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權臣是病美人[穿越]!
蕭暥急步下山坡,站在一望無際的原野上,長風席卷,腳下大地震蕩,耳邊儘是如潮的馬蹄聲,騰起的煙塵迷亂了他的眼。
戰馬嘶鳴,晃動的火光間,魏西陵疾馳至轅門外,勒住馬韁飛身躍下,火光反射在銀甲上寒光流溢。
“西陵,你怎麼來了?”蕭暥還是有些恍然,原本這會兒魏西陵應該已經到江陵渡口了吧。
“蕭將軍,還不是為了追你!”劉武抹了把臉上的塵灰,不吐不快地嚷道,“我們吃了一路沙子啊,連馬都累壞了。”
魏西陵目光冷冷一掠。
劉武“那啥……我……我去牽馬。”
魏西陵把馬鞭扔給劉武,轉向蕭暥,“路上聽到了些消息。”
兩人並肩向營地走去。
兩天前,魏西陵出城南下,行了不到百裡,就遇到了從黃龍城南逃的士族百姓,車馬轔轔,扶老攜幼,舉家帶口,驚惶南逃,景象好不淒惶。他派人詢問後,立即感到了不同尋常。黃龍城一帶到處流傳著屠城的流言,襄州士族百姓的恐慌南逃。
他擔心其中另有陰謀,更擔心蕭暥,當即下令全軍北上,人不解甲馬不卸鞍,終於在此處追上了蕭暥。
此刻,最後一縷夕光消失在天際。高坡下的營地中亮起星星點點的燈火,連綿一片。
火光映照得魏西陵戰袍如雪。
這一次,魏西陵追了他兩天兩夜。
縱然隔了一世,哪怕什麼都不記得,他們都想拚命地追趕上彼此的背影。
……
“小宇,既然魏將軍已經做出了決斷,就不要再猶豫了。”謝映之靜靜道。
蕭暥明白,大雍士族百姓視魏西陵為戰神,如今,北宮達舉大兵南下複仇的流言四起,人心惶惶。這個時候,唯有魏西陵入京,雍襄百姓才能心中安定,屯田強兵備戰的新政也才能順利推行。
“可是西陵進京,先生就不怕引起各方的警覺麼?”
此前謝映之一直讓他和魏西陵避嫌,嚴防死守,連封信都不能寫啊!
謝映之聲音清冷明晰“襄州一戰,北宮皓死,已經拉開了主公和北宮達決戰的序幕。長風不息,狼煙已起。”
蕭暥心中陡然一震。
他明白了,如果說之前,他和北宮達之間還是暗鬥,那麼襄州一戰落幕,不僅是他和北宮達之間隔著血仇,而且,中原二虎相爭之勢已成。他們誰都清楚,將來一場決戰不可避免。
雙方都會拚儘全力地準備戰爭。
謝映之道“魏將軍進京,也方便我們共同籌謀北伐之戰略。”
“至於陛下和王氏之猜忌,”他淡淡道“此番晉王擊殺北宮皓,自然會讓人聯想到乃陛下暗中授意。”
“北宮皓死,北宮達為子複仇興兵南下,值此流言四起之時,魏將軍身為皇室宗親,北上勤王,護衛京畿,名正言順。”
他語調清緩,態度從容,似乎一切已了然於胸。
“晉王尚未加冠,此前一度居於公侯府,魏將軍作為皇叔,說是其監護者也不為過,值此局勢動蕩之際,魏將軍護送晉王進京,也合情合理。”
蕭暥聽得心折,但還有個問題。
“阿季在公侯府隻住了一個多月,年後就去了玄門。要說是監護人,玄門才是……”
一念至此,他忽然想到了一個人。
衛夫子?!
他著實怔了一下,“等等,衛夫子不是來抓阿季的?”
蕭暥這才後知後覺反應過來,若衛宛和魏西陵同時進京,那麼桓帝和王氏就不會認為魏西陵是為了他蕭暥而北上。大風小說
蕭暥不由深吸了一口氣,謝先生真是滴水不漏。
謝映之微笑小宇,天色不早,該吃飯了。
蕭暥的肚子誠實地響應了一聲。
“具體事宜回京再說,”他輕道,“我在京城等你。”
倏然間,蕭暥感到他的目光若有若無地掠過魏西陵身邊,語調忽有些撲朔迷離,“等你們…”
他微笑“給你們接風。”
那聲音清雅柔和,縱使相隔千裡聽來,也宛如春風過耳。
沙場百戰歸來,有人在等著他,為他接風……
蕭暥不知道該怎麼形容這種感覺,他在自己貧乏的詞語中搜索了一遍,結果搜腸刮肚隻憋出一句他可真是賢惠啊!
謝映之笑問那小宇娶嗎?
啥……!?
蕭暥一摔,腳下踏空。被魏西陵一把攙住。
“阿暥,怎麼了?”
蕭暥靠在他身上,眼神飄閃“沒事,就是餓得有點虛。”
一邊心中暗道“謝先生!”
謝映之含笑“小宇,去吃飯罷。雲溪渠裡有桂魚,正是肥美之時。”
片刻後,蕭暥服了,謝玄首真的可以出一張大雍美食地圖,他怎麼連這都知道?
雲溪渠就在營地邊不遠,正是年初謝映之下令開鑿的。渠水清冽,水中多桂魚,這個季節正是肥美的時候,軍士們逮了不少,便在營間生火烤魚。
蕭暥沒想到,他幾日前正饞烤魚,這會兒便吃到了。
蕭暥唯有烤魚最是拿手,還有魏瑄幫他拾掇好魚肉,配上小蔥茴香等佐料,比他當年還要講究。
入夜,月光照在河麵上,流水潺潺。河岸邊亮著星星點點的篝火。不知道何處吹起了蘆管,和著營中時不時傳來的戰馬嘶鳴,蒼涼而悠遠。
魚隻吃了一半,魏西陵便感到肩頭一沉,某人靠著他睡著了,手裡烤魚的竹簽滑落在地。
這一陣蕭暥實在太疲憊了。晝夜兼程,輾轉安陽、都昌、黃龍城,攻城奪地,這兩天來又是相逢、離彆、再重逢,他的心境跟著起起落落,身心俱疲,一旦鬆弛下來,渾身的倦意都湧了上來。
那人的肩膀寬闊,沉穩如山,他還意猶未儘地蹭了蹭。
溫熱的氣息輕緩地拂到魏西陵頸側,撩起細膩入微的酥癢感,他正襟而坐的身影不禁僵直了下。
然後他默然俯下身,手臂穿過蕭暥腋下,輕輕攬腰抱起了他。
“雲越,去寢帳,帶路。”
河岸邊,十裡連營,夜深千帳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