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國區區一州之地,能有什麼樣的內部矛盾?”
趙煦有些不解的問道。
秦始皇笑著搖搖頭解釋道:“彆看魯國小,但是矛盾可不小。
彆的不說,就說魯國內部的三桓就是一個痼疾。”
冉閔這會也從失落中走了出來,他抬頭茫然問道:“三桓又是什麼?”
“所謂的三桓實際上是魯國先代國君魯桓公的三個兒子傳承下來的家族。
魯桓公當時共生了四個兒子,除了日後的魯莊公姬同之外還有公子慶父、公子叔牙、公子季友三人。
按照周禮他們雖不能繼承國君的位置,但卻可為朝中公卿。
隨著時間的流逝三桓的勢力日漸龐大,就連魯國國君拿他們也沒有什麼辦法。
甚至可以這麼說,魯國實際的權力就是被三桓所掌控的。”
冉閔蹙眉道:“既然三桓如此猖狂,那為何魯國國君不出兵滅了他們?”
秦始皇失笑道:“哪有那麼簡單?三桓所掌握的兵力絲毫不亞於魯國國君。
雖然三桓內部也並不和諧,但是一旦麵對共同的敵人他們還是會聯手的。
事實上從魯宣公開始就想要除去三桓了,可惜他過早病亡導致計劃夭折。
後麵的魯昭公則是主動出兵想要平定三桓,不想卻被三桓擊敗。
先後流亡於齊國和晉國,直到死也沒能回去魯國。
他死之後他的兄弟繼承了國君之位,也就是寡人剛抽到的那個魯定公了。”
冉閔點了點頭。
趙煦繼續問道:“如此說來魯國倒是和晉國的情況有些類似啊。
可是晉國同樣的情況卻被瓜分為了韓趙魏三國。
為何三桓沒有瓜分了魯國呢?”
秦始皇微笑道:“魯國在諸侯中本就是個二三流的小國。
就那麼點大的地方再分的話還能有多少國土?
韓趙魏三國就算分裂出來了,單拎出一個來都比魯國強大數倍。
何況魯國是周公旦的國家,所以魯國也是最為奉行周禮的國家。
像三家分晉這種事有悖周禮,你覺得他們可能這麼做嗎?”
三家分晉是春秋和戰國的分界點,也同時代表禮崩樂壞的愈發嚴重了。
趙煦微微頷首道:“魯定公也沒能鬥過三桓嗎?”
“嗯,其實魯定公時期也是最後能徹底平定三桓的機會了。
可惜他沒有這個能力,致使機會白白流失。
魯定公死後,其子魯哀公不堪受辱想要出兵平定三桓。
然而他隻能落得和魯昭公一樣的流亡而死的下場。
自他之後魯國國君徹底沒落,從此徹底無力與三桓抗衡。”
任小天嘿笑一聲道:“趙煦,你知道孔子為什麼要周遊列國嗎?”
趙煦如實說道:“朕不知。”
“其實當時孔子就是反抗三桓的急先鋒。
甚至當時幾乎要成功了,可惜還是棋差一著失敗了。
失敗就代表著孔子的政治生涯結束,他不得不離開魯國去往其他國家宣揚自己的理念。”
秦始皇微微搖頭道:“其實小天說的並不完全。
你們知道為什麼孔子會失敗嗎?
歸其原因就是魯定公在後麵扯他後腿。
孔子正和三桓鬥的如火如荼,結果魯定公先擺爛了。
失去國君支持,僅靠他一人又豈能成功?”
李元吉嘬著牙花子說道:“連孔子都鬥不過他們,這三桓也確實夠猖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