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嘿嘿笑了一聲:“你彆忘了吾的身份啊。
弘農楊氏的楊彪和楊修可都在朝中為官呢。
吾把他們找來與你相認一下如何?
小天他們後世不是有那地什麼誒嗎dna)?
你們驗驗血就知道你是不是弘農楊氏的了。”
楊堅頓時僵住了。
事實上他自己都拿不準自己到底是不是弘農楊氏出身的。
可萬一驗血之後不是,那他這個大隋皇帝臉上也不好看。
他可不敢冒著這個風險和楊彪驗血。
任小天擺擺手道:“是與不是都無所謂。
如今你們都是皇帝了,非要攀著那些看不見摸不著的血脈關係乾什麼?
就算是又怎麼樣?又不會讓你們再進一步。
不過建成兄的想法我倒是讚成的。
就算不是為認祖歸宗,老子也是咱們華夏曆史上重要的思想家和哲學家。
也是咱們華夏道家的創始人,地位就如同是孔夫子一般。
若是孔夫子真能帶咱們找到老子,那自然是一件幸事啊。”
孔子笑嗬嗬的說道:“若是先生想見老聃,丘自然是可以代為引薦的。
如今他正在宋國隱居,不為外人所知。”
任小天點點頭:“那就有勞孔夫子了。”
朱厚照這會也問了一個問題:“孔聖,朕想問一句。
老子到底姓什麼啊?”
其實不光是朱厚照,在場大部分人都有這個疑問。
作為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家,老子為什麼不和孔子、孟子、墨子、莊子、荀子一樣以氏加子稱呼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按照司馬遷在《史記》中的記載,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名字裡也沒有一個字是和老有關的。
為什麼他會叫老子而不叫李子呢?
難道隻是因為和李子這種水果同名的緣故?
任小天仔細想了想後說道:“有沒有這種可能?
老子其實是老姓李氏。
就如同孔夫子是子姓孔氏一般?”
朱祁鈺搖搖頭道:“先生,您這種說法怕是說不通。
既然孔聖是以孔氏為稱,那為何老子不以李氏為稱呢?”
任小天撓了撓頭。
好像也的確是這個道理。
趙眘問道:“那會不會是司馬遷記錯了?
畢竟從春秋時期到漢武帝年間時間跨度也不少呢。
在這之前好像也沒有任何一本文獻說過老子是姓李的吧?
《莊子》一書數次提到過老子,可也都是用老聃來稱呼的。
所以老子姓李是不是有些牽強附會了?”
對於趙眘提出的看法,不少人都點頭表示讚同。
雍正則是提出了另一種看法:“也有可能是司馬遷記混了。
他把春秋時期的老聃和戰國時期的太史儋記成了一個人。
畢竟兩個人的生活軌跡十分相像。
因此而記混了也是情有可原的。”
劉徹冷哼道:“司馬遷是不可能會犯這種低級錯誤的。”
正如劉徹所說的一般。
司馬遷雖然在寫《史記》的時候融入了一些個人情感。
比如為項羽、屈原等人鳴不平,甚至將項羽列入本紀。
又比如他對伍子胥等忍辱負重者的刻畫十分深刻,以此寄托遭受腐刑後的悲憤與自勉。
但他卻仍舊秉持著實錄的精神。
《漢書》也評價司馬遷“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
所以司馬遷不可能會犯把兩個生活中不同時期的人記成一個人這種錯誤的。
喜歡我的餐館通古代請大家收藏:()我的餐館通古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