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之位雖然失而複得,但朱見深這些年的經曆卻不能抹去。
自幼生父被囚,叔父朱祁鈺雖不欺壓卻也不善待他。
他的身邊隻有當年孫太後派給他的宮女萬貞兒陪伴於左右。
移居宮外之後也隻有萬貞兒對他不離不棄,二人相依為命五年。
這期間年幼的朱見深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
雖然被接回宮中,但壓力卻讓他落下了個口吃的毛病。
而且也讓他極度的缺乏安全感。”
朱祁鈺麵色複雜道:“見深,是朕對不住你。”
朱見深搖搖頭說道:“皇叔莫要如此說,當年您能留朕性命已經很好了。
朕並不埋怨您。”
反觀朱元璋對朱見深是愈發的滿意了。
不卑不亢,不悔不怨,是個能成才的人物。
“朱祁鎮登基之後,奪門之變的‘功臣’們開始受到重用。
而於謙這種真正的有功之臣卻被朱祁鎮冤殺。
諸如曹吉祥等‘功臣’得勢之後愈發猖狂,行事也逐漸無度。
英宗後期民生雖有恢複,朝堂卻愈發的腐敗了。
天順八年朱祁鎮病重而亡,皇位由太子朱見深繼承。
次年朱見深改年號為成化,是為成化帝。
朱見深繼位之初,朝堂動蕩、吏治腐敗、大明境內流寇遍地、叛亂此起彼伏。
可以說朱祁鎮留了一個很大爛攤子給朱見深。”
朱見深回憶起自己做皇帝這兩年的經曆,的確是很不容易。
僅僅是各地的賊寇和叛亂就已經讓自己費儘了心思。
“由於叛亂愈演愈烈,於是朱見深果斷派都督同知趙輔前往鎮壓廣西瑤族的叛亂。
曆經一年的艱苦戰鬥,趙輔大破大藤峽叛匪,斬首、俘虜者無數。
這些俘虜中還出了一個了不得的人,一會我再說。
成化二年,朱見深命朱永大破荊襄賊首劉通,並生擒了他。
同年蒙古太師、翁牛特部首領毛裡孩先後進犯固原、寧夏。
而大藤峽瑤族降而複叛,再次威脅大明南境安全。”
朱見深聞言也是苦惱不已。
他剛剛繼位就麵對如此多的叛亂,豈不是在說他這個皇帝不得民心?
任小天拍了拍朱見深說道:“其實毛裡孩那邊倒是無傷大雅。
瓦剌勢弱、韃靼尚未崛起。
隻需一名將率軍趕走毛裡孩即可。
事實上蒙古各部之間並不團結,毛裡孩也沒多久就死於內亂之中了。
反倒是大藤峽瑤民的叛亂是個問題。
一直到正德年間這個問題也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
朱厚照連連點頭。
朱見深疑惑道:“那朕該怎麼辦?”
“你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首要就是要弄清楚主要的矛盾點在哪裡。
瑤族不同於中原漢族,他們一直奉行的都是瑤老製,與大明官方的裡甲製存在根本衝突。
且中原漢族對瑤民向來有偏見,認為他們南蠻人性嗜殺,打心眼裡無法認同他們。
再加上長期遭受地方官員的苛捐雜稅,這才是讓瑤民屢屢造反的原因。
而大明平叛過程則是以殺為主、斬首為功。
事後強行讓瑤民改姓易服,無疑更加劇了雙方的矛盾。
所以才會出現一直造反、一直鎮壓的局麵。”
喜歡我的餐館通古代請大家收藏:()我的餐館通古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