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他們的裝備都是八旗淘汰的老舊裝備。
即便他們有那個對戰的勇氣,也根本沒辦法給帶英海軍帶去重創。”
乾隆臉色十分難看。
他引以為傲的八旗子弟居然連漢人都比不過?
這實在是讓他難以接受。
“最後再說臨時招募的鄉勇。
說是鄉勇,實際上就是普通的農民拚湊而成的。
他們哪裡受過什麼軍事訓練?更彆說有什麼裝備可言了。
這些鄉勇可以倚仗的隻有矛戈、盾牌、鋤頭、鐮鍬這種十分原始的武器。”
劉邦聽到這裡腦袋恍恍惚惚。
一群沒有接受過任何訓練的農民,麵對的是武裝到牙齒的蠻夷精銳。
他似乎已經看到這些鄉勇悲壯的結局了。
“然而就是這些不起眼的鄉勇,給帶英造成的損失最大。
因為與其他兩支官軍相比,他們更有理由來驅逐帶英的侵略。
這理由或許不是什麼國家情懷和家國大義。
或許又隻是單純的想要保護自己腳下耕地不被人破壞。
三元裡之戰時,鄉勇們奮起而擊。
就靠著原始的武器擊斃了七名英軍,重傷了四十二人。
這也是帶英海軍在鴉片戰爭中遭遇的最慘重的一次傷亡。”
朱元璋感慨道:“誰言蚍蜉不可撼樹?”
任小天點點頭:“人民的力量是無窮的,這句話可不是隨便說說。”
隨即他又說道:“但是三元裡之戰是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像這種情況基本上是很難再成功複製。
況且這三支軍隊都是各自為戰,很難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
劉秀訝異道:“這又是為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朕還是第一次聽說打仗還有這種情況的。”
劉秀的疑問不是沒有道理的。
不管是打什麼樣的戰爭,最高的指揮有且隻能有一個。
不然的話這些將士們該聽誰的?
彆到時候打著打著連自己的敵人都分不清了。
哦,帶英人黃毛碧眼,還是很好分辨的就是了。
“因為他們各自有不同的上級。
八旗歸都統指揮,綠營歸總兵指揮,鄉勇則歸提鎮指揮。
這三者之間互相沒有管轄的權利,自然是要各自為戰了。
雖然上麵還有欽差大臣,但手握重兵的將軍可不認這個欽差。
何況欽差也未必就是精通軍事的大臣。
真要讓他們來指揮,或許戰況會比原來更差。”
劉秀微微搖頭。
指揮係統亂成這樣,那什麼仗怕是都打不好。
任小天繼續說道:“由軍隊亂象也引申出當時清廷的一大核心政策。
這也是導致戰爭失敗的第四個原因。”
劉邦頓時追問道:“哦?是什麼原因?”
任小天搖頭道:“清廷曆來是防漢遠甚防夷。
自從入主中原以來,人數不占優勢的清廷無時無刻不在擔心漢人會推翻他們的統治。
所以從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各個方麵對漢人進行限製。
即便是到了鴉片戰爭時期,這種限製也並沒有打開。
這也就是綠營軍隻能撿八旗淘汰裝備的原因。
他們怕漢人拿上裝備之後首先造他們的反。”
喜歡我的餐館通古代請大家收藏:()我的餐館通古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