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少勝多”是《兵法》裡麵最厲害的幾招之一,很多人對這一招的理解都是出奇製勝、一招定乾坤;可是,哪有那麼多出奇製勝呀。所以說,其實不然,下麵我來給大家講一講如何“以少勝多”。
這裡麵咱們需要先看看子兵法》裡麵原話“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弱則能避之。”
“十則圍之”意思是當你的兵力是敵方的十倍便可以包圍它,圍著它。輕輕鬆鬆的打贏一場圍殲戰。
“五則攻之”意思是當你的兵力是敵方的五倍便可以正麵攻擊它,正麵迎擊敵人。
“倍則分之”意思是當你的兵力是敵方的兩倍便可以先把敵人分段,然後一段段的去進攻;這樣就可以人為的兵力差,每一場戰役仍然有十足的把握。
“敵則能之”意思是當你的兵力是敵方差不多的時候,應當繼續和敵方周旋,分找分割敵方的機會。如果,被敵方撞上且避不了,再開打。
“少則能逃之”意思是當敵方的兵力比我們多,那就躲避它們;千萬不可硬打。
“不弱則能避之”意思是當敵人兵力比我們高很多,那就必須主動躲遠一些,千萬不能讓敵方發現我方的蹤跡。
看到這裡麵,也許,大家會發現原來以少勝多,根本不是通過一個奇謀妙計,讓少數人戰勝多數人;而是通過不斷重整和組合,製造出能以多數人去攻擊敵方少數人的機會。
但在開闊地形,這種分散包圍的戰術就非常局限了,此時的分散完全是照著給對方送人頭去的,而不是爭取逃生的機會,更何況這群合一教的襲擊者既然可以在整支全副武裝的小隊來不及呼叫和聯絡指揮中心的情況下,就可以快速的以乾掉數量至少多於己方兩倍的戰力,這種能力不管是否和之前襲擊杜錦和符秋彤的那個合一教殺手一樣,是由某種特異生物產生和擁有的,但隻要可以稱為“武器”,那麼就要默認它還有第二次攻擊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符秋彤此時的情況會非常的危急。
而且就算她利用一些特殊方式繞開浮空車的信號覆蓋範圍,與軍政府再次取得聯係,但等到第二波支援到達恐怕他們已經到了合一教的接應地點準備麵對無儘的黑暗了,而且,誰又能保證,二次增援部隊,真的是抱著“增援”目的來的嗎?而不是被合一教或者其他勢力頂替的?
不管是出於哪種原因,在這些合一教的襲擊者靠近臨時營房時,它們也沒有遭到什麼抵抗,就好像符秋彤他們已經認清了處境,根本沒有意誌去反抗一樣,在合一教教徒圍住營房後,那名被寄生的狂信徒便跟著站到了營房的入口麵前,這道略顯微薄的合金門並沒有給他帶來什麼壓力,他的意識告訴自己,對方是沒有勇氣透過這道門朝著自己開火的。
“分教大人,您給我的任務完嗯!?怎麼可能!!!”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