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建文看自己寫的報告,是土高鄉棉花收購任務。
從高崖塬上一路過去,到三十裡外焦家河上麵賈家塬上,一眼看過去都是棉花地,白花花開的無邊無際。
秦建文坐在辦公室寫收棉花報告,頭發上還沾著棉花。
實實在在有一萬畝。
往年這些村裡種棉花,都不敢多種,一家子種一畝兩畝,自己家留著做棉被褥子。
親朋們再悄悄買走一半,剩下的留在家裡好幾年,接下來好幾年再不種棉花。
今年春天,川子給高崖村長借了一萬塊錢,全村三千畝旱沙地上都種棉花。
周圍一些村子一看高崖人都種棉花,說能旱澇保收,說有大坪車隊拉貨,有景寧棉紡廠和蘭城的紡紗廠消化棉花,棉農們能大賺一筆。
這些消息傳出去,一個村挨著一個村種棉花。
土高鄉塬上旱沙地廣種薄收,這下就有了一萬畝。
秦建文寫報告,有一項是數據賬,是根據高崖村長報上來的數推算的。
高村長說一畝地能產三百到五百斤籽棉,這一萬畝收三百萬到五百萬斤籽棉。
棉花是供銷社統購,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私自收購。
供銷社收棉花,價格都定死了,文件已經發了,供銷社兩塊五收,給棉紡廠交貨是三塊。
供銷社在中間賺一筆差價。
“個十百千萬……”秦建文手一抖,他覺得自己算錯了,供銷社能賺這麼大一筆差價?
又算了一遍,好像沒錯。
再算一遍,的確是這個數。
景寧縣供銷社賺這麼多差價,這些年從沒有過的事。
這筆賬推算完,秦建文趕緊先給川侄兒彙報明白。
這小子的意思讓秦建文嚇的手軟腿抖。
“三叔,誰說差價是供銷社賺?是我賺。”秦川氣哼哼。
供銷社賺差價,你侄兒我乾麼去?
秦建文趕緊拿出文件解釋:“川,可不能在棉花上做生意賺差價,文件上寫得很清楚,棉花由供銷社統購統銷,價格定死了,任何私人單位不得私自收購棉花倒差價。”
三叔當土高鄉書記,這態度說明他能當一屆好書記。
他當書記他不能擋住親侄兒賺錢。
秦川態度很堅決。
“三叔,少拿文件規定嚇唬人,我大坪農業合作社收棉花是私自收購嗎,我是大明大亮收,規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嘛,憑什麼供銷社能賺差價我就不能賺?
我便宜他供銷社王喜勝?
我要賺不了這筆錢,土高鄉乾麼種棉花,你秦建文乾麼當鄉上書記,李向前乾麼當縣委書記?”
秦川這一提醒,秦建文恍然大悟。
關鍵點是繞一圈收購手續。
春天的時候,川子讓高崖人種三千畝棉花,說一畝地上能掙一百塊,三千畝賺三十萬,這筆賬聽上去都讓秦建文恍惚。
張林走進來,讓秦建文在一份文件上簽字。
秦書記問他:“張林,咱土高鄉今年真有一萬畝棉花?”
“秦書記,這事兒你還質疑,這兩天咱倆天天跑棉花地,眼睛看過去都有一萬畝。”
“張林,我的意思是說,我的這個賬是不是算錯了?你看看?”
秦建文將賬本遞過去,張林看了一遍。
“秦書記,文件上寫的很清楚,隻能是咱縣供銷社收購籽棉,價格定死了,就是兩塊五,川子的農業合作社夾在中間收,這筆錢他怎麼賺,咱一定要把收購手續辦合適。”
秦建文點頭。
“張林,川子早就想好了賺這筆錢的辦法,他說文件是文件,規定是死的人是活的,他就認一個理由,這一萬畝棉花,要沒有他插手進來不可能有這麼多。”
土高鄉大坪農業合作社收,平安貿易車隊運輸,要鄉裡打報告給縣裡,縣裡供銷社出文件給縣委報批,委托大坪農業合作社收購。
批複下來才能走收購手續。
秦建文決定跟李書記,跟縣鄉供銷社好好銜接,將手續走的合合適適,讓大坪農業合作社在這中間賺五毛錢差價。
三百萬到五百萬斤棉花的差價賺回來,秦建文覺得不是真的。
秦書記的摩托車騎著來去跑了四五天,手裡有了一遝手續。
捧在手裡使勁親一口。
縣裡開會研究就研究了三次。
收購資質辦下來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