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林朔的這個提問,其實不難預想到,最終隻可能出現四種回答,它們分彆是:
會,不會,不知道,以及沉默。
而在這四個回答中,態度最明確的顯然便是會與不會,其次是不知道。態度最不明確的是沉默,沉默就相當於無法對問題作出任何合適的回答。
清楚這一點後,返回題乾,規則中表示三隻鬼會儘可能明確地回答玩家提出的問題。
也就是說,鬼會儘量給出態度明確的答案。
如果能用「會」、「不會」來回答,就不會用「不知道」來回答;如果能用「不知道」來回答,就不會用「沉默」來應對。
除非實在沒辦法,才會沉默,這是一個優先級的問題。
那麼,這幾個回答分彆會在什麼時候出現呢?
首先,拿這次三隻鬼的回答來舉例,第一隻鬼回答的為「會」。
我們需要反推,這種情況下,什麼鬼才會回答「會」呢?
當然不是真話鬼。
因為,如果真話鬼是第一個回答問題的鬼,祂隻能保證自己說的是真話,並且確定自己和假話鬼所說內容不同,但祂不確定隨機鬼所說的內容會不會與自己或假話鬼所說內容一致。
因此,祂顯然隻能回答不知道,這是對祂而言的唯一正解。
當然也不是假話鬼。
因為如果假話鬼是第一個回答問題的鬼,祂隻能確定自己和真話鬼所說內容不同,但祂不知道隨機鬼會乾什麼,所以這個問題對於祂來說的答案就是「不知道」。關鍵在於,祂必須要說假話,所以祂連「不知道」這個回答也沒法說出口。
也就是說,如果第一個回答問題的是假話鬼,祂什麼都回答不了,唯有沉默。
排除二者,剩下的就隻可能是隨機鬼了。
為什麼隨機鬼能直截了當地回答「會」呢?
很簡單,因為根據規則,鬼會儘可能明確地回答問題,並且在回答問題前會提前想好自己打算做出怎樣的回答,也就是明確自己的態度,後續不能更改。
也就是說,隻要有的選,鬼就會優先考慮回答「會」或「不會」。
在這個問題中,祂無法回答「不會」,因為祂控製不了結果,祂不知道後續的假話鬼所說內容是否會和自己的回答重合,祂不能讓自己違反規則。
所以,祂隻能回答自己所能控製的結果,也就是「會」。這樣一來,隻要祂在“坐在最左邊的鬼是什麼鬼”這個問題中說真話,那麼祂回答的內容就一定和真話鬼一致。
也就是說,通過這個問題,林朔強迫隨機鬼做出了「說真話」的選擇。
目光再放到第二個回答上,第二隻鬼的回答為「不會」。
對於真話鬼來說,當第一個發言的隨機鬼回答為「會」之後,得到了這部分信息的祂就完全可以推測出:對方一定打算說真話、與自己回答相同內容。
所以,如果第二個發言的是真話鬼,祂的回答也一定為「會」。
因此,第二個回答問題的鬼是假話鬼。
和真話鬼情況一樣,假話鬼在得知了隨機鬼的發言後,知道對方針對這個問題打算說真話,所以祂清楚屆時隨機鬼和真話鬼一定會回答一樣的內容。
可由於祂要說謊,因此祂的回答是「不會」。
最後自不必多說,第三個回答問題的鬼自然就是真話鬼。
當然,如果順序反過來,第一個回答問題的是真話鬼的話,那麼真話鬼就隻能回答「不知道」,假話鬼隻能保持沉默,而隨機鬼仍舊會回答「會」。
如果隨機鬼夾在中間,祂的回答仍舊為「會」,而第三個假話鬼的回答便為「不會」……
諸如此類,總之邏輯不變,不論是什麼順序,隻要按照這個道理來推理,最終就一定能分清三隻鬼的真實身份。
「第二關結束,現在是第三關……」
無麵鬼沙啞的聲音又一次響起。
還有第三關?
林朔抿著唇。
如果此刻有其他人在場查看他的臉龐的話,就可以發現他的嘴唇已經沒了半分血色,蒼白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