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紀!
幽州城內荒涼一片,亂軍過後街麵上的鮮血混著白雪和泥漿融成暗紅色的水,一些麵無表情的人兩兩推著板車,亂軍手中的馬鞭劃裂陰冷的空氣不時的抽在他們身上,他們也感覺不到疼痛,看到地上的遍布的屍體,已經麻木了,機械式的把屍體丟向板車,寒冷的天氣已經讓實體硬的像塊木板,撞擊到板車的聲音顯得那麼沉悶,像是這些屍體表達對亂軍的沉默,一個士兵聽到這個聲音打了個激靈,好像是為了掩飾自己的恐慌,一邊大聲的咒罵,一邊將馬鞭重重的抽在搬運屍體的人身上,毫無人性可言。
幽州刺史府內充斥著女人的淒涼沙啞而又無力的嘶吼與求饒,正堂上懸掛幽州刺史的人頭,他的眼睛還沒有閉上,怒目圓睜的隨著寒風擺動,好像看著幽州的一切不甘心一樣,正堂之上一個亂軍將領光著身子,身體下壓著一個衣衫不整的美婦人,將領趴在她的身上不停的聳動,美婦人眼神空洞,像個活死人一樣任由擺布。
這時,一群人走進大堂,為首之人,氣宇軒昂,隻是左眼上一道豎著的疤痕讓人覺得瘮得慌,眼中透著陰鬱,他是李巢,自稱河北王,李巢原本是山東義軍梁榮的部將,梁榮在德州被裴嶸誅殺後,李巢領著殘部逃到河北、遼東交界地帶,楊度、裴嶸離開河北後,李巢聯合秦川、許駿殘部再一次橫掃河北,這是剛剛清掃完幽州殘部準備在幽州刺史府議事。他看著部下的行為十分厭惡,揚起手中馬鞭直接抽在那人的屁股上,屁股立時就裂開一個口子,那人吃痛正準備回頭罵娘,隻看是李巢麵容由怒變成齜牙咧嘴的笑,諂媚道“不知是大帥來了,小的知錯了!”
李巢揚起馬鞭皺著眉頭不耐煩的說道“要玩就滾遠點!彆在這丟你們秦將軍的人!”而後指著美婦人說道“這是誰?”
“是,是,是,稟大帥,這是幽州刺史的大女兒,兄弟們都好久沒開葷了,就是想解解饞。”
“是個男人就在戰場逞英雄,在女人身上算怎麼回事!來人!把這裡的女子集中關押在後堂,不許再對她們生事!違令者斬!”
說完,就有兩個親軍把美婦人扶起拖向後堂,其他的親軍主動的就開始收拾大堂,李巢見那名軍士瑟瑟發抖的樣子,更加的厭惡,怒聲道“滾!”。
李巢抬頭看著幽州刺史擺動的人頭,過了一會兒轉身說道“去請秦將軍和許將軍來大堂議事!”
“哈哈!大帥,俺老秦到了,小馬駒也在後麵!”傳令兵還沒出門就聽見一聲粗野的聲音傳來。隻見秦川大步跨進院子。秦川,梁榮舊部,屠夫出身,長相凶惡,殺人如麻,嗜血如命,作戰強悍,憑著不服輸的性子衝出楊度的包圍逃到朵顏部,麵對草原騎兵也不露懼色,殺的朵顏部退守百裡,聽聞李巢又起兵,立刻回應並合兵一處。
“老秦,你他娘狗嘴裡吐不出象牙!你再敢叫我小馬駒老子弄死你!”一個爽朗戲謔的聲音從院外傳來。
李巢聽到這個聲音皺起眉頭,許駿本是齊州捕快,長相甜美柔弱,膚色如女子,私下大家都叫他小馬駒,但武藝、兵法不輸於自己,李巢很不喜歡許駿,因為梁榮在時就經常勸說梁榮投降朝廷,若不是因為許駿盤踞在萊陽郡,手中兵馬強盛,他並未打算和他合兵,剛拿下幽州的時候,許駿就開始勸說和朝廷和解,接受招安,若不是如此,他也不會默認讓秦川屠殺幽州,現在還需倚重他,待奪了天下再處置他。
打定主意後,李巢笑嗬嗬說道“二位將軍來的挺快,兵馬都安頓好了吧?”
“我是安頓好了,老許的兵馬還在城外不進來,說什麼不願擾民,他娘的,整個幽州城都快被殺光了,哪來的民,真他娘脫褲子放屁!”秦川不屑的說道。
“老秦!我們是義軍不是土匪!大帥的兵馬都規規矩矩的,就你的部下到處殺人防火,四處劫掠,跟他娘的土匪有什麼分彆!我們好不容易打下來的幽都,你把人殺光了,我們拿什麼養兵!”許駿強勢回應。
隻見秦川“噌”的一下彈起來,一腳便踢碎了剛剛坐的椅子,許駿也不弱,拔起佩劍指著秦川,李巢見此情況,趕緊安撫道“二位將軍不可如此!秦將軍性烈,圍困幽州許久,部下火氣都大;許將軍說的也有道理,我們是在打天下,沒有民,哪有兵,我們的敵人是朝廷,不可因為這點小事兒傷了和氣。”
秦、許二人見李巢出來做了和事老,也不好再發作,便各自尋了位置坐下,隻是眼睛中充滿火氣。
李巢見二人安坐,自己也坐在正堂上說道“碧落皇帝又把楊度派來了,還讓慕容烽做了幽州刺史,二位有什麼應對之策?”
“來了打回去便是,當年楊度和裴嶸都在河北老子都沒怕過他們!”秦川先出聲。
“不怕他們,還不是被打成了喪家犬攆到長白。”許駿譏諷道。
秦川正要發作,見李巢抬手壓下,氣呼呼的瞪著許駿。
“我們義軍中以許將軍最為足智多謀,宋博也算是當世名將,許將軍與宋博在山東周旋多年未嘗一敗,倒是讓宋博吃了不少苦頭,這次楊度複返,許將軍怎麼看?”李巢問道。
“大帥,我有上中下三策。”
“哦?看來許將軍早有計策,說來一聽。”
“上策便是與朝廷和談,保存實力,以圖後事;中策便是退出河北,劫掠山北之民財充實河東,而後南下淮泗;下策便是固守幽都,力抗楊度。”許駿直言道。
李巢一聽到與朝廷和談就麵色陰鬱,許駿明白李巢一直排斥與朝廷和談,但是為了義軍前途著想,許駿還是毫無顧忌的說出來自己的計策,當日李巢來信讓合兵一處,不是沒有過考量,以自己的能力能夠在山東與宋博周旋,但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李巢是梁榮的義子,統軍作戰都有帝王之相,在天下義軍中有很高的聲望,若是李巢能聽取自己的建議,自己甘心為人臣下,做一代名臣也能光宗耀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