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說,這個身材魁梧的中年大漢定然就是孔子了。
這也符合史料中對孔子的描述。
趙禎快步走到孔子身前躬身施了一禮道:“朕大宋皇帝趙禎,見過孔聖人。”
這一下把孔子給弄懵了。
他慌忙回禮道:“聖人之稱吾愧不敢當。”
隨後他才反應過來:“你是宋國人?”
春秋時期還沒有皇帝的稱呼,諸侯國的國君都是自稱為王或是公。
所以孔子也沒弄清楚趙禎究竟是什麼身份。
隻是聽他自稱是大宋皇帝,所以自然而然的就把他當成了宋國人。
孔子雖生於魯國,但卻是正兒八經的宋國後裔。
而宋國是西周滅商後將殷商的後人遷至此地建立的國家。
所以說孔子是殷商後裔也沒什麼毛病。
故此孔子聽到趙禎是宋國人之後,心裡也升起了一絲親切的感覺。
趙禎略顯尷尬。
孔子這是把他的身份給弄錯了。
好在這一絲尷尬也沒持續多長時間。
因為其他的皇帝也都陸續過來向孔子見禮了。
當然,秦始皇還是最特立獨行的那一個。
其實劉邦早期對儒家乃至孔子也是沒什麼好印象的。
當年他還曾經公開往儒生的帽子裡撒尿以表侮辱之意。
可他做皇帝時間越久,對儒家的接受和認可程度越高。
不然也不會有他祭祀孔子、冊封孔子後裔一事了。
他也是開創了皇帝祭祀孔子的先河。
其他諸如李元吉、朱元璋等人,縱然心中並不十分認可儒家之道。
但在孔子這個至聖先師麵前也沒擺什麼架子。
甭管態度如何,反正都和孔子打過了招呼。
“孔聖人!!!”
這會正巧趕上學堂放學,剛從學堂出來的劉三吾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的孔子。
沒辦法,誰讓孔子的形象那麼深入人心呢。
想不被人認出來都難。
劉三吾尖叫一聲,快步衝了過來。
也不管身前還有他的上司皇帝朱元璋了。
以老邁之軀硬生生的擠到了孔子麵前行了個大禮:“後進學生劉三吾見過先師!”
任小天看的直嘬牙花子。
他還是低估了孔子在這些文人心中的影響力。
孔子大吃一驚道:“老人家快快請起。”
劉三吾至少比孔子還大一二十歲。
孔子怎麼能看這麼一位長者向自己行大禮而無動於衷呢。
也幸虧是他力氣驚人,才能輕易的把劉三吾從地上拉起來。
不過被劉三吾這麼一嚷,學堂內的人都被驚動了。
甭管是哪個朝代的文臣聽到動靜都跑了出來。
畢竟他們都算是孔子的晚輩,按照規矩也應該過來見禮才是。
至於武將就顯得平淡了許多了。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文臣都對孔子感冒。
君不見教導主任商鞅就站在秦始皇旁邊冷眼旁觀麼。
這對跨時空的大秦君臣在此刻保持著絕對的默契。
沒辦法,誰讓大秦崇尚法家,推行以法治國呢。
法家和儒家在這會可是天然的對手。
商鞅自然對孔子沒什麼好印象,也不會自折身份跑去打招呼。
孔子被人群淹沒。
此時他還是沒弄明白這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