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陽州建製 舌戰同僚_夢裡奇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夢裡奇緣 > 二十三、陽州建製 舌戰同僚

二十三、陽州建製 舌戰同僚(1 / 1)

夢裡奇緣!

陽州守將武直一死,其手下士兵皆成為甕中之鱉,他們群龍無首走投無路隻好棄甲投降。如此一來,原本所剩無幾的竹溪軍民迅速壯大成兩千多人的隊伍,曆經浩劫之後幸存的元老們幾乎全都當上了官——

朔言擔任軍隊統帥、行軍總管、陽州太守,並興建土木,擴建大都督府;

薑廣屢建奇功,擔任軍中副將兼陽州司馬一職,主要是協助太守處理行政事務;

子軒臨危受命,足智多謀,多次化險為夷,受到廣大軍民一致推崇,擔任陽州長史一職(相當於現在的參謀長);

大力勇猛過人,不畏犧牲,打起仗來身先士卒,擔任校尉一職;

華扶醫師醫術過人,救死扶傷,擔任軍中校尉一職(相當於現在的軍隊醫官);

武聰雖然以前戰功赫赫,但是由於上次自作主張影響惡劣,隻能屈居大力之下,擔任副尉一職。

在那個“男尊女卑”的封建時代,女人自然不能擔任任何職務。所以晚晴、語琴、晨雨成了“無業遊民”,她們平時閒得無聊的時候便去炊事、糧草、醫務等後勤方麵幫幫忙;晨雨武功高強,平時會找一些訓練中的士兵過過招,久而久之便成了軍中“女教官”。

剛剛安頓下來,大家又針對軍務、政策以及未來前程等各個方麵進行激烈的討論——

朔言坐擁皋比(注“皋比”指鋪設有虎皮的座位,古代將帥每用之。),興致高昂地說道“如今我軍旗開得勝,能夠兵不血刃攻占陽州,全仰仗各位的功勞。任重而道遠,希望大家今後能夠同心同德,齊心協力,直搗神都,消滅妖後!”

大家都熱烈鼓掌,齊聲叫好,唯有子軒一臉嚴肅地站起來說道“主帥,我認為你有失偏頗,對人不公!”頓時大家鴉雀無聲,都詫異地看向子軒,而子軒踱步走到中間,一本正經地說道“眾所周知,武聰將軍從一開始便和大家並肩作戰,他一直不畏生死、勇敢殺敵,為保衛我們的家園,為掩護我們的撤退都立下了汗馬功勞。隻不過在陽州一戰中,武聰將軍誤信兄弟,犯下過錯。但他的出發點還是好的——他也想說服其兄和我們一起並肩作戰,隻不過他哥哥是個愚忠迂腐、冥頑不靈的反動派罷了。而且武將軍也算是有情有義之人,他既不想讓一起並肩作戰的弟兄們受傷,也不想傷及自己的親哥哥,其情可原啊!隻可惜正邪不兩立,白白辜負了他的一番好意。但事實上我們提前做好了準備,現在也沒有什麼損失,為什麼不能放下對武將軍的成見,讓他和我們一起議事呢?”

“哼!”朔言白了子軒一眼,他略帶嘲諷地說道,“怎麼?我的子軒長史,大家把你從一個黃毛小子捧到這裡,你還真不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了?武聰他現在不是將軍了,他隻不過是個副尉而已,怎麼有資格在這裡和大家一起議事呢?而且他犯的錯誤是致命的,差一點讓我們全軍覆沒!我降他職隻不過是個小小的懲罰而已,希望他能夠記住自己的錯誤,以後不能再犯!子軒,我們現在是要商議今後的戰事計劃,子軒長史可有高見啊?”

子軒微微一笑,他擺手說道“高見不敢當,隻不過在下確實有幾個想法——首先,軍民的關係就如同魚和水一樣,‘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民眾乃勝利的根本。孟子曾曰,‘民為本,社稷次之,君為輕’。人民群眾決定了曆史的發展與變化,隻有團結好廣大人民群眾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薑廣疑惑不解地問道“子軒,此言差矣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自古以來皆如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帝要民亡,民不得不亡’,古往今來未改之。王侯將相,君權神授,百姓何曾有權啊?”

子軒不慌不忙地回答“薑將軍,剛剛您所說的一切不無道理,但其實那些都是帝王將相為了鞏固統治而編出的幌子罷了。各位不妨從曆朝曆代的興衰沉浮當中總結曆史規律,你們會發現——得民心者得天下!君不見殷紂王暴虐無道,天性凶殘,以酒為池,懸肉為鄰,殘害能臣比乾,濫用炮烙酷刑,百姓苦不堪言;而周武王勵精圖治,勤政愛民,知人善任,禮賢下士,四海民心儘歸之。最終武王伐紂,紂王敗於朝歌,登鹿台而死。君不見秦二世胡亥勾結宦官指鹿為馬,逼死長兄扶蘇,慘無人道,最終大澤鄉起義揭竿而起,隨後劉邦項羽農民起義風起雲湧;還有大家耳熟能詳的高祖太原起兵反抗隋煬帝的義舉這些例子不勝枚舉,總而言之,都說明了民眾百姓的作用——得道者百姓擁之,失道者百姓反之!”

子軒洋洋灑灑地說完,薑廣驚歎不已,竟無言以對,默默地走到一旁。連朔言都有點激動“哎,你這小子還真有兩下啊,竟然懂得這麼多!好,既然你說民眾作用重大,應該如何是好呢?”

“其實我早就想說了,諸位進城之後雖然沒有擾民,但是都隻顧升官享樂去了,你們又何曾設身處地為百姓想一想呢?”子軒環視一下四周,見大家麵麵相覷唯唯諾諾,禁不住一陣歡喜,於是他繼續說道“昔日項羽攻進鹹陽,手下燒殺搶奪,大火三月不息;而劉邦跟手下約法三章,贏得了百姓的擁護和愛戴。在這裡,我要借用一下偉大領袖毛主席生前定下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以此作為今後我們處理軍民關係的準則——其中‘三大紀律’包括一切行動聽指揮;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一切繳獲要歸公。平時我們還要注意以下幾點說話和氣;買賣公平;借東西要還;損壞東西要賠償;不打人罵人;不損壞莊稼;不調戲婦女;不虐待俘虜”

話音剛落,人們便嘰嘰喳喳地開始議論起來。這時校尉大力站起來質疑說道“哎,我說子軒兄弟啊,你這個規定也未免太苛刻了吧,兄弟們有幾個人能做到啊?還有你剛剛說什麼毛毛主席?”

“對的!”子軒神采飛揚地說道,“毛主席他可是一千多年以後的人物了,你們自然不知。不過他是史上最為了不起的領袖,相當於你們的開國皇帝高祖,他領導廣大民眾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也就是我來自的國家。”

“子軒,你怎麼敢拿一個後人和我們高祖相提並論!你也太狂妄了吧?”華扶校尉拍案而起。

子軒也不甘示弱“這有什麼敢不敢的?我所言句句屬實毛主席既是一名出色的軍事家,又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同時還是書法家、詩人,可以說是無所不能!他領導工農紅軍走完兩萬五千裡長征,突破國民黨重兵重重封鎖;又領導全國人民打贏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打敗窮凶極惡的日寇和國民黨八百萬部隊!試問從古至今有哪位君王敢和我們偉大的毛主席比較?!”

華扶被氣得麵色鐵青,他一時無言以對,隻能乾瞪眼。

而一貫輕視子軒的朔言竟然哈哈大笑起來“看來還真是後生可畏啊,雖然我也不算老夫,嗬嗬!子軒你小子真是見解不凡,今天我還真服了你了!各位,其實剛剛子軒在說什麼‘紀律、注意’的時候,我也好好反思了一下我們的祖輩當時他們視民眾如草芥,高高在上,毫不關心民間疾苦,最後落了個國破家亡的下場,哎!”朔言一聲長歎而後微笑地看向子軒“子軒長史,今天你還有什麼高見趕緊跟我們說下吧,我們洗耳恭聽!”

子軒受寵若驚,他感動萬分地說道“主帥過譽了!很感謝今天能夠得到您的認可,那麼我就來說下自己的‘拙見’吧——我們這支隊伍雖然人數不多,但是魚龍混雜有的是竹溪村軍民,有的是薑將軍手下,更多的是被俘的陽州城官兵。如果沒有統一的思想來武裝這支隊伍,那麼就會變成一盤散沙,毫無戰鬥力可言。而我們如今又為何走到了一起呢?還不是因為妖後慘無人道,百姓苦不堪言!而我們打仗的目的也正是——為民為國,驅逐妖寇;直搗神都,恢複大唐。因此我建議成立‘軍宣隊’,由思想激進、鬥誌高昂的士兵組成,集中宣傳我們的戰鬥精神和革命思想,並且要著重告知大家我們不是為了某個人某個家族賣命,而是為了生存而戰,是為了自己而戰,是為了解救廣大窮苦勞動人民而戰!平時這支隊伍還可以組織一些業餘活動,豐富軍旅生活。並且我建議由武大哥擔任此‘軍宣隊’隊長一職,給他一次將功補過的機會!”

薑廣聽了之後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哈哈,真是‘英雄出少年’啊!像我們戎馬一生,征戰無數,闖遍大江南北也無法領悟到這些道理。可惜子軒小兄弟不會武功,要不然天下兵馬大元帥非他莫屬啊!哈哈哈——!”

子軒一聽臉色變得通紅,他連忙擺擺手“薑將軍你言重了,在下萬萬不敢當啊!不過我還有一個不成文的想法,不知當講不當講。”子軒高興之餘,故意賣了個關子。

“但說無妨!”大家爽快地答道。

子軒上前走了兩步,又繞了一圈,跟大家說道“其實我認為軍中的士兵可以一律穿得更加緊身、更加性感一點,就像我一樣。這樣既可以節省布料,也可以方便行軍作戰,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大家朝子軒身上看去,都撲哧一聲笑了起來——隻見子軒上身穿著一件刻有“耐克”字樣灰白相間的假名牌上衣,下身一條“李維斯”仿名牌深色牛仔褲——這在當時來說可以算是離經叛道、特立獨行了。

朔言清了清嗓子,他一臉嚴肅地說道“你小子剛誇你幾句就不知天高地厚了,讓我們穿這種衣服,簡直是胡鬨!”

華扶也隨聲附和“是啊,主帥所言在理,子軒你真是桀驁不馴!當今服飾皆為我朝中原聖賢禮樂教化之物,此乃祖宗之法也——其內涵兼收並蓄包容開放而又氣勢恢宏、自成一家,天下服飾無一能比。遠方蠻夷紛紛效仿,皆以我朝服飾為榮。而子軒所穿遠不及蠻夷服飾,實則奇怪萬分、令人匪夷所思。若真如子軒所言,豈不變古之道,逆人之心?臣想問問子軒長史,如此這般胡作非為究竟意欲何為?”

子軒據理力爭“華校尉,您誤解了——服飾最基本的用途就是避醜遮羞、保暖禦寒。比起華麗的外表、宗法的尺度,其合身得體、舒適方便則更為重要。昔日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力排眾議,大膽創新,推進變革,順應了戰爭向‘騎戰’演變的趨勢,終成春秋大業。商鞅曾曰,‘治世不一道,變國不法古。湯武之王也,不循古而興;殷夏之滅也,不易禮而亡。然則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禮者未足多是也’。如今我軍步騎兼備,初具規模,唯獨兵士著裝不當,寬鬆肥胖,行動不便也。我們隻需改進現有服飾,收緊袖口,裁剪布料。多餘則可以隨身攜帶,以便包紮傷口之用。此乃一舉兩得之事,何樂而不為呢?”

眾人又陷入一陣交頭接耳的議論,薑廣出來打破僵局“哎,子軒這個想法有一定的道理啊,我們平時打仗的時候也嫌衣服太雍榮不便,可就是沒人提出來。大家一看敵我雙方彼此如是也都不以為意、聽之任之了。主帥,我看此法可行,至少值得一試!”

朔言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隻見子軒繼續興致勃勃地高談闊論“哈哈!知我者,薑廣兄也!如今我們確實占領了陽州城,但敵人肯定會肆無忌憚地反撲,我們要做好應戰的準備既要開倉放糧安頓軍民,又要輕徭薄賦還地於民,把整個城池的民眾武裝起來,做到軍民一家,全民皆兵!這樣一來平時可以發展生產,戰時可以隨時應戰,這就叫作‘以兵護民,以民養兵’。”子軒看到大家都以一種崇敬和欽佩的眼光看著自己,便心花怒放地走到地圖麵前繼續說道“大家請看!我們現在還隻是一座城,孤立無援,僅憑一己之力要想消滅妖後簡直難於上青天。我們要號召天下民眾從蒙昧中覺醒起來,大家一起來反抗!當然,這需要反妖後的檄文——”這時子軒從口袋裡拿出一張紙,開始念道

“偽臨朝妖後,性非和順,地實寒微。昔充太宗下陳,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節,穢亂春宮。潛隱先帝之私,陰圖後房之嬖。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踐元後於翬翟,陷吾君於聚麀。加以虺蜴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殘害忠良。殺姊屠兄,弑君鴆母。苛捐雜稅,百姓荼毒;殺伐徭役,民不聊生。妖後之罪,罄南山之竹,書罪無窮;妖婦之惡,決東海之波,流惡難儘。神人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猶複包藏禍心,窺竊神器。君之愛子,幽之於彆宮;賊之宗盟,委之以重任。鳴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虛侯之已亡。燕啄皇孫,知漢祚之將儘。龍藜帝後,識夏庭之遽衰。

朔言乃皇唐舊臣,忠良之後。奉先帝之成業,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興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豈徒然哉!是用氣憤風雲,誌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順宇內之推心。為民為國,驅逐妖寇;直搗神都,恢複大唐!

南連百越,北儘三河;鐵騎成群,玉軸相接。海陵紅粟,倉儲之積靡窮;江浦黃旗,匡複之功何遠!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衝而南鬥平。喑嗚則山嶽崩頹,叱吒則風雲變色。以此製敵,何敵不摧?以此圖功,何功不克?

諸等或居漢地,或協周親;或膺重寄於話言,或受顧命於宣室;或苟延殘喘,碌碌無為於平民之家。言猶在耳,忠豈忘心。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轉禍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勳,無廢大君之命,凡諸爵賞,同指山河。若其眷戀窮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幾之兆,必貽後至之誅。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吾等高舉義旗,為解救黎民於水火,以匡複大唐為己任。定當輕徭薄賦,愛民如子;華夏一家,夷狄遠遁;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皆和睦共處,共享太平!”

子軒洋洋灑灑地念完《討妖後檄》,眾人歎為觀止、讚不絕口。子軒心中一陣竊喜據我推算,今年都是公元704年了,曆史上徐敬業於684年起兵,可如今聽人們說徐敬業根本就沒有起兵,駱賓王也沒有寫《討武曌檄》,莫非這又是那個國師利用法術在作祟?哎呀,不管了!沒有起兵、沒寫檄文更好嘛,這倒方便我了,哈哈!今日我先借用駱賓王的《討武曌檄》而後略加修改一番便寫成了《討妖後檄》。駱賓王,對不起啊!您到時候再寫一篇好了,反正您是“初唐四傑”之一嘛,嘿嘿!

經曆這次陽州建製後,城內的百姓們歡欣鼓舞、如沐春風,士兵們熱血沸騰、劍拔弩張,全國各地紛紛響應,起兵討伐妖後的各路勢力風起雲湧,一場轟轟烈烈的起義戰爭拉開了序幕。


最新小说: 北美留學,我在末世獵殺偽人 東方美人在美國 鬥羅:日月當空,當天命所歸! 女裝學霸逆襲電競巔峰 安魂鬼事錄 隕落的救世主 全點悟性?當然要學遍天下武學 白月光發癲,踹掉男主們我修仙 我也不想拿NBA總冠軍 FATE:目標冠位禦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