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青峰在猶豫之中還是來到了省城。
畢竟齊書記都說到這種程度了。
他要是還不開這個竅,說白了再觀察也就白混了。
可是兩世為人,陳青峰自己其實對這種事情很反感。
上輩子陳青峰也不是領導,一輩子都當小兵,有活就乾,有案就查,根本就不用動這個腦子。有的時候在領導麵前表現陳青峰也不積極。
總之一句話,他反正也不指著跟領導混好關係之後工資能夠漲多少。夠吃夠喝就行了。所以沒有必要跑到人家麵前,整天提供情緒價值。
這輩子陳青峰趕上了好時候,每一次立功幾乎都是拿命換來的,而且也不用看彆人的臉色。
可是現在,安城這邊所發生的事情,卻是陳青峰兩輩子沒有遇到過的挑戰。
作為一個重生人士,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選擇是對的。
但是省裡的領導未必這麼想。
現在陳青峰把安城紡織廠重新改製到了停產之前的狀態。
而省裡之前的決定則是安城紡織廠進入到國企改革的序列。
這就等於說跟省裡的政策相違背,如果這個時候再有人跑到省裡去胡說一通。
那陳青峰立刻就會陷入到被動的局麵。
如今唯一能夠在省裡還有一定影響力並且說得上話的隻有一個退休的老領導了。
所以這一次陳青峰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安城的未來,必須硬著頭皮來這邊,提供這一份情緒價值。
可是送點什麼好呢?
太名貴的陳青峰也不敢送,不是他心疼錢,主要是這樣目的性實在是太惡心了。
太普通了,陳青峰又怕得罪人。
左右為難之下,陳青峰覺得還是送一些安城的特產比較好。
“可是安城有什麼特產呢?”
思來想去,陳青峰覺得不如等到安城國際服裝節的時候,把老領導請過來先考察一下,名義上是把把關,其實也就是請祁局,來安城這邊了解一下情況,當然這一路上自然要有所照顧,這樣名義上也有了理由。
於是想通了這裡,陳青峰買了點茶葉之類的,然後就硬著頭皮去省城拜訪祁局了。
初春時節,汽車剛進入石門,天空中就霧蒙蒙的。
陳青峰抬起頭看向太陽所在的方向,說實話,現在看著太陽就跟戴了一層墨鏡一樣,一點都不晃眼。
不過這不是什麼好事兒,以前不懂的時候還以為是天氣濕潤,空氣中起了霧,可是現在想想,其實這東西就是霧霾,隻不過這年代人們都不知道而已。
陳青峰第一次上門拜訪,自然不能搞到飯點的時候再去,不然到時候人家是留你吃飯,還是不留你吃飯呢?
所以他選擇上午去,雖然有的人覺得晚上更合適,不過陳青峰又不是來走後門的,所以上午在石門這邊,陳青峰在車裡坐到了九點半,覺得時間差不多了,然後才讓司機小馬開著車送他來到了省裡的乾休所這邊。
在乾休所外麵下了車,小馬拎著後備箱的東西跟在陳青峰的身後。
來之前陳青峰打聽好了,祁局現在就住在乾休所這邊一個獨立的住所裡。
聽說是一個二層小樓,外麵帶一個院子。
陳青峰在乾休所這邊看到幾個老同誌正在聊天,於是上前詢問,隨後他很快就找到了一個院子裡種著一棵無花果樹,還搭著葡萄藤的屋子。