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見深,大明英宗朱祁鎮的長子...”
任小天的話剛開頭,趙煦就忍不住打斷了。
“英宗?他不是堡宗嗎?”
這話頓時引得哄堂大笑。
朱元璋則是臉色鐵青。
任小天無奈雙手扶額。
他這次特意沒把李元吉叫來,就是怕這個懟王亂說話。
誰知道這次趙煦也來搗亂了呢。
趙煦看到任小天幽怨的目光,吐了吐舌頭退了回去。
朱見深尷尬不已。
縱然朱祁鎮再怎麼荒唐,那也是他的生身之父。
被人當眾奚落,他沒有發脾氣已經算好了。
“咱們今天不說朱祁鎮的事情,還是繼續說朱見深吧。
朱見深生於正統十二年,比朱祁鈺之子朱見濟小三歲。
正統十四年土木堡之變,朱祁鎮失陷瓦剌。
孫太後讓郕王朱祁鈺監國,又立朱見深為太子。
隨後於謙等大臣擁立朱祁鈺登基稱帝,是為景泰帝。
一年多以後朱祁鎮被瓦剌釋放,然一國豈能有二主?
朱祁鈺坐穩皇位之後自然是不願再讓位於朱祁鎮。
於是他將朱祁鎮幽禁於南宮,朱見深則是陪同朱祁鎮居住。
隨著朱祁鈺地位愈發穩固,他開始動了更換儲君的心思。”
朱祁鈺聽到這兒緊張的咽了口口水,目光看向了朱元璋。
朱元璋麵色平和,倒是看不出什麼端倪。
其實在朱元璋看來這樣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朱祁鈺當時是名正言順的皇帝,豈有不立親子而立侄子的道理?
即便是講究血脈正統的朱元璋也挑不出朱祁鈺的毛病來。
“經過精心謀劃之後,朱祁鈺先將朱見深廢為沂王,隨後又奪去太子之位。
另立自己的長子朱見濟為太子。
而朱見深則被朱祁鈺移居宮外,如無宣召不得擅自入宮。”
這話在皇帝中沒有引起什麼波瀾。
畢竟在他們看來皇位更迭都是伴隨著血雨腥風。
朱祁鈺沒有將朱祁鎮、朱見深殺掉,已經是仁至義儘了。
“可惜的是朱祁鈺時運不濟,朱見濟做太子的同年就因急病去世了。
朱祁鈺隻有這麼一個獨子,想要再立太子也沒人可用。
隨後的幾年裡儘管他用儘了辦法,卻也沒有再誕出一個子嗣來。
反而是他的身體愈發羸弱,逐漸到了下不了床的程度。
朱祁鎮瞅準機會,聯合石亨、徐有貞等人。
在孫太後的授意下攻破南宮大門迎出了朱祁鎮。
朱祁鎮逼著朱祁鈺禪位給他,朱祁鈺當時病入膏肓無法反抗。
複辟之後朱祁鎮將朱祁鈺降回郕王。
原太子朱見深則被重新接回宮中立為太子。
也許是為了祛除晦氣,朱祁鎮給朱見深改名為了朱見濡。
不久朱祁鈺病重去世,為了發泄心中怨氣,朱祁鎮給朱祁鈺上了個惡諡戾。
也就是後世所說的郕戾王。”
這事儘管已經聽過幾次,朱元璋仍舊是按捺不住心中怒氣。
不過想到今天的主角是朱見深而非朱祁鎮,他又強行把怒氣壓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