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劉俊在荊州享受生活的時候,孫策、曹操、劉備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曹操最為可憐!
他現在就剩下兩個郡。
兩個郡都還是貧窮的地方,無論糧草、人口、縱深,都是沒有任何的抗風險能力。
曹操現在能夠做的就是窮兵黷武,然後竭儘全力反撲劉俊。
可劉軍現在不攻打曹操了。
曹操的麻煩就大了。
要是繼續拖下去,現有曹軍每天耗費的錢糧都能夠將曹操給耗死。
好在周瑜之前安排了豫章郡支援了長沙郡,使得曹操短時間內不用因為錢糧問題出現問題。
曹操意識到現在自己無法獨立麵對劉俊的進攻,必須要和孫策更加密切地聯係。
孫策這邊的損失卻是戰略級彆的。
江東傲視天下的依仗,一個是水軍,一個是長江。
然而這兩個依仗,可以算是不存在了。
守江必守淮!要想守住長江天險,那淮南之地就必須有軍隊駐紮。
如今長江以北的城池已經全部被劉軍占據了。
也就是說,隻要劉俊願意,他隨時可以從北岸渡過長江南下。
而孫策則是需要在長江各地設防。
更嚴峻的是失去了柴桑這座十分重要的城池,使得孫策要想實現戰略反撲,除非是發生奇跡。
一切的一切都意味著江東遲早要完。
緊接著,江東內部的老問題又發生了。
江東的投降之風再次興起了。
江東世家大族又開始作妖了。
之前孫策要是能夠繼續保持和劉俊的對峙,那麼世家大族即便再辛苦還會支持孫策的。
可現在孫策不斷地被劉俊擊敗,連長江天險都守不住了。
這樣一來,江東世家大族就感受到了巨大的危險。
所以從龍要趁早,同樣的,投降也要早。
要是孫策繼續頑抗,等著劉俊平定了曹操,搞定了益州,最後才對江東動手。
江東雖然短時間避免了戰火,卻在戰後的利益分配上,成為彆人案板上的魚肉。
勝利者的功勳和賞賜,不就是從失敗者那裡獲得的麼?
江東四大家族中的顧家、朱家、陸家開始頻繁聯絡,同時像虞家、吳家、陳家等世家也開始抱團了。
唯有張昭為首的張家一直鼎力支持孫策。
孫策和周瑜察覺到不對勁,可也不敢做出任何的鎮壓手段。
現在的江東,經不起任何的動亂。
穩定,現在就是孫策最想要的東西。
然而暗地裡,江東已經開始不受孫策的控製了。
夜幕之下,江東大地上,點點煙火星光。
新建的建業城更是燈火通明,完全沒有因為戰爭的影響。
在一間豪華的府邸之中,顧雍正在與朱桓、陸康正在聚集一處。
顧雍拿出一份絹布,心情沉重地說道:“昨日收到廬江佃戶的消息,劉俊那邊的官吏已開始丈量土地,咱們在廣陵、廬江的萬畝良田怕是保不住了。”
四大家族在這些年不斷發展,他們在江東各地都有數之不儘的良田。而暗地裡,他們更是很多商隊的幕後老板。
對於既得利益者來說,孫策這一次的失敗,他們損失是巨大的。
朱桓憤恨地說道:“劉俊真夠狠啊!咱們的莊園土地,都被他給沒收了,還分給那些泥腿子。真是慷他人之慨!”
陸康歎息道:“成王敗寇。咱們還能夠如何?”
“孫伯符執意與劉俊死戰,可他算過沒有?這半年戰事,光咱們朱家就折損了三百私兵,商鋪被燒十七間!再打下去,不用劉俊來攻,江東自己就要散了!”朱桓憤憤不平。
朱家在廬江和廣陵的田地是三家之中最多的,如今損失也是三家最大。
陸家早年在廬江算是一霸,但隨著孫策的打壓,陸家慢慢地轉移著財產。損失並不是很大,但也肉疼。
陸康勸說道:“朱宗主,不可多言!若是傳到了孫策的耳中,徒增禍事。”
被陸康一提醒,朱桓心中一跳。
四大家族表麵上是同氣連枝的,可暗地裡都是巴不得對方去死。
朱桓很懷疑旁邊的顧雍會不會在關鍵時刻捅自己一刀。
顧雍自然是明白陸康的險惡用心,不過他卻不能發火,隻能裝模作樣地說道:“在顧家之地,兩位都無需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