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弟,你快些把令牌給他。”
朱棣看向任小天說道。
任小天點點頭,拿出令牌交給朱見深,並把使用方法也一並告訴了他。
朱見深正要離去。
朱元璋突然叫住他:“你把萬貞兒也一起帶來。
咱想見見她這個女子。”
朱見深怔了片刻,隨後微微頷首。
等朱見深走後,眾人坐在沙發上閒聊了起來。
趙煦搓了搓下巴:“朱見深看起來還算不錯啊。
倒是挺有明君的樣子。”
楊堅不認可他這句話:“看起來不錯不代表他就一定好吧?
當初那個秦檜還長的人模狗樣的呢,誰能看出他是個禍國殃民的賣國賊?”
趙煦語塞。
是啊,秦檜怎麼看都是一副忠臣的樣子。
不開天眼之下,怕是連他也看不出秦檜居然會是這麼個人。
“人不可貌相,單從外表評判他人未免膚淺了些。
不過趙煦說的也不錯,朱見深的確是有明君之相。
其實他麵臨的情況和朱由檢繼位時差不太多。
但是他們兩個人一個力挽狂瀾,一個卻將大明再往深淵裡推了一把。
單就執政能力來看,朱由檢和朱見深之間至少差了好幾個朱翊鈞。”
朱由檢聽到這話不禁羞愧的低下了頭。
所幸現在朱見深不在,任小天也不擔心當麵誇獎會讓他自滿了。
“朱見深不光是對外手腕十分強硬,對內經濟他搞的也是很不錯。
要知道他當時所處的時期也是小冰河比較嚴重的時期。
在這種情況下他還能複蘇國內的經濟,其難度可想而知了。
主要還是因為他實行寬鬆的財政政策,降低對百姓的賦稅。
他在位期間大明農業發展十分的穩定。
雖然天災不斷,卻也沒有影響糧食生產。
據成化年間戶部統計。
成化二十二年京通兩倉共有糧兩千萬餘石,豆二十萬六千石,草七百八十餘萬束,銀八十二萬餘兩。
這還隻是大明兩處倉儲的數字。
如果全國都統計進去,可想而知那將會是個天文數字。
要知道即便是萬曆年間經過張居正改革之後的大明,都沒有再達到過這個數目。
朱見深在位時期也是曆代封建王朝中央朝廷儲糧的巔峰時期。
即便《明史》對朱見深抹黑頗多,但在這一點上也是黑無可黑。
史官不得不捏著鼻子記載‘仁宣之治,於斯複見’這樣的話。
不過為了惡心朱見深,他們把這些成就都算在了明孝宗的弘治中興裡。
殊不知如果沒有朱見深打的底子,哪有什麼所謂的弘治中興。
這純粹就是本末倒置了。”
楊堅這會突然舉手道:“小天你先等會。
之前你不是說朕的大隋是王朝中存糧最多的嗎?
怎麼今天又改口說朱見深時期是最多的了?”
任小天沒好氣的翻了個白眼:“你聽的時候能不能用心一點?
我說的是中央朝廷的官糧,官糧!
你那時候雖然是最多的不假,但那是包括民倉在內的存糧。
這兩者之間的區彆,你這個做皇帝的不會分不清吧?”
楊堅訕訕一笑,撓撓頭道:“嗨,朕那不是沒聽清楚嘛。”
趙煦嘿嘿笑了幾聲:“看來以後又找到了一個儲糧大戶啊。”
估計以後還會來亂世的皇帝,那自然少不了仗打。
若是再趕上一次類似蒙古南侵的大型副本,單靠隋朝和趙禎時期的存糧怕是有些難以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