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小安真的出兵攻打西夏,卻是趙吉沒有想到的。
西夏騎兵眾多,且戰鬥力強悍。潘小安你這一步棋走的可不妙哦。
潘小安帶著大隊騎兵出城。他命令所有騎兵,每人攜帶三天的乾糧。帶好兵器,輕裝上陣。
他給這個計劃,命名為蝗蟲過境。
一隻蝗蟲不可怕,一群蝗蟲就太可怕。它們繁殖力強,破壞力大。所過之處的植被,光禿禿沒有生機。
大軍從銀州城出發,向興慶府進攻。
這一路往西北走,海拔越來越高,崇山峻嶺甚多。道路難行,超出了潘小安的想象。
從曆史書上看,常常覺得大宋軟弱可欺,連西夏這樣一個國度都戰勝不了。
等實地到達,潘小安才知道個中原因。
汴梁城海拔不過八十餘米,可到了西夏,海拔猛然拔高到六百多米,而越往西北海拔越高。
不說道路難行,不說物資不濟。隻單單克服高原反應,對於很多士兵來說,就是一件艱難的事。
潘小安猜想,大宋出兵與西夏對陣時,還是以晉地士兵為主。
若從中原派兵前來,恐怕輸的局麵更大。
這樣看來,楊家將們確實了不起。他們從汴梁帶兵到這種荒蕪之地作戰,還能取得勝利,真是太不容易了。
可麵對士兵們腦袋缺氧,暈乎乎的狀態,潘小安也沒有更好的方法。
他隻在休息時,教他們練習光明十二式中吐納的法子,幫助他們調整呼吸。
好在這些騎兵,都是經過戰爭洗禮過的。他們的身體素質過硬,他們的適應能力強勁。
如此行軍五日,士兵們漸漸適應了高原的環境。
而那些高反嚴重的,則被潘小安遣回銀州城。
士兵們不能適應戰場環境,帶著他們反而是種累贅。
被遣返的騎兵,臉上帶有慚色。他們並不想回去,這似乎是件很丟臉的事情。
“回去吧。在銀州城好好修養,每日早晚練習吐納的法子,有個把月你們就能適應這裡的環境。
到時候,你們在出來隨我殺敵,也是一樣。”
這些士兵,才不情不願的返回銀州城。
“安王,咱們下一站要去哪?”
“前川,你打開地圖。”
莫前川將地圖打開。西夏國在原大宋邊界的西北角上。
這一片區域極其龐大,包括了後世的陝地,甘地,寧地以及蒙地等府縣。
“咱們下一站要去石州。這裡有寧夏十二軍之一的祥佑軍。
打敗了祥佑軍,就打開了興慶府的東門。往後一段路,咱們就可以長驅直入。”
“小安哥,後麵一帶沒有守軍了嗎?”
西夏國不是中樞國。他周邊的鄰居都是凶猛之輩。
西夏國本來就人數少。如此大的區域自然要有人把守。
李乾順將大軍劃分,在邊界城鎮中設立軍司處,以此來防止外敵。
“這樣看來,李乾順倒是個有本事的皇帝。”
“他隻是堅定的執行了老祖宗的成法而已。這法子還是李元昊製定的。”
石州城。
石州城在後世綏)德一帶。
老話說的好,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石州城守將郝大旗就是綏德人。
這人三十多歲年紀,英武乾練。
知道安國大軍來襲,他每日都派人到彌生山上了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