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啊可惜。”
趙煦聽到這兒不由得感歎道。
即便這次變法失敗的是大宋的滅國死敵元朝。
可見趙煦對變法有多麼深的執念了。
任小天聳了聳肩說道:“沒辦法,天下各地農民起義愈演愈烈,不將其鎮壓下去根本不可能繼續變法。
站在元朝統治者的角度上來說,脫脫的抉擇並沒有什麼錯誤。”
劉邦好奇的問道:“朱元璋這會在做什麼?”
朱元璋嘿嘿一笑沒有回答。
劉邦被弄得更加好奇了。
任小天笑道:“還是我來說吧,這會我叔從皇覺寺出來正在浪跡天涯呢。”
劉邦失笑道:“老朱他可真是有正行啊,天下大亂了他還有心思閒逛呢?”
朱元璋撇撇嘴說道:“咱跟你們沒法比,你劉邦怎麼說也是個亭長出身。
論根腳可比咱這個泥腿子強多了,咱連飯都吃不飽,不流浪又能怎麼樣?”
劉邦想了想好像確實是這個道理,於是點點頭不再說話。
任小天則是繼續說道:“最早的農民起義是由韓山童和劉福通發起的。
韓山童也就是白蓮教的現任教主。
當時元廷為了強修漕運,不顧百姓死活征調了十五萬民工疏浚河道。
麵對沸騰的民怨,韓山童覺得時機已到。
於是在河道中埋下一隻泥人,並在其背上刻下‘莫道石人一隻眼,此物一出天下反’的字眼。”
劉詢笑道:“這不就和當初陳勝吳廣魚腹藏書一個道理嗎?”
任小天哈哈樂道:“沒錯,這就是為了讓百姓們認為他們是天命所歸。
畢竟那會的百姓也的確是好糊弄。
放在後世你這麼乾試試,鄰居非報警把你送精神病院去不可。
這就是開民智解放思想的好處,起碼不會那麼容易被煽動。”
眾皇帝聽後也是若有所思。
“就在他們剛剛拉起大旗準備起義的時候,事情卻走漏了風聲。
元廷地方立刻派兵前來鎮壓,韓山童被抓後英勇就義。
劉福通則是帶著韓山童之子韓林兒逃往武安山中。”
劉肇聽後蹙眉道:“他們行事也未免太不嚴密了吧?”
任小天歎了口氣道:“這本就是農民起義所特有的局限性。
實際上由於組織架構的鬆散和自身階級的局限。
農民起義者往往缺乏長遠的戰略眼光和規劃。
在取得一些短期的利益之後他們就不知該何去何從。
甚至是安於現狀乃至於是內部分裂。
縱觀曆朝曆代的農民起義幾乎無一不是走向失敗的下場。
數千年的曆史中也隻有劉邦和朱元璋是真正成功的農民起義。”
劉秀深以為然的點點頭。
當初他看似是白手起家一步步坐上的皇位。
實際上他的劉姓皇室身份給他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否則他又如何能迅速拉起那麼龐大的一支隊伍呢?
如果他不是劉姓皇室子孫,恐怕他當初單騎入河北時早就被人吃乾抹淨了。
“劉福通從武安山返回家鄉潁州,並在那裡重新舉起了起義的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