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劉肇便以勝利者的姿態來到了竇家。
下旨收回了竇憲的大將軍印信,解除他所有的兵權。
竇憲這時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一切都已經無用了。
麵對來勢洶洶的劉肇以及禁軍,他也隻能低下一貫高傲的頭顱。
劉肇被其欺壓數年,心裡早就對他恨之入骨。
可礙於竇太後仍在,他也不能直接將竇憲等人處死。
不過這也難不住頭腦聰慧的劉肇。
他緊接著一封詔書將竇憲降為冠軍侯,敕令他與幾個兄弟返回封地。
一場生死攸關的奪權政變以竇憲全麵失敗而告終。”
霍光聽完苦笑不已。
他費儘心思想為兄長保住的爵位,在竇憲那裡都得用降這個字。
足見竇憲的權勢到底有多大了。
若非他性格上的缺陷太大,以劉肇微弱的勢力真就未必能鬥的過他。
劉啟這時候提出了異議:“先生,朕有一事不明。
為何劉肇要將竇憲等人趕回封地?那豈不是放虎歸山?
即便不取他們性命,那也得將他們留在京師嚴加看管啊。
劉肇如此聰明,難道連這個道理也想不通?”
自從七國之亂後,劉啟總算是明白養虎為患、除惡務儘的道理了。
他不明白有前例可循的情況下,劉肇為何要做出這種不理智的舉動來?
難道隻是因為竇太後對他有養育之恩?
身為帝王怎麼能如此的優柔寡斷。
任小天笑道:“那你可是把劉肇給想簡單了。
如果按你所說的將竇憲等人留在京師,保不住他的黨羽還能救他出來。
可若是將他們發配到封地,鞭長莫及之下誰也救不了他。
再說了,你以為劉肇就能那麼輕易的放他們回封地而沒有任何的戒備?
實話告訴你吧,他們這跟關押流放沒有太大的區彆。
劉肇分彆給幾人分彆配了封國宰相,為的就是將他們的權力徹底奪過來。
而且等竇憲等人剛剛到達封地,就被封國宰相逼著自殺了。
隻有竇瑰一人因往日表現還算良和得以幸免。
竇憲等人死後,劉肇又開始對其黨羽展開了大清洗。
但凡與竇家有關係的官員皆被罷免。
似班固這種與竇家關係莫逆的官員更是被下獄而死。
至此,轟轟烈烈的權鬥徹底落下了帷幕,以十三歲的劉肇宣告大勝而告終。”
從任小天的三言兩語中或許無法體會到劉肇當時的處境。
看起來劉肇是以雷霆之勢將竇氏家族徹底掃平。
實則裡麵凶險程度可以用踏錯一步就墜入萬劫不複的深淵來形容。
但凡竇憲不如此自大、消息被提前走漏出去,或者如曹髦般信錯了人。
那死的就一定是劉肇而非竇憲了。
畢竟以竇憲和竇太後的權勢,除掉劉肇另立新君可謂是易如反掌。
何況有了王莽的先例在,竇憲就此改朝換代也不是不可能。
劉肇年僅十三歲就有如此聰慧的頭腦和定力以及魄力,實在是難能可貴。
“小天你是不是漏了一個人?後宮中不是還有個竇太後嗎?
難道她就這麼看著劉肇處死自己的兄弟和族人?”
劉邦這時提出了自己的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