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表姑娘要造反!
“本宮得到一個消息。”皇後銳利的視線掃過在場眾人,帶著威儀的嗓音令眾人的心提到了半空中,“本宮不願以惡意揣度各位妹妹,但這事太過重大,本宮不能輕縱輕放。稍後,你們就按各自的位份,依次給太醫診脈查看身子,待有了結果,本宮自有安排。”
“皇後娘娘的吩咐我等自然遵從,隻是,臣妾以為,皇後娘娘還是該同我們說清楚究竟是什麼事,彆令我等懸著心,不知所措。”賢妃起身道。
“賢妃妹妹心知肚明,本宮不說,是給你留麵子。”皇後沉著臉,一揮手,命人全都按吩咐做。
賢妃抿唇,低垂下的眼裡閃過一抹銳光,不再多言,走過去排到貴妃之後。
“姐姐,究竟出了什麼事?”在她之後是淑妃,一臉的不安。
貴賢淑德,四妃的地位僅次於皇後,淑妃一問,前後的兩人也都看著賢妃。
“姐姐們不必問,稍後就知道了,妹妹隻希望你們幸運,不要像我這般……”話說一半,賢妃瞥向沉著臉坐在一旁的皇後,眼中淚光點點,低下頭去拭淚。
她這般作態,更令人心中不安。
隻是,這時候皇後已經命排在第一個的貴妃上前。
貴妃不能違抗,隻得拋開心中顧慮,走上前,隻見一方布簾,前麵擺著一桌、一凳,布料後,可見另有一人坐在桌子另一方。
“貴妃娘娘,請。”侍立在布簾前的宮女指示著那方軟凳。
貴妃沉著臉上前,在那凳子上坐下。
“請娘娘伸手。”那宮女又道。
貴妃伸出手,那宮女在她白皙的手臂上覆蓋一方錦帕,將貴妃的手伸出簾幕外,隨即,兩根手指按上脈搏。
很快,手鬆開,隻見簾幕外的人微點了點頭,那宮女躬身,請“貴妃娘娘至偏廳”。
在貴妃站起之時,已經有宮女候著,等著領她離開。
偏廳裡,有宮人太監伺候著,擺放著的茶水瓜果點心全是上品,貴妃全沒心思動它們,在凳子上看似坐得冷靜,實則心裡慌張不安。
好在,賢妃很快來陪她了。
貴妃顧不得體麵,立即起身上前,又猛然想到這周圍都是皇後的人,急切的腳步立即緩下來。
“如今情勢,我已知了皇後娘娘的用意。姐姐,等淑、德兩位妹妹到了,我再一並說吧。”
貴妃點點頭,兩個人安靜落座。
淑妃進來,瞧見沉默的兩人,張開的嘴立即又閉上,走到賢妃旁邊坐下。
很快,德妃也進來了。
“賢妃妹妹,如今你可願意說了?”貴妃問得急切。
“這事,姐妹們很快也會知道。”賢妃苦笑,“妹妹我今日方知,多年來我被惡人用寒涼之物傷了根本,不能孕育孩子。此外,那琴美人曾專寵一時,也不曾受孕,今日方知,她身上帶有麝香,令她不得受孕。想來,如今皇後娘娘已經知曉此事,才會命太醫為眾位姐妹查看脈象,便是要看看被害的姐妹究竟有多少。”
“竟然有這種事?”德妃喃喃地,手掌不覺撫上自己小腹。
淑妃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樣,“難怪這麼多年,皇上隻在潛龍之時偶然臨幸的宮女誕下靖王,便隻有皇後生下睿王,這麼多年,宮中無一個女人能孕育龍子,我曾經還以為是皇上有……”
“淑妃妹妹,不可胡言亂語。”賢妃厲聲喝止。
淑妃驚覺自己差點脫口什麼,嚇得立即雙手捂住嘴。
“等著吧,很快就會有結果。”貴妃發話,重回椅子上坐下,其他三妃也各自選了地方坐著。
這時,在她們之後的妃嬪陸陸續續進來。
皇帝的後宮中,按製,有一後、四妃、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禦妻共一百二十二位後妃,但多年來時有夭折,實際還在的隻有三十來位。很快,便都來到了這偏廳。
皇後不在,眾女在最初的緊張沉默等待後,有交好的便忍不住低聲討論起來,整個偏廳,漸漸成了蜂窩,“嗡嗡嗡”的說話聲不停。
那些伺候的宮人,一個個如石雕木塑般,眼觀鼻鼻觀心,一動也不動。
也有一個沒參與任何聊天的——琴美人。
剛來的時候,她還一副趾高氣揚的模樣,但自打眾女排隊等著,她便愈來愈不安,極至到她,手心裡已是一片汗濕,那伺候的宮女,都多看了她一眼。等到進到偏廳,她神色更加不安,好幾次,甚至作勢要起身,似乎,很想逃離這裡。
她的舉動,全都落在了默默觀察她的賢妃眼裡。
此時,外間,皇後正查看老院首遞上來的記錄單。
白紙上,依次寫著妃嬪們的封號,後麵,寫著“可、危、極危、絕”四種評語,能得到“可”字的,都是位份極低、數年也見不到皇帝一麵的。而受寵的,不是極危,便是絕。
“太醫院肩負宮中貴人們的健康,宮中嬪妃的身子敗壞至如此地步,為何沒一個人向本宮稟報?這一次,若非顧姑娘坦率直言,你們還要隱瞞本宮、隱瞞皇上多長時間?”皇後一掌將那張紙拍在幾上,氣得胸口劇烈起伏。
“皇上子嗣淡薄,本宮總以為是上天的旨意,如今才知這竟是惡人作怪,而你們的隱瞞,便是助紂為虐,你們捫心自問,你們對得起皇上?對得起這盛朝的黎民百姓?”
老院首低頭跪著,沒有一個字辯解。
皇後擺擺手,“算了,念在這些年你為皇上也算鞠躬儘瘁,為宮中嬪妃醫治這些事,也不是你親手,這件事,本宮便不多苛責你,隻是宮中這些個妃嬪,依你看來,仔細調養可還有孕育子嗣的可能?”
“回稟皇後娘娘,若要調養,恐需數年之功。”
數年調養,一朝功成已是人老珠黃,而宮裡從不缺妍麗的美人,屆時,沒有皇帝的恩寵,調養的再好,也生不出孩子。與其調養現有的美人,不如選擇新美人入宮承擔子嗣傳承的大業。
皇後心裡有了主意,吩咐院首,“你隨本宮前去見皇上。”又轉向一旁站著的許玉顏和顧霜筠,“你們兩個隨本宮同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