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子桓!你欺人太甚!”
被揭了傷疤的孫權頓時惱羞成怒,上前就要和曹丕廝打。
曹丕架好防禦姿態還不忘嘲諷孫權:“朕說錯了嗎?
孫仲謀,你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
朕是大魏皇帝,你隻不過是朕冊封的吳王!”
“你!”
這話讓孫權還真沒法反駁。
因為曹丕說的都是事實。
劉備在一旁看的直樂,就差抓一把瓜子嗑了。
對他來說曹丕和孫權打起來再好不過了,最好是能打死那麼一個。
“鬨夠了沒有!你們還嫌不夠丟人嗎?!”
曹操突然一聲暴喝打斷了二人。
曹丕自然是聽曹操的話,躬身一禮後站了回去。
沒有了對手的孫權則顯得有些尷尬。
隻能哼了一聲再度退回人群之中。
“小天!你接著說!”
曹操怒氣未消,大聲對任小天喊道。
任小天摳摳耳朵:“你吼那麼大聲做什麼嘛。
還真把我當成你兒子訓了啊?”
曹操後知後覺的訕笑一聲:“吾不是有意的。”
任小天擺擺手:“算了算了,我知道你心裡有氣,就不跟你計較了。
還是接著說曹丕。
剛才我也說了,他的戰略眼光不太長遠。
除此之外,他還有那麼兩三個不算缺點的缺點。”
曹操蹙眉問道:“什麼叫不算缺點的缺點?”
任小天解釋道:“就是這事從長遠來看,對曹魏是不利的。
但是從當時的情況說,曹丕這麼決策也沒多大的毛病。”
“先生具體說說。”
劉肇貼心的端上了一杯茶遞給了任小天。
任小天接過一飲而儘:“首先就是采納了陳群的建議,設立了九品中正製。”
這事對於曹操這樣已經知曉內情的人來說自然不陌生。
但是劉肇就不是很清楚了:“何為九品中正製?”
任小天把這項製度簡單的介紹了一下。
劉肇撓撓頭:“聽起來倒是沒有什麼問題啊。”
任小天整理了一下思路說道:“漢末時期察舉製已經瀕臨崩潰,淪為了世家門閥操控的工具。
東漢時所謂的舉孝廉也是世家說誰孝,誰就是孝。
所以後來曹操他才會推出唯才是舉的求賢令,希望就此打破世家門閥的壟斷。
然而世家門閥過於根深蒂固,此舉絕非一日之功。
要是後麵的皇帝能夠持之以恒,門閥世家倒是也能得到響應的限製。
但是曹丕繼位之後沒有曹操的雄才大略,為了穩固自己的皇位選擇了向世家妥協。
曹操之前所做的一切基本都付諸東流。
尤其是九品中正製。
短期來看的確是能夠讓當時的吏治澄清一些。
世家門閥得到了相應的利益,也不會反抗的那麼激烈。
但是九品中正製帶來的影響和弊端要遠遠超過其積極作用。
眾所周知在九品中正製裡掌握士子未來命運的是中正官。
他們會結合士子的家世、才能和德行來進行綜合的打分。
最終把這個打分結果上報到朝廷,由朝廷任命高分的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