聽到一些有點見識的人嘴裡那句“又是這些不要臉的東西,拿他們那裡沒用的東西來換我們大唐的寶貝了。”的時候,都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在他們自己的國家,他們都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可到了大唐的長安城裡,就算他們遭受再多的白眼,聽到再難聽的話,也隻能忍著。
可他們沒辦法啊。
每次隻要東西市開禁的鐘聲響了,他們就會被鴻臚寺的官員以打掃衛生為由給趕了出來。
還不允許他們在外麵大量聚集。
不用問,這肯定又是李察想出來的歪點子。
他們想不去逛長安城都不行。
沒辦法的各國使臣們,隻能頂著大唐百姓的白眼走在長安城的大街上,去找他們國家在長安城做生意的人聊一聊。
可令他們沒想到的是,他們國家在長安城的生意人,更是迫不及待的想要見他們。
這不剛步入東市沒多久,一個店鋪還沒進呢,南越國的諸位使臣就被一位老鄉找上門了。
正所謂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啊。
在這長安城裡,南越國的使臣終於在自己國家的商人這裡找到一點點可憐的尊重的感覺了。
這個事可不是個例,不僅是南越國的使臣,不少國家的使臣一出現在長安城街道上,就被他們國家的商人找上門了。
各國在長安城裡擺攤的商人,見到了他們國家的使臣,那簡直是比見到自己的親爹還要高興啊。
點頭哈腰,久仰大名,各種崇拜。一陣馬屁過後,就開始表示自己在大唐所受到的不幸待遇。
接下來就不用說了,激動的國外老鄉見麵會立刻就成了老鄉訴苦會。
各國使臣也是人啊,終於找到肯聽自己訴苦的人,那滿肚子的委屈立馬就脫口而出了。
“唉,你說這次大唐皇帝隻回了我們國家兩車沒用的書,我們怎麼回去和國主交差啊?”
這位南越國的使臣對著自己國家的商人訴苦道。
“唉,我也聽說了,大唐皇帝給了我們國家兩車儒家子集,要幫我們教化百姓,雖是好意,可偉大的大唐皇帝不知道我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啊。這次可就難辦了。”
南越國商人附和道。
“難辦也沒辦法啊,我們也不敢向大唐皇帝開口要啊。”
“現在隻能用我們幾個人湊出來的錢,自己買點我們國家沒有的東西帶回去了。”
“你在大唐這麼多年,可知道有什麼比較珍貴少見的東西嗎?給我們介紹以下。”
南越國使臣像商人問道。這種事還是問問對大唐比較熟悉的自己人比較好。
其實有件事我們的大唐皇帝陛下搞錯了。李世民這些國家的使臣會自掏腰包來買些東西回去交差。
可他不知道的是,這些國家的使臣帶到大唐來的,可不僅僅是上貢給大唐皇帝的那些奇珍異寶。
還有用於打點大唐官員,世家。讓他們多在大唐皇帝美言幾句的不少的錢財和珍寶。
也是因為李世民陰差陽錯的一場暴怒,導致這些錢財和珍寶,還沒來得及送出去,還留在他們的手裡。這不正巧派上用場了。
可這種事是絕對不能對外人講的。就算是自己國家的商人也不行,所以就有了他們自己湊錢的這麼一說。
聽到自己國家的使臣這麼一說,南越國商人做出了一副特彆為難的樣子。
“大人,這大唐的珍寶實在是太貴了,對於在南越國如雷貫耳的你們,我還是很了解的,就你們這些兩袖清風的好官,怎麼能湊出買大唐珍寶的錢呢。”
“我倒是想幫幫各位大人,可是我在大唐打拚了十年,雖然攢下幾百貫的家產,也買不來多少東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