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恒重重的點了點頭。
“首先這第一點,就是劉興居、劉長等人造反所凸顯的分封問題。
其實這個事情倒也不能完全怪在劉恒的身上。
畢竟從漢高祖劉邦時就已經有了分封劉姓諸王的傳統。
但劉恒錯就錯在他不僅沒有趁勢刹住車,反而是繼續實行了分封。”
劉邦聞言張了張嘴想要說什麼。
任小天揮手打斷道:“老劉,你不用解釋,我知道你當年分封劉姓王的目的。
無非就是想要用劉姓王來抑製異姓諸侯王的勢力和發展。
再者就是因為西漢初年經濟凋敝,中央朝廷的財政無力負擔高度集權的政治製度。
同時還可以借用劉姓諸侯王的力量來反哺中央財政。
畢竟同為劉姓,都是一家人,怎麼也比其他人更值得信任。”
劉邦聽到任小天為自己說話,不由得咧開嘴笑了起來。
劉恒對此倒是有些不服氣:“先生之言朕不能苟同。
分封之製也不都是弊端吧?
方才先生之言不就是分封的好處嗎?
更何況這是父皇定下的祖宗之法,朕又豈能輕易違背?”
劉邦氣不打一處來:“什麼祖宗之法?那都是扯淡。
要是國家都要亡了,你難道還要抱著祖宗之法一塊亡國嗎?
我告訴你,從小天這裡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
當所謂的祖宗之法不再適用於朝廷的時候,那該變的就得變!
乃公又不是聖人,定下的事情哪會一點錯都沒有?”
老子笑嗬嗬的插了句話:“誰說聖人就不會犯錯?”
任小天連連點頭:“這話沒毛病。”
劉恒不解的看了一眼老子。
他還不知道這個須發皆白的老者是什麼身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過任小天也沒空給他解釋:“從劉興居、劉長等人的叛亂就可以看出,封國製已喪失繼續存在的合理性了。
其實你登基之初,經過呂後的幾年折騰,大漢內也總共隻剩下了五位劉姓王。
你要是有足夠的魄力,那直接將諸侯王廢除也不是什麼難事。
頂多就是麵臨一些阻力而已,不至於說讓大漢傷筋動骨。
可你不僅沒有這麼做,反而繼續分封了好幾個諸侯王。
這麼做無疑是助長了諸侯王發展的野心和過程。
後果就是到了你兒子劉啟登基初年,大漢朝廷的直轄地已經從37郡減少至24郡。
反觀各個諸侯王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規模和勢力。
一旦讓他們聯合起來,他們就有足夠的力量和中央朝廷抗衡。”
劉恒咽了口口水:“這怎麼可能?
他們都是劉姓之人,怎麼會這麼做?”
任小天嗤笑一聲:“劉興居和劉長不是劉姓諸侯王嗎?這阻礙他們造反了?
我跟你說,你永遠不要低估了皇位的誘人程度。
尤其是你們劉姓的諸侯王。
在他們看來你們同為漢高祖的後人,憑什麼皇位你能坐得,他們就坐不得?
還有一個殘酷的真相,就是你兒子劉啟做了皇帝之後,七個諸侯王聯合起來差點就推翻了中央朝廷。
要不是他們內部不團結,再加上其他的因素,或許他們真就成功了。
聽我說完這些,你還覺得分封是一件很正確的事情嗎?”
劉恒下意識的搖了搖頭。
喜歡我的餐館通古代請大家收藏:()我的餐館通古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