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如剛的戰船,很快就趕了過來。
這些泡在江裡的新宋兵,看著龐大的戰船,驚恐萬狀。
他們是待宰的羔羊,更是案板上的魚。
這是一場不對等的戰爭。
麵對先進的武器,人的力量總是顯得過於渺小。
爬上岸的新宋士兵成了俘虜。呆在江裡的新宋士兵成了浮物。
等到天亮,霞光映照江麵。
那一江的浮屍,氣的梁翡玉咬牙切齒。“該死的安國人,我一定要打敗你們。”
梁翡玉出兵不利。
這一道江是新宋的屏障:保護他們,也阻礙他們。
梁翡玉隻能撤軍。
想要對安國作戰,他們需要打造更多的戰船。
張如剛成功攔住了新宋兵。
他將戰報發給潘小安。
此時的潘小安,已經到了黃河邊。
黃河上已經搭起浮橋,安國大軍依次渡過黃河。
“師父,這裡就交給你啦。這是士兵們歸家的路。”
“放心吧,小安。隻要師父在,誰也彆想破壞浮橋。”
王進熱血沸騰。他也曾有收複河山的夢想。
他很小的時候,就學習武藝。那時候沒有金國,隻有遼國與西夏。
大宋的北方,一直不夠安定。
每一次北上的戰爭,都讓宋國元氣大傷。
王進感悟到,一個人武藝高強,可以戰勝十人隊,百人隊。但卻無法戰勝千軍萬馬。
於是,他選擇做教頭。他可以教一人,教十人,教百人…
隻要大宋百姓人人身體強健,那麼他們就不會懼怕任何敵人。
理想很豐富,現實很殘酷。
王進確實教授了很多弟子。隻是這些弟子,沒有去往北方的戰場。而是被汴梁的達官貴人請去做了護院。
有一天,他心情不順,打了一個無賴。這個無賴僅僅會踢球,就可以做他的長官。
逃亡是辛苦的,是可憐的。好在,王進足夠幸運。
他先是到了史家莊,遇到了九紋龍史進。
後來到了鳳凰郡,又遇見了潘小安。
大樹窩的日子,是他最輕鬆的時光。在那裡,他又收了王大福,莫前川,富貴吉祥一直到這十萬年輕子弟。
王小穎的死,王進已經知道。
這個女孩也喊他師父。可他卻沒有教王小穎一招半式。
王進常想,若不是自己帶有偏見,教上王小穎一套武功。
也許,王小穎就不會死去。
斯人已逝,活人能做什麼?
王進看著黃河。“這一次,應該能打敗西夏吧。”
盧俊義的先鋒營,已經到了銀州府。
西夏太子李仁孝嚴陣以待。
他將大軍收攏在銀州府內,以逸待勞,等著給安國騎兵致命一擊。
李仁孝對於鐵甲騎兵非常信任。他自認為,普天之下,沒有一支騎兵可與之匹敵。
盧俊義的威名,他當然聽過。
這個戰勝過大刀關勝的太子,對於盧俊義並不放在心上。
探馬將消息一個個傳來。
城內的三萬鐵騎,已經做好了衝鋒的準備。
“報,敵人距此五十裡”
“報,敵人距此三十裡”
“報,敵人已到十裡堡”…
“出征”李仁孝一馬當先。有三萬鐵騎在,他顯得無比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